浅析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刘凯

浅析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刘凯

牡丹江市心血管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16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分别是(717.59±177.78)pg/ml、(709.78±161.15)pg/ml,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407.83±173.86)pg/ml、(587.42±171.19)pg/ml,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衰;阿托伐他汀

无症状心衰(SHF)主要指的是患者出现胸痛、心肌缺血、胸闷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能够证实左心室功能存在障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重视无症状心衰,且患者也忽视,就大大增加了无症状心衰的危险性,属于心力衰竭疾病的前期阶段。由于患者及临床医师对SHF普遍不够重视,SHF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也是有症状心力衰竭的先兆期。最近几年,有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病率大大提高。本文通过探讨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给出相关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部分心肌发生的局部坏死。无症状的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病病人在心脏功能损伤之前,就已经出现的一种不典型的症状体征,也被称为无症状慢性心衰,可以是心衰的前兆,也可以是心衰经过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的征兆。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为心肌肥厚和(或)变大,射血分数下降。无症状的心力衰竭从存在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症状出现就已经表明该病已经发展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该病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指数,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探究合适的治疗药物,本研究探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了16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2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0~78岁,平均(69.77±8.58)岁;对照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59~80岁,平均(68.98±7.23)岁。全部患者经检查均不存在肺淤血、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等干扰性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者均在知情下签署协议书,自愿加入本研究。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β受体抑制剂和降血脂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立普妥,规格:20mg*7片,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进行治疗,依据患者个人情况的不同适当选择20~40mg的剂量,每日一次。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的随访调查,对其取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2.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分别是(717.59±177.78)pg/ml、(709.78±161.15)pg/ml,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407.83±173.86)pg/ml、(587.42±171.19)pg/ml,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3.讨论

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是心肌肥厚和(或)变大,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50%但还未表现出心力衰竭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一种。该病患者早期会出现以下症状:疲倦、烦躁不安或冷漠、反应迟钝、嗜睡或失眠等;患者会有白天尿量少,夜间尿量增多、一般性胸闷、胸部不适感或气促等临床表现。患者患有该病时心脏已发生器质性病变,但由于其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致使很多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所以探究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对于无症状心衰的治疗,临床常规应用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对心脏衰竭代偿的不利作用的β受体抑制剂,其疗效也多为临床认可,但是否能再提高疗效。从本研究来看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2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所以能提高疗效,是因为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可以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目而增加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生成作用,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符合条件的患者可选择该方法治疗。

参考文献:

[1]何永祥.浅析76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1):23-24.

[1]康银铃.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4,4(1):16-17.

[1]戴文琴.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3(1):45-46.

论文作者:刘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浅析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刘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