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杨黎辉

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杨黎辉

身份证号码:33090319790301xxxx

浙江省普陀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建筑事业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工民建施工中对我国建筑事业整体发展有重大影响。工民建施工中桩基的选择对工程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土壤类型和地形差异会遇到不同的地基处理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工民建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研究如何让软土地基成为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地基。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高山,平原,沿海,内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形成了不同的土质。这些土质的组成成分,次生变化等,都各具气特点。在了解土壤的实际情况之后,如果属于粘性的土壤,其中含有大量的粉质土壤并且空隙比较大,就被称之为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出现会造成建筑工程的沉降问题,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的结构更加的不稳定。所以,作为施工企业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详细的研究,并结合科学的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对应的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1 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指的是那些天然含水量较多,且土壤孔隙比大于1.0 的饱和性土壤。软土作为地基容易产生稳定性差、易发生渗漏、地面沉降的现象。如果在软土地基上开展工民建施工,不仅会增加施工难度,而且对于后期的防护工作也要求极高,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软土地基由于强度差、渗透作用差、含水量多、土壤孔隙大等特点,不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不仅会发生坍塌问题,造成人员伤亡,并且在建筑的过程中,由于软土的固结速度非常慢,还会耽搁工期,影响建筑质量,所以要想保证工民建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首先解决好软土地基问题,通过技术处理手段,保证其能够符合一般地基的承载程度,保证施工质量,节约后期经济成本。

在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变形或者沉降,这不但会影响工民建筑的质量,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工民建筑中必须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软土类型。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要做所施工范围内的软土地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勘查,从而能够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完成之后的地基沉降和安全问题,保证工民建筑的质量,增强软土地基的可用性和在其上工民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

2 软土地基施工方法选择

软土含水量比较多,天然空隙甚至还多余亚砂土、亚粘土、淤泥质粘土,淤泥等。软土主要在内陆的平原湖泊处,或者沿海的三角洲地区。在此类土质地区施工时,施工比较复杂,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有可能会出现塌孔、断桩、斜孔、缩径一系列问题,为了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半护筒或者全护筒施工方式是可以考虑的。采用这类方法不仅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浇筑,而且也可以使混凝土厚度的保护层得以保证。对于缩径,可以根据软土的含水量特征,将其看成两种泥浆溶液,因为二者的浓度不同,当它们混合时,就可以形成一种压力——渗附压力,这种压力会形成缩径。针对软土的特点,对于它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上面所陈述的半护筒式或者全护筒式的施工方式是最好的防御措施。另外,在这种软土地基上调用桩基础,最好先考虑沉桩。如果选择使用其它的如钻孔灌注,就必须注意扩大桩径从而加大保护层的厚度,同时适当地使钢筋笼的直径降低,因为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工民建筑中处理好处理好软土地基的各种问题,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否则不仅会延误工期,还会增加建设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软土地基技术处理时,首先需要更具实地条件和地质情况对施工范围内的软体地基做出充分的勘察和分析,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手段,保证工期按时完成,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障建筑安全。

3.1 强夯法

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其工作的主要原理就是将重锤从高处落下,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夯实。根据相关的工程项目可以看出,这一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需要保证软基的强度,减少土体的压缩性能,保证土体的均匀效果。其主要操作方法就是:第一,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整理软土地基,保证表面垃圾的处理。第二,对夯实的位置进行标识,同时对软基做好全面的测量,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第三,使用机械设备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第四,夯实质量的检测工作。对于夯实的效果与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发现其中的问题要及时的处理。

3.2 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

深层石灰搅拌桩主要是针对软土地基中的黏土地基的处理,黏土由于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在黏土地基中加入石灰这种固化剂,通过石灰和黏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地基强度。具体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所选择的石灰直径必须小于2mm,且需要是没有杂质纯净保质期没有超过三个月的石灰;②在施工的时候,对于那些表层硬壳比较薄的地方,要先用砾石或者砂石进行地面铺垫工作,以保证机械的正常操作;③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桩体对位、下钻、钻进、提升、提升结束的过程完成对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施工,进而确定桩距和施桩范围。并且要注重对施工现场石灰粉的覆盖,以避免石灰和雨水发生化学反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3 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

针对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采取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证施工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其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一过程中需要平整场地,对施工场所的障碍物进行清除处理,从而科室实施机械施工作业。一但施工现场处于软土地基之上就需要做好回填处理。提高水泥的处理技术,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选择硅酸盐水泥,对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也要进行认真的检查,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检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第二,工程准备之后需要进行试桩工作。正式施工之前,通过试桩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了解,从而得到施工参数。进行试桩的时候,施工作业人员需要保证对水泥泵送的速度、质量与配比做好准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三,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水泥搅拌桩在进行钻进之前,需要通过对堵塞的现象进行检查。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清洗管道,防止出现堵塞的情况。然后降水进行排出。然后再下钻的时候悬挂吊锤,保证水泥搅拌桩的自身重量与垂直度符合规定。吊锤的主体悬挂并保证吊锤的使用安全。之后搅拌桩成型之后,要对施工的质量做出检查,其检查的内容中主要有水泥用量与喷浆时间与搅拌时间等等。深层水泥加固比较适合淤泥质土、粉土以及泥炭土构成的软土地基。它是一种以水泥为主要固化剂的处理方式,通过软土和固化剂的搅拌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固性。

4 结语

在工民建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充分掌握对软土地基的熟悉了解,通过表层处理技术处理和深层加固技术处理,针对不同性质的软土进行软土硬化和加固,然后在加固过的地基上进行工民建施工,通过准确的计算、严谨的施工、细致的复查来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压性,从而保证工民建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再.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40-41.

[2]邢大鹏.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6):107-108.

[3]董云超.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3):45-46.

论文作者:杨黎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杨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