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_苏明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_苏明山

苏明山(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被高度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024-01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根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特征出发,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以及学生的特性提出了以下三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目前,在小学数学领域,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在以往,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能够把所有的数学题目都正确的解决,但现在的数学教学要求的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知识上的应用,更多的是能在实践生活中应用,并且以往的数学教会学生更多是解题方式,学生的思维是完全由教师规划好,而现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要教会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题能力【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最好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与妈妈一起去超市时,观察妈妈所买的东西的价格,然后帮助妈妈计算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钱,之后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算法过程,学生把所学的加减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思考的范围扩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

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认为教师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存在难度,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然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能够普及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隔阂,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不仅能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情感,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2】。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每一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4个人组成小组,每个小组每一周都进行重组,教师在课堂上出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让学生花5分钟进行讨论,最后推出小组代表,讲解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讲解过程和结果准确的小组,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是如何进行讨论的,这种方式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每一周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周末检查学习方式的效果,然后在课堂上同学进行交流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作业练习的有效性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检验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看重作业的数量,而忽视作业的质量,他们认为,题海战术是非常有用的学习方式,但他们忽略了大量重复的题型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会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并且,课堂练习的时间有限,练习的时间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作业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例如,教师在讲解“乘法”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根据乘法口诀表的特点,给学生出计算题,并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会乘法表的内容,“1*2、2*2、3*3、4*4、5*5.、6*6、7*7、8*8、9*9”任何与1相乘的数都是1的倍数,与2相乘的数都是2的倍数,其他的是以此类推,那么教师可以每一个数都只出一道题,学生写完这些题后,再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出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课后的练习对于学生而言是思维的加强环节,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要注意题目的针对性,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以及课堂上练习的习题选择一套具有拓展性的习题布置给学生完成,教师可以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题目,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考范围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对数学课堂教学都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本文分别从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作业练习的有效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给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大海.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36.

[2]卢善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60.

论文作者:苏明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_苏明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