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论文_高雪利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论文_高雪利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二曲中学 710400

摘 要:论文从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农谚导入、诗词导入、设置疑问导入五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五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导入 方法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始,它是一堂课效果好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在一堂课中,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一、歌曲导入法

听歌曲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的事。优美的音乐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灵丹妙药。欢快的乐曲,能把学生带入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意境;而悲伤的乐曲,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冲动,去努力战胜困难。比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时,我先播放了一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把这首歌反复的听两三遍,学生会从歌词中感受到东北地区土地肥沃,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有丰富的煤矿、铁矿,有自己的亲人和同胞……然而,从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只能四处流浪,十年之后,他们仍然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学生在雄浑有力的乐曲感染下,自然会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时候老师再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与“九一八”事变有关的课文《土地的誓言》。学生在满怀爱国激情的时候学习这篇课文,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故事导入法

初中学生对故事仍然很感兴趣,在上课之前给他们讲一个小故事很快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先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那一小块陆地有许多的蚂蚁,这里是蚂蚁的家园。蚂蚁们对水是很敏感的,因为它们不会水,天要是下雨了,它们总是能够预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们浩浩荡荡搬家的场面。但是这一次它们无法预先知道,因为这一次是人祸,那个人挖开了沟渠,要浇灌他的菜园子。天灾可以预知,但是对于人祸蚂蚁们就无法预知了,蚂蚁们爬出了洞穴,一阵慌乱。蚂蚁们稍作镇定,它们聚拢,聚拢,聚拢成了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去,蚂蚁团就漂浮在了水面,而在微风的吹动下,蚂蚁团在水面上向前滚动,没有一只蚂蚁松手。那蚂蚁团好像向前飘得很轻灵,终于它们抵达了陆地,分散开来,它们又一次开始重建家园。“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呢?”有同学就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危险与困难时,像蚂蚁们抱成一团,懂得依靠团体的力量来克服困难。另一个同学回答:“蚂蚁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与借鉴。”我对这两个同学的回答给予了肯定评价并及时进行了小组加分奖励,总结道:单个蚂蚁的力量非常弱小,可他们懂得团结协作,在水面上漂流时紧紧抱成一团,最终保留了自己的物种。今天我们来学习动物界的另一种——斑羚,看看它们在自己的生命遇到危险时是怎样战胜困难的……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当天要学习的课题《斑羚飞渡》。

三、引用诗词导入

例如在教学《散步》一课时,可先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小学学过的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让学生大声地集体朗读一遍,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这首诗赞美了什么。有学生举手回答:这首诗赞美了天下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我及时夸赞这位学生回答得真好。我们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无时无刻不受到母亲的关怀与呵护,那么,当我们的母亲年老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怀戚的《散步》,看看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的。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急于知道作者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于是就产生了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的欲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一定会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会学生如何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让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让他们懂得珍爱生命、珍视亲情;最后再适当加以课外延伸,这样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及时加以运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引用农谚导入

农谚是当地人们社会经验的积累,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读起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学生对谚语记忆深刻。比如在讲《看云识天气》时,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学生便纷纷举手回答:“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飞蛇过道,明天定有大雨到”……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五、设置疑问导入

比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可以这样入手:每个人都会有一两个要好的朋友,当你和朋友之间互相赠送了礼物的时候,该不该把送出去的礼物又要回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羚羊木雕》,看看文中的作者和她的好朋友万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作者,你该怎样做?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他们出于对两个好朋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产生好奇,从而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因为后面还有一个“如果你是作者本人,你会怎样做”的问题等着他们来回答,学生们会更加认真地学习课文内容,进一步明确自己该怎样做。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

[2]《教育与管理》.2013,8。

论文作者:高雪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论文_高雪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