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论文_庄林山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论文_庄林山

山东省招远市第九中学 265400

摘 要:高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探索科技、培养爱国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物理学科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感到非常困难,尤其是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维以及跳跃思维的综合运用上更是困难,这给我们教学的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困难。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这个名词出现在我们的眼前。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需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着重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为学科的基础,大部分的物理结论是靠实验得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核心素养尤为关键。

关键词:核心素养 物理 实验 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被学生认为是高中学习中一门非常难的课程,因为其涉及到太多的内容、太多的领域,力、热、光、点、磁、原子物理等等,这些都已经涉及到了科学的范畴,所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在学习中存在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不仅需要物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足够了解,表述足够清晰简洁,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调节自己的心态,对待困难学科知难而上。

一、概述

对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讲,其主要是站在物理学的视角对外界的各种事物进行分析,包括有物质的运动情况以及其产生的相互作用等。学生通过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可以用于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同时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一般人特别是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它是作为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的对立面提出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其中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强化核心素养。

二、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的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既然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不是抽象的学生,而是具体的学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营造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往往认为物理知识晦涩难懂,通过生活化实验能在知识融入生活的实验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求物理的痕迹,强化物理思维,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

例如,两种测量仪器:一种是螺旋测微器,另一种是游标卡尺,在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有瓶子的直径、指甲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踪影,培养物理思维,从而使其核心素养得到挖掘。

2.立足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不同学科的教学规律具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不同的学科具有自己特定的内在规律,在教学我们必须科学客观地把握。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学好物理必须有良好的观察和实验习惯。

我国物理教育界提出了一个共识,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个共识切实切中弊害。从对学生和民族负责任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切实从物理学科特点入手,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利用实验课堂,再现研究历史

学生是否具有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是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物理发展史作为依据,用情境强化学生的认知,以让其有良好的科学态度。

比如,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教材首先给出的是亚里士多德对它的错误认知,随后是伽利略对观点提出的质疑。对此,教师会先让学生讨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分析这个观念错误的地方,随后要求学生把两个人的观点放在一起对比,以此赞扬伽利略的探索精神。 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把整节课的教学放在某一点上,可能让教学出现反效果。 即教师需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才能够让其用科学的态度看事物,有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束语

把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帮助学生了解初中物理知识的价值,需要教师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教学,进行科学探究,利用课堂再现研究历史,并以身作则给学生正确的示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金加团 杨雪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

[2]孙威立 杨祖念 物理教学实施指南[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庄林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论文_庄林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