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究论文_罗晓华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究论文_罗晓华

摘要:科技的发展带动生产的发展,生产安全事故阻碍发展,甚至造成毁灭性损失。在全球生产能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安全生产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考量一个企业发展状况的因素也不再只是企业的营业收入,从监管部门到合作单位关注重点已逐步转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情况。为了适应当今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宗旨,各企业都应积极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当今企业发展过程中决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生产标准的合理性,就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安全生产中各方面影响因素[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建立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考量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特色,同时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规范和实施细则,从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必然性

随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通过体系运行落实企业风险自控,但各企业对体系要素的理解深度参差不齐,导致不同程度上的体系要素理论化、管理内容表面化和管控措施形式化。同时,面对各行各业的各级标准,更是存在收集不准确和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防护意识不足、风险控制措施不当、隐患排查不到位等不安全因素。因此,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将安全管控要素转化为更加明确的执行细则,使员工在意识上主动接受已迫在眉睫。

二、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不足

(一)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根据自身的运行特点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很多制度内容仍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一些企业更是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重的“两张皮”情况使得制度本身并不能够达到规范和促进安全生产的效果;此外,不根据新法、新规和企业内、外部变更情况及时修编制度也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的一大缺失。

(二)企业高层安全重视度不够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安全问题直接决定企业的收益[2]。然而很多企业高层未能充分认识生产安全管理和确保安全投入的重要性,在安全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极少关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但未赋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相应的职权,在实际运行中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作用很少真正发挥,监管力度大打折扣,管理范围难以实现全覆盖。

(三)基层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在抓进度、重产值的快节奏大环境下,效益导向使得基层人员将安全排在了末位,企业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安全发展失衡,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往往强化业务提升、弱化安全警示,基层人员安全意识上的薄弱不能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

(四)作业环境安全配套不足

随着企业发展,新、老设备的安全性能不统一,作业环境的局限性,配套公辅设施的容量不足等现状,往往会导致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不足或安全性降低。而安全投入的不充足或不及时,新风险的辨识不到位,安全防护不齐全等,都会间接导致隐患的扩大或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应急机制联动性较差

目前,一些企业存在应急预案过于简单、应急联络图未及时更新、应急物资不充足或过期失效、相关职能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应急联动逻辑关系混乱、未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修订预案等现象,一旦事故发生,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险情,则会造成更大的事故。

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途径

(一)深入风险识别,不断完善制度

要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就要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建立安全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从风险和机遇的辨识出发,从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着手,谨遵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各级职责,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制度的宣贯和培训,落实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通过实施不断评价和跟踪制度的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提升高层意识,加强员工教育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只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安全生产引起重视,才会不断加强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与此同时,企业的员工的素质也需要提升,企业员工自身的素质决定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3]。因此,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确保各级、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护知识。同时,应建立员工培训考核制度和能力评定制度,确保员工满足岗位需求。

(三)定期排查隐患,及时落实整改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将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除。因此,企业需要在建立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标准的同时,定期地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生产的安全性[4]。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企业需要尽力完备的隐患排查机制,定期进行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落实整改、消除隐患,并对企业安全生产系数进行评估,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

(四)坚持安全发展,保证安全投入

企业发展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不可只关注眼前的利益,保障充足的安全投入和人力投入,是企业长久安全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充足的安全投入,才能为员工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提供更安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

(五)充实应急物资,强化应急队伍

为更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训练应急救援队伍,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此外,还应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补给和校验,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有效,以备不时之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过去建立的安全生产标准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与当前社会存在着较多不匹配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高层安全重视度不够、基层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作业环境安全配套不足、应急机制联动性较差等,在实际生产中仍需要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全面加强改进,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宜英.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07):272-274.

[2]李永坚.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5,22(07):282+284.

[3]林建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268.

[4]马照云.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模式[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0(02):24-25.

姓名:罗晓华 单位: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职务:安全经理 职称:安全工程师 省市: 四川省成都市 邮编:611731 工作方向:安全生产管理

论文作者:罗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究论文_罗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