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小儿高热存在问题分析论文_刘晨阳,赵新宇 刘洋

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小儿高热存在问题分析论文_刘晨阳,赵新宇 刘洋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当腋温高达39℃以上,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将会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而家长对迅速控制发热也具有较高的心理期望,有时也将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医患冲突。所以,为高热难退患儿寻找一种安全、迅速、有效、方便的降温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亚低温治疗仪虽然已经应用在小儿高热退烧治疗上,但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仪;小儿高热;问题分析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yperthermia by subhypothermia treatment instrument

Abstract:fever i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symptom in children,which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diseases,and is a compensatory response of the human body to prevent disease and adapt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When the axillary temperature up to 39 ℃ above,if not in time to give effective treatment,will make the body regulating function disorder,threat to children's health,and parents to control the rapid heating has the high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s,sometimes will cause some unnecessary doctor-patient conflicts.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a safe,rapid,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cooling method for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Hypothermia therapy instrument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fever in children,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words:subhypothermia therapy instrument;Children with high fever;Problem analysis

前言

亚低温治疗在医学界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由于存在一些并发症,限制了亚低温治疗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期,低温脑保护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到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常用于救治重症脑组织损伤,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也有报道应用于治疗高热患者,具有降温效果显著、安全,操作简便,减轻工作量的优点。

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降温效果不理想

体温未在预期时间内降至正常,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小儿高热,一般在仪器启动10min左右体温开始下降,30min左右能降至正常,但是,有极少患者在仪器启动30min后体温未见下降,或下降不明显,经过查找有以下3种原因:①亚低温疗仪共有左右2个输出管道,可供2名患者同时使用,每个输出管道都配有1个体温感应探头;当应用左侧输出管道时,必须把左侧体温感应探头紧贴于患儿腋窝内,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设置水温为4~10℃,体温为36~37℃,并按ON键后仪器方开始启动。可是由于个别护士对仪器性能不了解,不熟悉操作规程,结果在应用左侧输出管道时则把右侧体温探头贴于患儿腋窝内,导致仪器未能感应到患儿的体温而不启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由于患儿年龄小,身心发育未成熟,缺乏适应能力,依赖性强,合作性差,加之对仪器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患儿要求与其父亲或母亲一起而且紧抱父亲或母亲侧躺睡于降温毯上,导致患儿皮肤与降温毯接触的面积减少而影响降温效果。③各种管道连接正确,体温、水温已设置好并按ON键,但仪器不启动,原因是由于患儿哭闹,家长可怜,家长只抱着患儿坐于降温毯上,结果患儿的皮肤未与降温毯上接触,导致仪器并未启动而影响降温效果。

1.2出现漏电现象

亚低温治疗仪的水槽每次可加95%乙醇500mL,蒸馏水500mL。由于个别护士不掌握加水量,在给水槽内加水时加入过多,导致水溢出水槽外,使电源线潮湿,导致漏电。水槽内的水温设置一般为4~10℃,由输出管道流入降温毯,再由输入管道回流到水槽内;当水在流经输出管道时,由于管道壁温度较水温高,结果在输出管道表面有不少水珠。由于电源线漏电,输出管道潮湿时有一定导电性能,而患儿又睡于降温毯上,这样不仅会影响降温效果,对患儿的生命有一定危险。

2.对策

2.1加强操作规范

具体操作:将控温毯平铺于病人的躯干下,控温毯上加一张中单,患儿头部置于控温帽中,头部与控温帽接触部位以布巾包裹,避免患儿皮肤与控温毯、控温帽直接接触;将测量躯体温度的热敏传感器置于患儿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设置水温4~10℃,体温设置在36~37℃,启动亚低温治疗仪,当体温显示超过设置温度最高值时,水循环启动。操作规范:治疗仪操作虽不复杂,但有一定难度,加强对护士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亚低温治疗仪的操作规程对新调入及新转入儿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培训,培训内容有:亚低温治疗仪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在应用过程中注意事项等,培训完后立即进行操作考核,做到人人过关。过后还要进行不定期培训,抽考,考核结果与月考核、年度考核挂钩,严格的将操作规范进行到位。

2.2做好患儿或家属工作

在进行亚低温治疗前向患儿家属解释目的、方法、如何配合等,对于年龄稍大的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的患儿在耐心讲解目的、方法的同时给予鼓励、表扬。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让其父亲或母亲和患儿一起睡于亚低温治疗仪的降温毯上,而必须让患儿仰睡,这样才能使患儿皮肤与降温毯的接触达到最大面积,将控温毯平铺于病人的躯干下,控温毯上加一张中单,患儿头部置于控温帽中,头部与控温帽接触部位以布巾包裹,避免患儿皮肤与控温毯、控温帽直接接触,将测量躯体温度的热敏传感器置于患儿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设置水温在4~10℃,有利于体温下降。

3结语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加之疾病的影响,所以容易出现高热,而且往往较难下降。虽然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一种反应,但如果持续高热而不及时给予有效降温处理,将会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如机体代谢率增快,耗氧量增多,心率增快,加重心脏负担;高热时大脑皮层易兴奋,传导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不全,在传导兴奋刺激时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甚至惊厥,也可发生大脑皮层抑制,引起昏睡、昏迷,严重地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同时持续高热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对疾病康复不利。因此,在小儿高热时能及时、有效的降温是减少机体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因此亚低温治疗仪是临床治疗小儿高热必不可少的选择,这样就必须解决压地问治疗仪现存的问题,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小儿高热过程中,只要了解仪器性能、结构,掌握操作规程,在使用前耐心解释、做好患儿心理护理,使患儿及家属了解治疗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如何配合等,取得他们的很好配合,就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并且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效果显著,能缩短体温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减少患儿能量及基础代谢的消耗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心理,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医患冲突,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解决治疗仪现存的问题,更加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治疗小儿高热问题上,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贯彻为患者的决心,将操作的问题及早更改,是解决治疗仪现存问题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韦小娟,危重高热病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05,33(6):678-679[2]。

[2]魏素娟,王美琴,吕岳娟,亚低温治疗仪在中暑高热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4)

[3]李强,黄月艳,陈霞静,亚低温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β-内啡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419-1420。

论文作者:刘晨阳,赵新宇 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小儿高热存在问题分析论文_刘晨阳,赵新宇 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