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思考论文

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思考论文

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思考

◆郭秀娟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 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是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扶植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意义、培训展开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应解决措施的简单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 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

一、前言

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始终被放在大力建设经济的重要位置上。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化地促进农村发展的方式方法逐步为人们所关注并认同。而如何将科学的理论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值,依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就是国家大力推行一项科学的惠农的工作,它能够帮助农民获取科学的农业知识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建设,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完成农业高速平稳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目标。但结合农艺技术培训工作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项工作还有需要亟待改善之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意义

1.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一直以来,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都在强调以人为本,而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始终是农村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民现代农艺技术的培训工作,能够扩充农民的知识储备、获取科学的知识理念、激发农民内在的潜能,使得现代农民朝着全能方向进步。越来越多的乡镇政府已经意识到开展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专业培训人员,以期全面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有序种植,在农业种植中取得成绩,提升当地的农副产品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使得也可以让农民在农业工作中获得内心满足感和荣誉感,精神得到充实。

建构主义强调通过体验建构知识的意义,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情境创设)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实现传统教育所忽视的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目标,对于揭示认识的能动性是很有启发。然而,“情境创设”并非适合所有学习内容,而抽象概括的“意义接受”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也不应排除。基础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和需要,积极地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真正实现全面、可行的知识构建。

2.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乡镇农民的素质,还能够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全面推进。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种植的种类始终受到地理条件和气候的限制。而农艺培训的能够向农民们传授科学的种植知识和种植技术,有效地克服地域的局限,全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推进现代化农业螺旋上升式发展。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成功种植出本土水稻就是技术克服地理局限的最佳案例,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

三、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现状

1.农民的素质有明显提升。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大家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大部分农民们也意识到,单纯地依靠经验进行种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获得的农作物产量难以有所突破。于是,他们乐意并主动的接受现代农艺技术培训,在培训中了解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结构,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种植技术,眼界也有所开阔,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1.完善培训运行机制,激发学习热情。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让现代农艺技术培训不是一件“三分钟热度”的产物,而是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惠农工作。还可以适当的建立激励项目,通过优惠政策、扶助项目吸引农民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在讲述 scratch中的“如果……那么……”功能模块时,课前我设计了两个小程序,其中一个程序中运用了三组“如果……那么……”的功能模块,让它重复执行十万次,而另一个小程序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将第一个程序稍加改动,把三个“如果……那么……”变成了“如果……那么……否则……”模块。课前演示两个小程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这两个程序从速度和结果上有什么异同点,紧接着讨论产生不同运行速度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在学生的尝试与讨论中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及要点。

培训的方式过于单一,方法不够新颖。部分乡镇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优势,依然采用单一的面授课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大部分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文化水平并不高,培训教师不依靠任何的辅助措施,张口就把成套的理论灌输给农民,那些专业术语就足够让农民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这种形式并没有完成开展农艺培训的目标,反而降低了农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现代农艺培训还存在许多不足。乡镇政府不够重视。因对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了解和研究还不够透彻,部分乡镇政府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没有将培训落实到实处,没有结合当地生活实际确定培训内容。

四、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策略

通过高温制曲的菌群演化规律分析,一方面可通过分析菌群演化特征,为监测曲块品质差异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优化制曲工艺,如缩短曲块储藏时间、改变储藏条件、调节曲房条件(如温度、通风)等,奠定基础。最终为提升与稳定酒品质、降低制曲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教师是农艺技术培训的引导者,他们对农民倾心相授是农艺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因此,地方镇政府应当重视培训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福利,大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舒适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奖惩并用,以此激发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使培训师倾囊相授。

3.现代化的培训方式。教师在进行培训时,讲到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应当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晦涩的知识浅显易懂化,便于农民理解并运用。并且还要考虑到农民的学习时间,农忙季节大家是没有时间进行学习的,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形式,摆脱了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五、结论

综上可知,尽管农民现代技术培训深受国家重视,国家也积极推进乡镇农民农艺技术培训的开展,但是由于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农民对该培训内容和作用不够了解、培训手段较为单一等原因,农艺培训的展开之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姜春云.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4):5.

[2]陈宗丽.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3):72.

标签:;  ;  ;  ;  

加强乡镇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