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艳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艳

张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目的 总结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行后外侧植骨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分析对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结果 48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顺利出院。结论 加强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证,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了临床康复效果。

【关键词】胸腰椎 爆裂骨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23-02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1],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骨折中的一种常见损伤,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胸腰椎骨折或脱位,并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重者导致残疾,如不及时治疗,可遗留脊髓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劳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6月—2012年10月我科对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行后外侧植骨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18岁~56岁,平均48.5岁;致伤原因:车祸24例,高处坠落伤16例,摔伤8例;行后外侧植骨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1.2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48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血管、神经及胸腹腔脏器等并发症的发生,无一例内置物出现松动、断裂等现象。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均顺利出院。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详细说明手术的可行性,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病例,使其了解我院在诊治脊柱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负担,正确运用开导性语言,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先进性,从不同角度讲解手术方式和术中麻醉情况,以及术后的康复知识,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在心理上有充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前评估 详细了解病人的疼痛部位、截瘫平面和四肢感觉、运动的具体情况以及有无大小便失禁等,为术后观察病情提供对比的依据。

2.3 术前训练指导 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指导练习深呼吸、进行肺功能锻炼,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卧床进食、服药的方法,指导直线翻身方法,练习俯卧位,预防压疮、便秘、泌尿系感染等。以预防术后因不习惯而引起营养不良、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及便秘,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4 常规准备 术前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术前1d清洁皮肤,观察手术区皮肤的完整性,有无破损等;做好手术前备皮及药物皮试;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患者一般缺乏有关术前准备方面的知识,操作者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3 术后护理

3.1搬运病人的方法 搬运病人由手术室回病房,应用三人搬运法将病人移至病床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当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毕回病房后常规应用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情况;术后24h内要密切观察病人意识、面色、尿量等变化。

3.3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6h,翻身时注意保持轴线翻动,翻身时护士一手置于病人肩部,一手置于髋部,两手同时用力翻身。术后2周伤口拆线后可穿戴胸腰部支具,按照先床上做起,床旁坐位,床旁站立,床边行走,室内行走的顺序进行活动[2]。

3.4饮食护理 术后病人因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慢,易导致腹胀、便秘。术后6h后流质饮食,如无不适12h后半流质饮食,2d后普食,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及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和水果,少量多餐。

3.5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切口渗液及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堵塞,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伤口内积液、积血致切口感染。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若术后24~48h引流量少于50ml即可拔管。本组无术后活动性出血及脑脊液漏病例。

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1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是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3]。在胸椎可能出现肋间神经放射性疼痛,在腰椎可能出现下肢的神经放射性疼痛。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活动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为改善神经症状,本组病人术后均预防性静脉应用激素、甘露醇等药物,本组未发生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4.2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脊柱手术硬脊膜损伤发生率0.6%~17.4%,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2.31%~9.37%。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病人有无头痛或恶心、呕吐等情况。一旦发生脑脊液漏,应给予头低足高位休息或俯卧位休息,拔除引流管,更换敷料,加压包扎。保持大便畅通,避免受凉感冒、用力咳嗽、打喷嚏等,按医嘱补液,预防低颅压综合征。

4.3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要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一旦污染及时更换。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局部感染症状表现。要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充分引流。观察体温的变化,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3d后切口疼痛加剧,血常规检查提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胸部X线示正常时,要考虑切口感染,及时治疗,遵医嘱合理准确使用抗生素。

4.4预防压疮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的清洁与干燥,定时翻身,教会病人及陪床家属掌握正确翻身的技巧,按摩骨隆突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积极地检查和翻身可以有效的减少压疮的发生。

4.5预防肺部感染 全麻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卧床时间较长,极易造成肺部感染。经常变换体位,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等,痰液粘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若病情允许可床上坐起,每日定时通风换气。

4.6功能锻炼 术后次日起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四肢伸屈练习以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足背伸跖屈锻炼;截瘫病人注意将踝关节保持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指导并协助家属做好病人肢体被动锻炼和肌肉按摩。并指导病人直腿抬高训练,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术后3d~5d疼痛减轻后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提高腰背肌肌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未瘫痪病人术后4周~6周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

5 总结

对术前患者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语言交流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可以有效地控制术前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手术耐受力,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士多下病房,在给病人做护理、换药及输液时,耐心地听取病人意见,用所学知识尽全力解释病情,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及时向医生反映,术后对可能发生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及血管栓塞性疾病等并发症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成功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指导患者早期适当的功能训练可以预防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为后来的康复创造条件。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对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患者早日自理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冷燕奎,陈有芬,吴华,等.经椎弓根植骨结合GSS Ⅱ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39-40.

[2] 贺爱兰.实用专科护士从书—骨折分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146 -147.

[3] 宓士军,高景春,周广军,等.关于椎体成型的并发症与预防[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5):1189—1191.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  ;  ;  ;  ;  ;  ;  ;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