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经皮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应用效果的比较论文_谭志鹏

澧县中医医院 湖南省 4155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行传统气管切开术及经皮扩张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ICU行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经皮扩张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及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行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经皮扩张切开术治疗的安全性高,损伤小,可降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气管切开;经皮扩张;危重症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主要为危重症患者,因自身清洁能力差,无法自行调节呼吸,因此,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1]。在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气管切开是保证患者呼吸畅通的关键措施。传统气管切开术虽然可以取得气管插管的效果,但是损伤较大,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重,侵入性操作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造成极大威胁[2]。经皮扩张切开术是一种新型的气管切开手术方案,具有较高安全性。本组研究对ICU危重症患者分别实施传统气管切开术及经皮扩张切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应用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ICU行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6±6.3)岁;其中呼吸衰竭15例,脑梗死5例,脑外伤8例,脑出血7例,其他1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3.7±6.1)岁;其中呼吸衰竭16例,脑梗死6例,脑外伤7例,脑出血6例,其他5例;纳入标准:与本组研究配合者;18~80岁;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严重血液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与本组研究不配合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颈肩部下垫软物,保持正中位。完成常规消毒铺巾后,使用肾上腺素1:10000取1ml加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经环状软骨下缘及环状软骨下缘1cm,经颈前正中作直线切口,在暴露2个软骨环后,经气管软管环间膜部位,取软骨环切口,弯钳撑开切口后,植入气管套管,缝合皮肤,作套管固定;

观察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麻醉与体位均与对照组一致,选取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在选择的穿刺点做1.5-2.0cm水平或垂直皮肤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进一步明确解剖标志,以14g套管针穿刺气管针稍向头部倾斜,进针直到气泡抽出,拔出穿刺针,留置套管于原位,置入导丝,将皮肤扩张器沿导丝送入扩开组织和气管前壁,使用扩张钳,对前方软组织及气管扩张,置入气切套管,撤出导丝,固定气切套管。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及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对两组患者皮下气肿及术后感染、气管食管瘘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经(±s)表示,计数资料则为X2检验,P<0.05则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切口及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是有效抢救的主要手段,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能够维持顺畅的呼吸量,从而缓解机体缺氧状态。传统实施气管切开术不仅创伤大,且术后恢复时间长,需要搬运患者,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危险[3]。且术后极易产生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甚至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皮下气肿、感染、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不利于远期预后。经皮气管切开术式一种新型术式,近年来不断完善化,成为临床上首选气管切开手术。可以将气管切开术的危险性降低,控制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远期预后。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因经皮气管切开术可以缩短切口,减少损伤,从而控制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控制上呼吸道生理死腔,降低呼吸道阻力,有利于机械通气实施。相较于传统气管切开术,其操作简单,更为便捷,且手术损伤小,能促进患者恢复。经临床总结,皮下气管切开术主要有以下优势:缩短手术时间,为患者抢救获得更多时间,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术后感染率低,利于术后恢复;手术切开小,出血量低,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ICU内患者呼吸质量差,且病情严重,常规气管切开术的风险高,会加重基础疾病[5]。同时,患者对气道建立需求迫切,时间紧迫,必须快速建立气道,剪短时间能够促进患者取得手术先机;

有学者研究中[6],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传统手术低(P<0.0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可见,经皮扩张术是一种安全的术式,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综合上述,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安全性高,手术损伤小,出血量低,有利于患者恢复。控制并发症发生,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四美,夏丽,薛珲等.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35(8):19-20.

[2]于明春.两种不同插管方法在ICU患者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3):222-215.

[3]龙跃,潘徐薇,胡会等.早期气管切开治疗严重肺挫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31(z1):302-303,304.

[4]侯有华,姚晖,宋越等.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994-995.

[5]秦枫,豆欣蔓,牟成华等.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36(12):895-900.

[6]菅云飞,王波,沙玉霞等.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3):263-265.

论文作者:谭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经皮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应用效果的比较论文_谭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