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治疗论文_严静

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治疗论文_严静

上海市中医医院 200129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时的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糖尿病120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确保每组有6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性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盐酸二甲双胍、拜糖平的口服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为期三个月的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其观察组有33例为显效,约占55.1%;20例为有效,约占33.3%;7例为无效,约占11.6%;而总有效率达88.3%。在对照组中有22例为显效,其有效率为36.6%;有21例为有效,其有效率为35%;有17例为无效,其占28.3%;而总有效率达71.6%。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且存在着P<0.05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研究意义。结论:和单纯的常规性西医治疗进行对比,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糖尿病的医治中,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可进行广泛性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辩证;治疗

糖尿病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倾向的全身代谢性疾病。近些年该病逐年提升了发病率,在治疗中也是依附于药物,其中常规性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传统的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并在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1]。本次临床研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增加了中医辨证的方法,同时获取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糖尿病120例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确保每组有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有3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34至76岁间,其平均年龄为(54.75±19.82)岁。患者病程在10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在(5.22±3.47)年。而对照组有4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35至77岁间,其平均年龄为(54.81±20.15)岁。病程在9个月至11年,平均病程在(5.08±3.36)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性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盐酸二甲双胍、拜糖平的口服治疗,保证3次/d,若病程>3年则应同时实施胰岛素的治疗,持续3个月。而观察组则加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原则为:一,滋补肾阴:其药方组成为:知母、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熟地、山药、黄柏、分别为15g,另外,麦冬、枸杞子、沙参分别为10g,用于治疗肾阴亏虚类型的患者[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胃燥津伤:选用的治疗药方为:麦冬、生地、天冬、知母分别为15g,黄连、葛根、黄岑、花粉分别为12g,玉竹、五味子、丹皮、党参、石斛分别为10g,治疗原则是清热补虚。三:燥热伤肺:治疗原则为清热润肺及生津止渴,其药方组成为:生地为30g,而知母、沙参、麦冬、玉竹、花粉、葛根、竹叶、黄岑分别为10g,其黄连和甘草分别为3g[2]。四:阴阳两虚:治疗原则是温阳滋肾固摄,药方组成为:茯苓、山药、丹皮、熟地、山芋肉、泽泻分别为10g,而熟附片、肉桂分别为3g,黄芪、桑螵蛸、蛤壳、覆盆子、金樱子分别为10g。五,阴虚阳浮:治疗原则为滋阴降火。其药方的组成为:首乌为20g,赤芍、南北沙参、丹参、郁金、白芍、枸杞、生地、川楝子、地龙、当归分别为10g,生甘草为3g[2]。所有药方的服用规格为:l 剂/d,水煎服,分为2 次进行服用。一个疗程为1 个月,持续为期三个疗程的治疗。

1.3临床疗效评判的标准

参照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糖尿病相关疗效的评判标准,针对其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具体症状予以积分,其计算的积分减分率为:[(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若积分减分率超过70%,则可视为显效;若积分减分率超过30%且在70%以内,则可视为有效;若积分减分率小于30%,则可视为无效。其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3]。

1.4统计学相关分析

本次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皆采用SPSS20.0软件完成,运用( )表示临床中的计量资料,并采用t完成相关检验,两组间若存在P<0.05的差异,则在统计学中具有研究的价值。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观察组有33例为显效,有效率为55.1%;有20例为有效,有效率为33.3%;有7例为无效,约占11.6%;而总有效率达88.3%。在对照组中有22例为显效,其有效率为36.6%;有21例为有效,其有效率为35%;有17例为无效,其占28.3%;而总有效率达71.6%。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且存在着P<0.05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研究意义[3]。因此,和常规性西医治疗进行对比,增加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糖尿病的医治中具有显著的意义。

3.讨论

中医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掌握了丰富经验,本次临床研究,应用了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依照文献资料的研究,并结合自我诊治的临床经验,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肾阴亏虚、阴虚阳浮、胃燥津伤、阴阳两虚、燥热伤肺。各药方的组成成分均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4],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之中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中医辨证治疗,比单纯常规性西药治疗,更具有显著的效果,应当予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酉合.中医辩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学数育,2015,7(21):186—187.

[2]高向丽.中医辩证治疗 60 例糖尿病临床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11(6):37—38.

[3]赵进喜,王世东,李靖,等. 糖尿病中医辨证与疗效评价标准及其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13,8(5):504-506.

[4]陈云国,陈斌,陈斌国,等. 胰岛素与中医中药在 2 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3):36-37.

论文作者:严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治疗论文_严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