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国企论文

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国企论文

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发言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优势互补论文,国有企业论文,民营企业论文,研讨会论文,摘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有大型企业为什么跟民营企业联合?

张炳文(天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市场竞争中,我们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要发展,遇到不少新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资金。我们发现,这些年有一批民营企业发展较快,有一定资产可以利用,机制也不错,如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双方都会很有好处,这就是我们与科瑞合作的目的。

合作以后,企业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步解决了生产用的资金问题。与民营企业合资组建了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并且正在争取上市。这些年我们的总资产从4亿多增加到10亿多,负债率从89%降到了68.5%,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合资以后,不仅三项制度改革,各项改革都全面深化。市场真正传到了企业内部,市场压力大体上已经传到了各个角落、大部分职工,一下子把国有资产激活了。员工参与改革的意识增强了,即使实行了经营者年薪制,收入拉开了差距,职工也认同了。以前一个新产品搞出来,发奖时给科技人员,炊事员就摔勺子。现在不同了,这是个很大的变化。

我们改革已经4年多了。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我们到1998年底大体上都做了,整个生产经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都上了一个非常大的台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上交利税分别比1998年增加了50%、42%、110%,去年上交利税达到了8448 万元,比1998年的4100万元增长一倍多。整个资产的增值率达到128%, 人均收入比1998年增加了10%。今年发展势头更好,还学会了搞资本运营,效益各方面都将要翻番。

郭梓林(科瑞集团副总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民营企业首先是占了政策和机制的优势,发展很快。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想与国企合作,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因为与国企合作以后,可以利用国企的优势,我们不必到国企去挖人,或者用高薪把人才收买来,不用采取贿赂的方式去夺订单,也不用投资多少亿去建新厂。在合作发展中,国企、民企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对我们民企来讲,风险也小了。

此外,在合作过程中,民企也向国企学到很多管理方面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国企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是我们民营企业所缺乏的。双方合作得好的话,一定是双赢的局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几家民营企业和“天鹰”合作,创建了平高公司。相信我们的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保育钧(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我认为国企与民企合作与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究竟怎么合作?20年来,从两者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是越走越近了,并不像一些人所担心的那样势不两立,你死我活,因此不存在排他性,两者可以兼容。其实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公有经济题中之义更多的是混合经济。有人担心跟民营经济一合作,国有资产就会流失。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改革。资产就要流动,资产不流动,只能是死水一潭,就可能流失,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搞活,实现增值。天鹰集团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走资产重组的道路,让国有资产到市场上流动,重新组合,与民企合作后见到了活力,这步棋走得不错。

以非公有经济为主要骨干的民营经济,20年来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它的标志就是进入高科技产业,进行第二次创业,相当多的企业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个体、私人所有,已经变成了股份经济,而且是高科技企业。改革开放衡量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用三个有利于来衡量“平高”、衡量科瑞、衡量亚太,他们就是按照三个有利于来做的,我觉得它符合我们改革的方向,符合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社会主义企业,我们应当鼓励这种合作。

国企民企联合是一种体制改革

何伟(经济学家):我觉得国企与民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问题很新颖,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创新意义。国有企业与民企合作,发展混合型经济,实践中已经迈开了步伐,当然,对民营企业来说,怎样做到一视同仁,做到公平竞争,还须进一步努力。现在有禁区不许民营企业进去,这个禁区在政策上还没有突破。另外在环境上,私营企业也不是都很好,一些企业现在都不愿意登记私有企业,好多人有钱就去炒股票,炒股票投资100万,亏损20万,我还有80万可以拿回来,我搞个企业, 投进去以后,就拿不回来了,所以现在有的人去炒股票,有钱不投资企业,我认为这个现象是值得研究的。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在哪里?就在于未改制的国有企业在资产流动中没有自主权,自己不能配置生产要素,而民营企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它自己能根据市场需要,配置生产要素,需要买什么,需要什么人才,需要干什么,有充分的自主权。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结合起来,既是资源优势的杂交,也是把两种所有制经济联合在一起,是一种体制改革。我们现在讲体制改革应当是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经济效益要靠机制起作用,而机制是要靠体制,有什么样的体制才会有什么样的机制,有了什么样的机制才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叫制度也好,叫体制也好,机制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制度不改变,机制改变不了,机制是个客观的东西。为什么“平高”合营以后效益那么好,就是由于体制变化引起机制变化。

还需要继续突破一些传统观念

晓亮(经济学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组成一个企业集团,这种形式总体来说就是混合所有制了,但他下面的财产还是清晰的,你的就是你的,不是我把你吞并了,不是混到一块了。产权清晰,成为一个联合体,一个企业集团。这样做不是一个吃掉一个。私营企业的财产,我的就是我的,你不能吃掉我的,但是我可以跟你联合,有利于互相学习,有利于把民营企业机制引到国有企业中。但是我觉得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国企与民企合作还可以有多种形式,实践中可以有兼并、出卖、吸收下岗职工这些合作形式。就是说国企和民企合作,共同发展,特别是在改革问题上,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企业集团只是一种形式,当然也是重要的形式。

国企民企合作发展,还需要继续突破一些传统的观念。马克思说商品就是平等派,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交换双方是不同的主体,应该是平等的。但现在采取兼并等形式的,有的就不平等。不久前我看到一个材料,是民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兼并以后,由于事先没有说清楚,就把国有企业原来的债务都让民营企业去还。所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平等竞争的观念要确立,要转变原来的好多看法,不然的话,这个联合还是不稳固的,还是会出问题的。

吴明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多种经济成份大家共同发展,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条。国企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有很多观念并没有解决。

“平高”现在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如果“平高电气”今年年内上市,一大堆资金进来,到底下一步怎么走,你是在产业里大规模兼并,还是转投资到其他产业里面,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到底怎么走?这是个战略设想问题。平高要进一步发展,不是浅层次的,要进到更深一层次,至少要研究第一阶段怎么发展,要有一个新的创业的战略构想,这样你才能把你这个企业搞得更加有所作为,对社会更加有所贡献。

向宏(光华战略俱乐部秘书长):天鹰和科瑞、亚太等民营企业的合作,效果已经出来了。任何一个合作都要有优势互补,没有互补就没有合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合作应该是来源于两者之间的比较优势的一种合作,而比较优势的确立又是一个时效性和阶段性非常强的问题。在转型经济的初期,应变力是合作的重点。现在到了转型经济比较成熟的时期,合作的聚焦点在哪里?我认为是在战略力的合作上,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应变力的合作了。这需要有两条,一个是战略的研究设计能力,一个是所谓的战略资源的配置能力。这种战略力的形成,主要靠人,靠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有区别,或者说它的机制有差异,最根本的差异就在于用人的机制。平高电气公司的组建打个比喻可以理解为天地结合,阴阳互补。而一旦形成一种天地结合,阴阳互补,它就创造生命。有的重组叫做生物重组,生物重组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生命,这个生命的力量会超过它的生命母体。解剖“平高”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大型民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的结合点主要就在战略能力。(国胜整理)

标签:;  ;  ;  ;  

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