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观富

陈观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 桂林 542406)

【摘要】 目的:对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128例,将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钙拮抗剂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有效,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高血压;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22-02

临床上,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诊断高血压本身而言,临床诊断和治疗比较容易,然而高血压多合并有并发症,因此给治疗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展开了对比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共计选择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中包括有男34例,女30例,年龄55~78岁,平均(65.3±11.2)岁,合并冠心病者18例,合并糖尿病者12例,合并其他并发症者23例。观察组中包括有男35例,女29例,年龄55~82岁,平均(63.5±12.7)岁,合并冠心病者19例,合并糖尿病者11例,合并其他并发症者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自愿接受临床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128例,将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钙拮抗剂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尼群地平口服治疗,首次剂量为10mg,每天1次,而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用药剂量调整为20mg,每天2次,连续治疗2个月。

观察组:患者接受尼群地平联合阿替洛尔联合治疗,尼群地平用法、用量与对照组完全相同,阿替洛尔开始剂量为6.25~12.50mg,每天2次,而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用药剂量调整为50~200mg,连续治疗2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3]

血压控制效果:显效:DBP大于等于10mmHg,降至正常水平或者是下降不低于20mmHg;有效:DBP显著降低,降至正常范围,但是没有达到10mmHg或者是下降在10~19mmHg之间;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甚至是恶化。

症状改善效果: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耳鸣、眼花、头痛、失眠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耳鸣、眼花、头痛、失眠症状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善,但是患者依旧能够意识到症状的存在;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耳鸣、眼花、头痛、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工作中,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经(x-±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对比接受t检查,计数资料对比接受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视为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压控制有效率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详见表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10例,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12例,发生率为18.75%。显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高血压而言,其病理变化多呈现出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并且会发生硬化,后期会造成心、脑、肾等器官发生严重损害,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临床应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为五类一线降压药物,近几年有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4],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对心脏受体进行抑制,实现舒缓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减少心输出量,并且阻断心血管疾病的恶性循环,在达到降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保护心肌的同时,经抑制儿茶酚胺,从而降低了心脏、外周恶性循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曾有学者将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结果发现其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展开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5]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经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有效,值得关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平生,陶宇.高血压治疗目标的变迁与思考[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8(1):8-1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08):701-743.

[3]谢良地.高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临床获益更高[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09):819-820.

[4]王长远.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争议及思考[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03):213-214.

[5]孙忠实.评“细节决定成败—从药理学特性看如何选择β受体阻滞剂”[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0):909-911.

论文作者:陈观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观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