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双凤

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双凤

邵东县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17700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到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生诊断的临床资料,总结胎儿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800例产妇中,经过分娩或者引产证实为胎儿畸形的共16例,畸形率为2%;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畸形胎儿共14例,畸形检出率为87.5%,其中漏诊2例,漏诊率为12.5%。畸形分类中,神经系统畸形和消化系统畸形比例最高;超声检查的漏诊情况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畸形和消化系统畸形。结论:在产前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可及时筛查出胎儿畸形情况,有利于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应用研究

当前,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了观察孕妇及胎儿发育情况、筛查畸形胎儿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对于妊娠中晚期的孕妇,超声诊断能够在明确胎儿器官形态和机构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胎儿畸形情况,从而为终止妊娠提供依据。从以往的数据来看,我国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仍然是比较高,畸形胎儿的出生不仅给孕妇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还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统一,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1],为此,应当妥善运用超声诊断,筛查出二胎畸形情况,这对维护产妇健康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到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到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7.1±2.8)岁,孕周17—41周,平均(23.5±2.5)周。

1.2 方法

1.2.1 仪器 选用GE400、GE730[2]超声诊断仪器为主要工具,将探头频率设置为4MHz;检查时,孕妇需保持仰卧位,对其整个腹部进行扫描,明确胎儿头颅、胎心率、羊水、羊水深度、羊水指数、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等,观察胎盘的厚度及所处部位、脐带位置、血流情况等,通过系统分析,确定胎龄以及畸形情况,做好记录。

1.2.2 超声检查 ①胎头:通过扫描,观察胎儿的头颅,颅内检查主要采用三个切面,其一为丘脑水平横切面,其二为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其三为小脑水平横切面。通过多个切面观察胎儿侧脑室前后角、丘脑、透明隔、小脑半球、后颅窝池[3]、大脑等。②颜面部:颜面部扫描的重点在于眼眶、眼球、眼间距、硬腭、软腭、上唇形态等。③颈部:扫描颈部是否有包块,以及颈骨骼的长度、形态等。④脊柱:脊柱检查的重点在于颈部、胸部、腰部及骶尾部,采用纵向切面和横向切面检查的方式,重点查看回声光带是否有缺陷,椎体三角形是否平衡,皮肤光带是否完整,以及脊柱是否存在排列错乱或者隆起情况。⑤胸腔:胸腔扫描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区域,其重点在于排查先天性心脏病,观察的内容为肺脏、心脏四腔、三血管切面、左室流出道、主动脉弓切面等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⑥腹部:按照纵横切面的方式,扫描胎儿腹部,观察腹壁和脐血管腹壁的连接处,观察腹壁是否连续和完整,以及和其他重要器官之间的关系。腹部扫描的内容包括胎儿胃部、胆囊、肾脏、膀胱、肠管、肝及脐带等区域。扫描脐带血的血管数量,是否存在脐绕颈或者脐绕四肢的情况,观察胎盘厚度、羊水指数、羊水深度等。

2 结果

800例产妇中,经过分娩或者引产证实为胎儿畸形的共16例,所占比例为2%;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畸形胎儿共14例,畸形检出率为87.5%,其中漏诊2例,比例为12.5%。引产或分娩结果显示,神经系统畸形6例,无脑儿2例,脑积水1例,消化系统畸形4例,唇裂2例,肛门闭锁1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神经系统畸形5例,准确率为83.33%,无脑儿2例,准确率为100%,脑积水1例,准确率为100%,消化系统畸形3例,准确率为75%,唇裂2例,准确率为100%,肛门闭锁1例,准确率为100%。

3 讨论

相关数据统计,胎儿畸形是导致胎儿死亡、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胎儿畸形的种类较多,还会涉及到多个系统,不同系统中声像特点不同,这位超声检查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胎儿畸形情况不仅会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给其家庭增加负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此,应当合理应用超声诊断,来辨别胎儿畸形情况,及时引产,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

产前超声诊断指的是利用超声仪器,对胎儿出生前的畸形情况和形态发育异常情况进行辨别和了解,明确其是否存在先天畸形、先天疾病、遗传疾病的情况,从而为引产提供科学依据。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胎儿,降低出生缺陷率,有利于人口质量的优化,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孕妇的安全。和其他诊断方式相比,超声诊断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过程较为便捷,对孕妇不会产生任何损伤,同时等待时间较短,所得结果的准确率较高。根据上文提到的,胎儿畸形会涉及到的不同的系统,这些系统由于出现了异常情况,会表现出不同的声像特点,而超声诊断能够通过识别这些声像特点,来及时感知胎儿畸形情况,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4],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的首选。

一般来说,胎儿畸形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为此应当选择一个适当的检查时机,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将超声检查和胎儿发育相连接起来。从经验来看,第一次畸形筛查应该在22—24周进行,这段时期内孕妇的羊水相对较多,同时胎动较为活跃,胎儿胎体较小,应用超声检查能够清洗显示出胎儿的头颅、四肢、腹部、肛门、面部等结构特征,检查的准确率较高。第二次超声诊断应该在30—32周内进行,这一时期胎儿的身体发育更加完善,内脏形态更加清晰。但是对于一些迟发性病变情况来说,则需要在妊娠晚期进行检查。为此,孕妇应当选择合适的时机入院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及时止损,避免发生其他意外事故,保护自身的安全。

从本次结果来看,800例产妇中,经过分娩或者引产证实为胎儿畸形的共16例,畸形率为2%,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畸形胎儿共14例,畸形检出率为87.5%,其中漏诊2例,漏诊率为12.5%,其中漏诊情况主要发生于神经系统畸形和消化系统畸形。这是因为,首先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畸形情况发生率较高,会因为产妇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漏诊情况。另外,客观来讲,超声诊断受畸形种类和图像显示的限制,且胎儿处于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畸形情况并不能及时的被检查出来,且随着孕妇孕周的不断增加,胎儿会逐渐变大,也会出现一些干扰因素,如羊水减少、孕妇过于肥胖、胎位不正、胎儿发育过大等,都会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应当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检查措施,提高畸形筛查的准确率,减少漏诊情况和误诊情况的发生。综上所述,在产前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可及时筛查出胎儿畸形情况,有利于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鑫.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3(13):116-117.

[2]成娜.超声诊断筛查对产前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33(09):57-58.

[3]黄瑞清.胎儿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S2(11):66-67.

[4]刘运华,康秀民.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15,04(07):29-30.

论文作者:李双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双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