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活”起来论文_陈哲

让语文学习“活”起来论文_陈哲

湖南省汉寿县龙池实验中学 415900

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时过分重视分数,急功近利,经常忽视语文的社会实践性,往往将语文课堂局限于方寸之间,其实这是不足取的。我觉得,语文要活学活用,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立足文本,让学生演起来

语文学科并不是如有人所说的“死板”、“枯燥”,而是一门鲜活的艺术。其关键在于,要让学生们动起来,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才是语文学习的主宰者。我在教学童话单元的时候,没有按部就班地一一去讲授课文,而是将任务布置下去,安排一个故事会,一个小剧场,一个创作社。学生接到任务后,用心地阅读文本,理清童话故事情节,把握每一个角色的特点,摹拟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经过准备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自己讲故事了,他们在讲台上将故事还原,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经过自己加工润色的故事,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胆量和口才,而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是快乐的!学生们不仅讲故事,还将课本改编,搬上小舞台,当编导,当演员,忙得不亦乐乎。忙忙碌碌之后,他们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写故事写剧本了,于是,写作就成为需要,而不是要老师要求才去写。有了以上的体验,孩子们哪还会去怨天尤人?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有了体验的过程,知识才真正属于学习者。

二、立足教材,让学生去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且比较费时费力,有些老师往往对此置若罔闻,殊不知,这才是真正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后有一个实践活动,“本校阅读现状调查实践活动”,我认为学生喜欢阅读,调查范围在本校,这个活动,学生既有热情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于是我在五月中旬就将任务布置下去了。

学生首先自己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去学校各个年级找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填写,他们还去各个办公室调查老师们的阅读情况。全班共发放了四百张调查问卷,最后回收了三百九十五张有效问卷。调查问卷的统计是一个浩大而繁杂的工作,但学生们能团结协作,沉下心来认真演算,绘制出了一幅幅的统计图。标明各项数据和指标的统计图发给每位学生,学生们再根据统计结果写出了一份份调查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还就此办了一期以阅读为中心话题的黑板报,以更加精彩的方式表达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和体悟。在此过程中,一切事宜都是学生亲历亲为,无形中他们对此事有了更多的关注,有了一定的责任感,就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调查活动中去,调查的结果自然引起他们的重视,并对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总结,并反思自己。在学生的各项活动都完成之后,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应该说,汇报课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那是在调查活动发动并开展了近一个月之后了,学生已有了相当的积累,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其他的老师和同学,更多地是愿意去展示自己。

机缘巧合,汇报课当天,不但本校的语文老师在场,县教委督导室的领导也来学校检查工作,也来到了我们的汇报现场,孩子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汇报课上,我作为老师只是开了一个头,最后作了一下总结。其它的各个环节都由学生主持。学生当主持人,自己写串联词,自己设计活动环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他们分享了调查活动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表达了他们得到锻炼的自豪,当然他们也没有隐瞒活动中的种种小尴尬……我很为我的学生们骄傲,他们真得很棒!

我在总结活动时,也尽量引用学生们对此次活动的认知,让总结也贴近孩子们,让他们自己也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对自己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有了更多的信心。此次汇报课,学校的老师、教委的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孩子们懂得了该怎样学习语文,怎样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次实践活动,充分证明语文要在实践中去感知、去探索。

三、放眼假期,让学生“做”起来

学校每周都安排有两节作文课,我们是寄宿制学校,说实话,学生们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哪那么多的体验和感悟呢?所以,假期生活就切不可放过,一定要好好地利用假期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学语文。

上个寒假,我给学生的寒假作业就是观察一个人,帮家人做一件事,读一本书,写一篇作文。这些作业看似简单,学生毫无怨言。有位学生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爸妈长期在外打工。他平时总是嫌爷爷奶奶唠叨,对他们也是爱搭不理的。因为老师交待了任务,他就有意地去观察爷爷奶奶,看他们每天究竟是怎样渡过的。他很遗憾地发现,当他起床时,爷爷已从外面做完事回家了,奶奶则房前屋后地忙。待他起床,奶奶便到厨房做早餐。然后两老商量着打扫家里的卫生,得准备过年了。他亲眼看着不再年轻的爷爷奶奶扶着楼梯打扫高处的灰尘,扶着楼梯去擦拭窗玻璃,他看着爷爷奶奶提着一桶桶的水去冲刷地面……他突然意识到,这一切自己都能做,而且比爷爷奶奶会做得更轻松,于是他很快地融进了这次卫生大扫除中,不再反感爷爷奶奶的唠叨,而是想要倾其所能地帮他们。在后来的作文中,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叙说了这次经历,并且由衷地说道“我们不用去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好好地珍惜你所拥有的,你便拥有了你的亲人们经历的岁月。只有与他们共渡的时光,才是恒久的!”

以上只是其中一个案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行动之中,在观察与实践中拉近与家人之间的距离,更大限度地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他们体验到帮助家人之后的幸福感,感觉到自己的成长,甚至慢慢觉出了自己肩上的一份责任。到了这个程度,他们就强烈地需要表达,不吐不快。“我以我手写我心”,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哪有不感人的?有他们用心用情来参与,作文水平何愁不提高呢?

论文作者:陈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让语文学习“活”起来论文_陈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