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大量人口继续涌入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对这些城市来说,大量人口的出行问题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沉重负担。当地面运输承受不了运行压力和经常发生拥堵时,建设地下运输设施,是极其重要的。由于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地铁建设周期长,工艺复杂,地铁项目工程造价的很难一成不变,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应具有动态管理造价的能力。如何科学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资金来建设质量合格的地铁项目,是每个地铁项目都面临的问题。本文对地铁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地铁建设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铁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应对措施
引言
地铁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加快人们出行便利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铁具有载客量大、快速准时、节能、安全性好等特点,它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而且保护了城市环境,减少了城市交通的噪音污染,与城市规划和布局相匹配。然而,地铁复杂的施工技术和每公里数亿甚至十几亿元的成本给各地的财政部门带来巨大压力,限制了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地区地铁的发展。设计方案一旦确定,进入施工阶段后,如果勘察设计阶段的工作有所偏差,就会导致设计变更的情况,工程造价也就需要相应调整,这使得资金管理计划不能保持不变,必须动态管理,及时满足施工需要,保证按进度完工。
1城市地铁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1.1实际交通规划与建设标准
项目规划是地铁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项目规划中的建设标准与建设需求则直接决定了地铁造价的高低,如果不经过调研而确定较高的建设标准不仅会造成建成后的资源浪费闲置,也会消耗掉大量的建设资金。地铁工程由多个线路组成一个运输网络,这些线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交通体系。在地铁的各个站点和换乘点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多种形式的换乘方式,综合地将出租车、公共汽车、高铁和飞机连接到一起,形成交通枢纽,提高效率。
1.2设计单位与方案的选择
地铁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通常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设计报价与设计方案最为适合的单位。设计单位确定后,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根据批复的方案,将设计内容不断深化,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一经批准,将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一般情况下不得突破,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应该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项目进行整体考量,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单位,是能够遇见项目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后期设计变更。有研究表明,设计阶段在全项目生命周期虽然占的时间很少,但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却占了75%以上,设计方案一旦确定,施工阶段“照图施工”,可以改变工程造价的空间很小,因此,设计单位及方案的选择,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造价。
1.3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方案
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地铁项目经济指标影响非常大,根据多个项目的统计分析,以地下区间的施工为例,明挖顺作法、暗挖法、盾构法,经济指标依次是由高到低排列的。施工工艺选定后,施工组织方案需要依照施工进度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中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用来确定工程造价而做的约定,指导性大于可操作性,所以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招标阶段,根据自己企业的生产水平进行投标报价,选择适合的施工组织方案,一方面能够保证施工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施工企业的合理利润,无论对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十分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现行管理体系存在失衡现象
在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存在过于偏重对工程费用管控的现象,致使部分管理者错误地将工程费等同于工程造价,以天津地铁六号线为例,初步设计的批复概算,工程费用约为238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约为106亿元,其中建设用地及征拆补偿占据其他费的60%以上,所以,如果不注重项目整体的造价管理而偏重于工程费用,会使工程造价管控出现失衡现象。这种割裂现象:①会使项目有关人员混淆项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过分关注局部造价的管控,而忽略整体项目的造价控制;②忽略由于选线造成大量的征拆问题,导致征地补偿费用偏高;③使得工程整体造价管理出现缺位,造成项目工程费用以外的费用失控,从而导致“三超”现象的出现。
2.2工程审计的把控力度不足
工程审计应为结算把好关,成为工程造价管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目前却存在把控力度不足的现象:①工程审计多为事后审计,事前预防的效果不明显;②以工程审计代替结算的现象仍存在,致使审计的职能模糊,不能达到工程审计原本的目的;③主观因素造成的对工程审计的重视度不足,以及参与审计的人员专业程度不够,都会对审计结果造成影响。
2.3存在重管理轻控制的现象
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管理而轻控制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工程造价管理流于形式,仅仅注重程序的合规性,管理手段也仅局限于在费用支出发生后进行核算等方面,缺少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评估,更没有达到在费用支出发生之前即进行科学预估和准确控制的水平,从而难以保证工程整体造价的合理性,不利于在成本因素层面对项目的合理管控。
3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地铁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控制
一是要科学地预测客流。地铁车站规模、地铁车辆选型及编组等都需要依据预测城市客流量来确定,因此确定客流预测对地铁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细致地做好城市客流预测工作对控制地铁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合理确定地铁工程的建设标准。地铁工程的建设不可为追求建造奇特,追求特色提高地铁车站的装修水平,提高建设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因地铁车站装修标准的改变给工程造价带来负担。三是地铁工程的线路设计一定要合理。城市地铁路线的选线以及线网的规划应认真论证制定,线路应尽可能沿城市主干道进行布设。经科学论证,合理的线路走向,能够有效减少征地拆迁工作量以及相应的拆迁补偿赔偿费用。因此,选择合理的线路的走向、线路敷设方式、线路埋深、车站分布、车站间距的选择,对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
3.2加强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控
当前很多城市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前期的勘察工作时间紧张,导致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发现勘察资料与实际产生偏差太大,导致无法施工,造成施工中产生大量设计变更,进而带来工程追加投资。因此,在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通过专家评审、图纸审查等环节加强对勘察设计质量的管控,减少地质勘查不详而造成错误的地质评价,为地铁工程的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避免因设计变更而导致“超概”等现象。
3.3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
向施工企业落实项目计划成本责任制度是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性举措,通过这一制度能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管理。一个完整的施工成本管理计划是由很多个环节所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影响联系较为密切。这就需要对分析记录每年、每季度以及每个月的施工成本,比对额外的成本支出项并加以详细记录,对成本控制效果明显的项目加以调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建设单位应注重数据的积累分析,通过分析异常数据,查找根源问题。
结语
工程造价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的管理也是贯穿于全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者应当采取适当举措,通过有效的管理,引入科学的管理体系,将工程造价管理充分重视起来,将其贯彻到项目全过程中去,从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促进项目建设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肖佰鑫.现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门窗,2016(5):57.
[2]吴建群.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造价控制[J].科技咨询,2011(20).
[3]王丽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2).
作者简介:姜珊(女,1986.6-),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
论文作者:姜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地铁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城市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