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村社区变迁研究_小城镇论文

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村社区变迁研究_小城镇论文

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小城镇论文,乡村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K901.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社区是指一定乡村地域上具有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空间缩影。一个较大的功能相对完备的村落可以构成一个乡村社区;几个邻近的村落,彼此相互联系,设施配套建设和利用,村民有一种共同的归属感,也可成为一个乡村社区。

通过乡村社区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洞察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空间特征与过程及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苏南是中国乡村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现代乡村社区的变迁。在小城镇发展由“大问题”、“大政策”上升到“带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并展望其发展趋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苏南小城镇发展历程与特点回顾

早在明清之前,苏南集镇就以数量之多著称;明清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农业专业化生产所带动的专业市场的繁荣促进了苏南市镇大量兴起,也奠定了现今小城镇布局的框架结构[1];直至解放前,商业发展和近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普及都对苏南小城镇发展与布局产生了影响,这时的小城镇主要是农副产品集散地;建国后,随着基层政权的建立,小城镇逐渐演化为乡村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80年代以来,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农村工业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苏南小城镇则进入崛起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至90年代中后期,苏南小城镇改革与发展适应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已经初步走上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苏南现代小城镇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数量增长显著,撤乡建镇相当普遍,推动了苏南乡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苏南现代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使过去一些规模较小的集市乃至中心村在乡镇企业发展驱动下快速上升为小城镇[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苏南撤乡建镇的情况相当普遍而且增长较快,如1985年苏南建制镇共35个,至1997年底已达334个(占乡镇总数的80.3%),12年间增长了约9倍。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引发的人口在空间地域上的重组使苏南乡村城市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截止1997年底,苏、锡、常三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达32.38%、40.17%、37.67%,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小城镇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乡镇工业不断升级以及乡村人口流向城镇的相关制度改革增强了小城镇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带动了周围乡村社区的发展。如在无锡市,1990年小城镇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比重已达60%,小城镇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域载体。

(3)小城镇功能趋于完善,分区布局合理,规划相对科学,城镇面貌日益向多功能、高标准方向迈进。

(4)小城镇类型多样化。苏南现代小城镇类型多样,有古镇新貌型、旅游开发型、港口发展型、交通枢纽型、专业市场型、工业主导型、产业名都型、科技兴镇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等[3]。小城镇类型的多样化有利于繁荣乡村社区文化和发扬乡土特色。

(5)小城镇的发展使城乡协调发展与建设,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格局,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苏南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2 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

2.1 小城镇及其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社区观念的转变

中国小城镇发展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力军,而在苏南,现代小城镇的发展又与乡镇企业的兴起和繁荣密不可分[4],它们给苏南乡村社区观念的转变带来了积极影响,突出表现在:①传统的二元结构超于解体,苏南乡村人的“城乡差别”观念日益消除;②从“小农业”观念到“大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创新观念和致富观念,这种转变使80年代以来苏南乡村社区在全国脱颖而出;③从闭塞的小农经济观念到开放的市场经济观念和信息观念,如现代苏南乡镇企业对信息异常重视并在国内广设信息窗口,80年代中期仅无锡市所属3县(市)、郊,就在全国各地设有1万多个,信息员4万多名,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反馈信息[5];④消费和生活观念的转变,至90年代,苏南农村的消费和生活非常注重营养与居住条件的提高,文化娱乐的消费增长迅速,日益朝多样化、高档化和内涵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2.2 小城镇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社区经济的变迁

2.2.1 小城镇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为苏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基础支撑

苏南现代小城镇的发展对乡村社区农业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①早期的城镇工业一般均是从发展农用工业开始,制造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维修各种农业机械;现代的小城镇工业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小城镇工业的发展密切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促进了乡村农业的发展。②现代农业产业化所要求配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服务、农业作业服务、销售服务和保障服务[6],除农业作业服务中的部分项目之外,绝大部分的社会化服务都设置在小城镇上。因而小城镇的发展直接与农业产业化密切相关。③发展小城镇经济,能够获得较多的纯收入,这中间相当一部分可用来支援农业现代化建设,从而化解了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急需大量资金的困境。

2.2.2 小城镇建设带动了乡村社区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加快了乡村社区发展

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南就已经出现工业下乡的现象,如江村的纺织厂便是为了挽救农村手工业和经济,一些知识分子和农村有识之士将一些现代工业技术和设备引进农村而开办的工厂[7]。80年代以前的社队企业,从构成来源上看,有相当一部分是城镇国营企业下放到农村转变而成的,因而农村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城镇工业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80年代以来所发展的乡镇企业深受城镇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影响,既改变了苏南传统农业内部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化结构,也调整和改变了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格局,推动了苏南乡村社区的发展。

2.2.3 小城镇发展规范了乡村市场,促使乡村初级市场向专业市场变迁

80年代初苏南小城镇纷纷出现农副产品交易和小型集贸市场是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急需农副产品交易的现实分不开的,这时的小城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初级市场。到80年代中期,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放宽了一些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控制,允许完全根据市场进行流通,同时也放宽了城乡控制政策,允许农村人口自理口粮到小城镇务工经商,使农村市场开始升级变迁[8]。一些小城镇出现一批专业市场,并呈现由地区性封闭市场向全国市场、由单一市场向综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小城镇与乡村市场发展常互相促进,如吴江市盛泽镇,丝绸工业的发展使镇区形成全国最大的丝绸、化纤集散市场—东方丝绸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盛泽镇由丝绸手工业产品集散中心发展成了江苏丝绸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和全国出口真丝绸的主产地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镇”,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城镇建设,使盛泽镇具备了更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动力。

2.2.4 小城镇发展促进了苏南乡村经济体制和技术的创新

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必经环节和纽带,其灵活性、便达性和基层性使小城镇有效地担当了消化吸引大城市先进技术,再因地制宜地向广大乡村地区传播的中间站。小城镇对其乡村腹地的举措往往灵活方便,适合区情和宜于操作,能有效地诱发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活力,成为乡村社区的创新源。

2.2.5 小城镇是通过推进优势产业、形成连锁效应,实现乡村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实验地

根据现代空间结构理论,小城镇是乡村地域的经济增长极。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及相关决策,对其乡村腹地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发展的关联作用,选择联系效应较大且(或者)在当地具有某种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然后,通过“向前”、“向后”和“水平”联锁的发展策略[4],逐步建立乡镇经济体系,通过重点推进,形成联锁效应,实现乡村社区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2.3 小城镇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社区文化的整合和变迁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9]。苏南乡村在地域上受江、浙、皖、沪诸多大城市的交叉辐射,尤其是广大深入乡村腹地的小城镇的发展,使苏南乡村社区文化具有兼容性和灵活性的品格,不断整合、变迁,走向多元化和小康化。

2.3.1 现代小城镇发展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使小城镇成为乡村地区的文化娱乐中心,推动了乡村社区文化的发展

随着小城镇经济实力的增强,小城镇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备逐步现代化。苏州市的6个市180个乡镇基本上实现了乡乡有文化中心,影剧院或会堂、文化馆或文化站、文化娱乐中心、广播电视中心、报纸刊物定阅中心等各种活动设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乡村文化设施网络。张家港市的欧桥镇从80年代以来,投资100多万元兴建了影剧院、图书厅、文化宫、灯光球场,多次举办全国球类邀请赛,邀请外地文艺团为村民表演。小城镇文化设施的建设及水平的提高,丰富和活跃了乡村社区的文化生活,促使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更并日益现代化。

2.3.2 小城镇是乡村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舞台,乡村文化生活空间基本上以小城镇为中心进行扩散

苏南乡村典型的社区文化基本上都是在小城镇(除一些大型的在县城里外)举办的,这与现代小城镇交通便利,各种设施配套齐全、文化氛围淳厚是分不开的。如我国第一所农民兴办的文化园林—锡山市堰桥镇的吴文化公园,占地22万m[2],投资2500万元。它以吴地文化为内涵,以艺术园林为表现形式,全面展示了各个时期、各个方面具有特色的吴文化内容,成为人们了解吴文化、研究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同属锡山市的杨市镇也是一个以集镇为依托开展乡村社区文化较为典型的例子。苏南众多乡镇都把镇区作为开展乡村社区文化活动的舞台和乡村社区文化生活空间的集聚点,使小城镇在现代乡村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3.3 小城镇发展为乡村社区文化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传统自然经济支持下单调同一、闭塞落后的乡村社区文化不同的是,苏南现代小城镇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乡村社区文化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促使社区文化向异质性多元化方向发展。首先表现在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既有包括民间歌舞、戏剧等民间艺术在内的乡土文化;又有以历史文化名人或地方传统风物为媒介,把传统特色与现代形式、民俗和风情、经贸合作、旅游文化享受等综合在一起的各种文化艺术节,如溧阳茶叶节、江阴的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宜兴的陶瓷艺术节等;还有村落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民间商业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形式。其次,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如一些乡村社区的文化节,其服务对象和范围已跨越国际界线。再次,乡村社区文化体制和运营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合资、外资等多种体制并存。

2.4 小城镇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社区聚落的演变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乡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界限日益模糊,也引发了苏南乡村社区聚落的演变,主要表现在:

2.4.1 小城镇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社区聚落形态的演化

苏南是著名的“水乡泽国”,乡村密布和交错的水网、河道成为内外联系的主要交通道。传统的村落布局往往以河道为轴心,沿河岸呈带状布局的因素较大。现代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城镇与其乡村腹地、区域与外部环境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公路、高速公路等的便捷性使河道的交通功能逐渐减弱。一些村镇为争取相对有利的区位而将乡镇企业或聚落发展方向向沿路或主要路口集中,再加上一系列缩村并点的措施,使得苏南乡村社区聚落形态由相对分散的带状向相对集中的团聚状转化。现代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乡村人口流动等因素也对城乡用地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乡村聚落的形态。

从聚落内部形态着眼,城镇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更使其变化巨大。解放前苏南乡村社区住宅以砖墙瓦屋为主,茅屋较少(仅占10%~20%);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乡村社区住宅已翻盖了2~3次,二、三层楼房基本上成为苏南乡村社区住宅的普遍倾向。80年代后期以来,别墅式院落和三、四层楼房已屡见不鲜,室内装璜及布置也较为考究。

现代乡村社区聚落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一些村落盲目扩大规模,弃老宅而寻基底面积较大的新宅地,使村落中心形成“空心”,造成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和极大浪费,不利于乡村社区的繁荣。而且,在现代乡村建设中,常将乡村发展简单地与具备高层建筑集群密布的城市外观特征划等的形而上认识,给乡村发展营造了误区[10],都有待于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调整。

2.4.2 小城镇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社区聚落功能的变迁

现代苏南乡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布局和服务功能得到加强,表现为由零乱分散到规模集中,由盲目主观到相对科学。近年,苏南乡村掀起了中心村规划与建设的热潮,每个中心村实际上就是小城镇的缩影,相当于乡村地区的四级集镇[11],它为周围乡村社区提供服务,公用设施配套齐全,可以看作是小城镇对乡村社区聚落影响的结果。

2.4.3 小城镇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聚落体系的变迁

村庄和集镇是农村聚落的两种主要形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村镇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12],即乡村聚落体系。苏南乡村社区聚落在演变过程中,根据其自然和历史人文基础,尤其是现代小城镇的空间扩展和对乡村人口、产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使乡村聚落功能发生了分化:一些区位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和发展历史优久的村落则成为乡村行政、生产、流通和文化娱乐中心,或逐渐演变为集镇;一些村落则沦为单纯的农业地域,或趋于衰落。整体而言,苏南乡村聚落体系日益趋于合理。

2.4.4 现代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带动了乡村社区聚落规划水平的提高

小城镇规划的制订对乡村的行政村规划、中心村规划、工业小区规划及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等的编制具有指导作用,前者的水平和效应也直接影响着后者。尤其是在转型期间,乡村社区的发展面临着难以确定的随机因素,规划弹性大,一方面增大了规划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是乡村社区发展难得的机遇。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和规划就给周围乡村社区的发展带来了随机效应[11],它带动了乡村社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规划水平的提高。

2.5 小城镇发展与苏南现代乡村社区保障的健全

全面的乡村社区保障应包括社区保险、社区救济、社区福利、优抚安置、社区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6项,它们相互补充、各司其职,共同构筑起乡村社区安全网的完整体系。社区保险和社区福利是社区保障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前者包括社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后者包括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职工管理服务业等。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民的社区保障仅局限于救灾救济和优抚安置方面,缺乏能够覆盖乡村全体农民的社区保障项目和能够包容全部社区保障项目的乡村社区保障制度。

苏南现代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经营风险增大、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从而使农民对乡村社区保障要求迫切;另一方面,社区保障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也需要寻觅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和参与主体,小城镇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正迎合了这种需求,使乡村社区有实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保障,并逐步形成乡村社区保障服务和管理的社会化格局。苏南农民已逐渐享有待业、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乡村社区保障,解除了农民中部分因放弃土地、多渠道创业而产生的后顾之忧,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别、促进了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3 苏南现代小城镇建设与乡村社区发展展望

3.1 小城镇发展“大战略”的提出对乡村社区发展的意义

从80年代初期开始,小城镇发展被作为乡村发展的“大问题”、“大政策”,主要是着眼于农业专业化、农村发展及农民的转移和致富。而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央所提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则是缘于现代实践已证明小城镇对于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可持续性。

3.1.1 小城镇发展上升到大战略高度将进一步激发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效应

小城镇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所形成的各类农村专业市场、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商品基地及农业科技示范区提供了基地,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将影响小城镇布局结构的优化、功能的完善和规模膨胀,为小城镇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带来活力[14],从而形成互动效应。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升级将进一步激发这种效应。

3.1.2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三集中”,实际上是对乡村社区聚落的一次调整

现代小城镇规划与建设遵循“三个集中”的原则,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集中的结果主要表现在:①原来分散在乡村社区的小企业可以复垦为耕地,一些旧的村庄在撤除合并中也能腾出大量的耕地[11]。苏南的大量实践已表明,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重新调整了乡村土地利用布局和聚落结构。②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则宜于规模经营,为推行现代农业辅平了道路。③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使乡村人口活动和居住都面临着调整,从而影响到乡村社区聚落的形态和功能。

3.1.3 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升级将使乡村社区二、三产业的发展获得生机

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再依靠传统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竞争日益剧烈的现代市场变化。因而乡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需要集中布局,并要求小城镇作为载体为其服务。小城镇建设的高涨及其吸纳大量乡村劳力就业的现实,一方面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民可以享受城市人的生活与就业,并缩减城乡差别;另一方面,其各种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也为乡村社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3.2 以小城镇规划带动乡村社区的规划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十五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小城镇规划与乡村社区发展的关系表现为:①小城镇规划中要制定乡村社区发展战略。小城镇的发展不仅仅是小城镇本身的问题,它也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增长极和突破点。因而小城镇规划应纳入区域范畴,着眼于乡村地域的发展并制定乡村社区发展战略(尤其是主导产业方面)。②小城镇规划带动乡村社区规划水平的提高。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突出个性。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如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性质定位、新老区衔接、环保和资源节约等方面更要体现出其科学性和高水平。科学的小城镇规划将带动乡村社区规划水平的提高。③以科学小城镇规划的实施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先行军。在小城镇规划中,应该使城乡一体化的思想逐步有所体现,如中心城区采用离散式组团(街道办事处)布局,其间隔以大片开敞空间(农田、水面),使乡村城市化、城市田园化、城乡融合为一体[15]。以小城镇规划及实施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可操作性强,宜于见效。

3.3 小城镇相关制度及政策改革与乡村社区发展

首先是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改革。目前小城镇普遍存在规划面积过大、占用耕地较多、土地成本过大、“进城门坎”过高以及如何合理解决进城农民土地收益等问题[16]。实践证明,只有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的行政性征用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才能达到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转移乡村人口、充分保护村集体和农民土地权益的目的。

其次是户籍制度改革。只有深化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才能有效地吸引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解决小城镇人口规模相对过小,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等问题,最终使农民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同步。

再次是小城镇投资融资方式的改革与完善。以往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和政府投资方向不明确造成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落后。只有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并明确政府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财力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促进小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并造福于乡村社区。

标签:;  ;  ;  ;  ;  ;  ;  ;  ;  ;  ;  ;  

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村社区变迁研究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