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孙永盛

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孙永盛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11

摘要:电厂是电力企业的核心部分,电力安全是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电力安全,除了直观的例如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还包括电力系统的设备的正常运转。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厂将进一步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解放人工,提高效率。电厂自动化运行不仅带来了节能高效,也带来了安全问题。本文将对电厂自动化运行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厂;自动化运行;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1.前言

电厂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我们所指的电力安全,除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外,还包括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转。电力系统安全主要是指能够保障正常的供电和用电。文章基于对电厂自动化运行的阐述,对其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2.电厂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提升发电效率。发电厂的供电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工业用电大户和居民生活用电器的增加,加重了电厂的供电压力。这也是早期电厂经常出现供电紧张的原因,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电厂的发电效率,使得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了满足。

2.2节约发电成本。火力发电厂发电的主要原料是化石燃料,然而,由于技术的制约导致化石燃料的能量转换率过低,单位发电量的成本较高,化石燃料的价值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和其他技术得到应用之后,化石燃料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了提高,能量浪费和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化石燃料的价值,降低了火力发电的成本。

2.3优化资源配置。火力发电是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综合运用,同时这种对各方面力量进行综合运用和协调的过程也决定了电厂的发电效率。在过去,由于技术水平较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原材料质量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厂的发电效率较低。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厂对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进行协调的水平,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各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资源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利用。

3.电厂自动化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电厂自动化的设备问题

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电力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能否正常的供电。由于全国上下用电量的逐步增加,加上部分电力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又缺乏专业的维护和保养,许多设备已经老化,在用电高峰期时难以超负荷运转,因此带来电力故障。另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个新型的提升技术,对电力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以往常规的电力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在安全上也就存在隐患。

3.2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也与日俱增。自动化技术的引入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电力运输有时候还是会受到影响。除此以外,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有些地区电网的整体建设比较落后,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未必适用,勉强予以应用也很难保证电力的输送不出任何问题。再者,新技术的引进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维修技术未必能同步跟上,某些故障不能在第一时间有效排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相关的管理规范不完善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后来才引进的,这就导致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少,而新的系统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没有形成体系,还在规范过程之中,就难免会出现分工不明确,职责也不明确的情况,不利于管理,也容易造成工作中的疏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4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在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核心,但当前国内很多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电厂管理人员队伍新老交替工作出现了问题,由于电力企业对于设备管理工作的忽视,导致相关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无法提升,因此社会当中的高素质人才难以被引入;而电厂内原有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其中大多数管理者均将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单纯地认为是对设备的照看,对于潜在的故障隐患的察觉能力较差,并且也缺乏对电气设备的系统化管理理念。

4.电厂安全运行管理的优化措施

4.1完善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效果,必须要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该以设备管理部门为核心,电厂的其他生产部门协同配合的方法开展,保证电气设备管理制度能够符合电厂本身生产活动的需求。

4.2制定细节化管理制度

电厂实际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管理的电气设备种类较多,并且各类设备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单纯利用一项管理制度对所有的设备进行管理。而为了解决电气设备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并且实现电力管理灵活化的目的,应该采用细化管理制度。主要针对管理人员、设备以及管理制度这三类要素进行探讨,对设备从安装、运行、日常维护、检修到报废处理这整个阶段均进行细化管理。在采购人员将设备采购入库后即为每种设备均建立相应的细化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当中根据编号记录每个设备的安装情况和使用情况,同时注明安装的具体时期,在日常维护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将设备定期管理表数据纳入其中,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对各设备日常运行的情况进行掌握,一旦某一个设备出现运行异常的问题,就可以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在记录维修数据时要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原因、维修后设备运行情况,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就需要将其从数据库当中新设备的分类当中剔除,然后在“已维修”分类当中添加新的数据,从而将一次未维修的设备和已经维修过的设备进行区分,更好地对电气设备进行细化管理。另外,还可以根据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评级,并强化运行情况低等级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安全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

4.3安全管理人员的优化培训

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管理制度发挥的效果。因此应该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选择外部师资力量,聘请高职院校的专业教授对相关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知识进行培训,管理人员所接触的相关知识应该根据当前社会当中相关知识的更新而更新,并且重点对各类新开发的设备运行管理要点进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在发现相关问题后能够快速组织起一套完善的维修方案。

4.4管理人员工作体系改进

管理人员工作体系的优化程度也与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关联,因此应该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可以利用班组管理制度,借助生产班组分配理念,将管理部门内的人员分配成不同的班组,每个班组仅负责细化管理模式当中的某一个模块,并且明确每个人在管理模块当中的职责,当发生相关问题后就可以直接寻找到责任源头,并对管理失误问题进行快速处理;其次,要对管理部门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革,从管理班组当中单独挑选一组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熟练度较高的人员负责,该档案数据当中包含了电厂内所有电气设备的数据,要形成动态的档案管理模式,对设备进行定期数据收集,可以采用每月、每季度整理的方法,有效对当前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从而指导相关设备维修管理工作。

4.5完善设备维修管理

电厂内应该强化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一操作系统进行熟练的掌握,并且了解每一个数据所代表的故障问题,进而使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设备分级管理模式制定分级维修管理方案,也就是根据当前设备运行状态所处的等级情况,对相关故障的维修等级进行确定,从而分配维修人员的具体工作,使各个等级下的维修人员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工作能力。避免出现高等技工维修一般事故时,严重故障问题无人维修的情况。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电厂电气设备的调整,对维修等级进行动态的修改,保证等级维修管理制度的更好开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解放人工和减少故障,而且还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厂自动化的水平也将不断提升,对自动化安全运行的管理也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禹建法.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4.16:237.

[2]刘鹏,陈耀,史永辉.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5,01:69.

论文作者:孙永盛

论文发表刊物:《江苏科技报》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  ;  ;  ;  ;  ;  ;  ;  

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孙永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