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杨晓,梁洪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2350)

【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结果分析,诊断标准包括:CBF、CBV、MTT,以DSA作为金诊断标准,对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高,诊断优势显著。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其效果明显,说明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64层螺旋CT;头颈CTA;脑CTP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168-0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症状,直接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针对其特殊性,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病症恶化,或者出现其他类型的问题。该病起病急,前期不易诊断,致死率比较高。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言,做好早期诊断是关键,传统诊断方式扫描便捷,但是患者发病出去存在敏感度不高的现象,针对难度也比较大,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当前需要应用新型诊断方式,为了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对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在59~78岁,平均年龄(60.8±1.8)岁。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和乏力等。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应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120KV,200~250MAS,重建层厚为0.67,间隔0.5mm,FOV:220mm,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下1.00cm到颅顶包括Willis环,扫描方向自足向侧向头侧。首先进行常规性平扫,层厚5mm,电压120kv,电流300mA,以基底节层面作为中心,按照具体要求进行平扫。针对可疑缺血层面或者病灶层面要确定关注扫描的范围,采用高压灌注的方式注入对比剂30~40ml,生理盐水30ml。采用Cine full扫描模式,电压为80kv,电流为200mA,按照扫描要求进行。获得图像后及时对其进行处理。系统自动得出各层CBF、CBV灌注参数。脑CTP扫描结束后,间隔5min,进行头颈CTA检查,以CTP中获得的大脑前动脉峰值时间作为延迟时间,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到脉弓底部。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60~80ml,生理盐水30ml,注射速度为4.0ml,应用螺旋扫描方式,电压为120Kv,电流采用的是自动毫安,层厚为0.625mm,螺距为0.987,会哦的原图像后,独立工作站对图像资料处理[1]。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CTP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检查后的阳性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 P<0.05 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结果分析,诊断标准包括: CBF、CBV、MTT,以DSA作为金诊断标准,对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高,诊断优势显著,如表。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症状,针对其特殊性,在实践中需要做好诊断工作,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避免出现诊断不合理的现象[2]。

对其进行合理的诊断是关键所在,CT扫描诊断被广泛应用到临床研究中,但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患者,其诊断难度比较大,存在漏诊的现象[3]。因此需要采用新型诊断方式,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形式应用范围比较广,头颈CTA属于非介入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清除的反应患者头颈部动脉的病变情况,脑CTP不仅能了解脑组织的血流情况,同时可以诊断出脑补缺血病变的部位和缺血范围的具体情况[4]。当前临床研究中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MTT图像诊断效果明显,联合检查形式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较高,针对后续诊断要求可知,如果存在诊断不合理或者其他类型的问题,则势必给诊断带来消极影响[5]。

对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高,诊断优势显著。说明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其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林丽红,段凯,胡毅,许梓童,韩丽萍.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4,09(02):1485-1488.

[2]陈志军,梁立华,林景兴.64层螺旋CT头颈CTA及脑CTP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5,05(13):4-7.

[3]赵惠荣,郭晶,郑秀芬,元小冬,郭庆乐.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1(01):1-3.

[4]梁立华,林景兴,陈志军,陈耀强,吴菊芳.64层CT脑CTP联合头颈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J/OL].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6,01(04):98-100.

论文作者:杨晓,梁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研究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杨晓,梁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