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研究论文_吴安,袁立武

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研究论文_吴安,袁立武

浙江以诺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对光影的匠心运用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点睛之笔,园中美景随着光影的变化缓缓移动,像一种迷离的舞蹈,拥有了生动的表情,实现了园林空间与自然的对话。光影清幽意无穷,人们在营造园林景观时应将光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引入设计中去,运用光影的显隐,虚实,动静,与变化艺语情感,孕育空间,营造出更富有亲和力与生命力的园林空间。人们在营造园林景观时应该把光和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纳入设计,通过光影对色彩、质感、空间氛围、意境等的表达,为园林景观增添姿彩。

关键词:在风景园林;艺术表达

引言:

笔者对于光影的关注源于生活的校园环境最平凡的体验:清晨时分信步于校园梧桐树下,阳光洒在茂密的枝丫上,一束束亮光投射下来,在地上印出斑驳的有规律的阴影。黄昏时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致,在夕阳下嫩绿的树叶被染的金黄,而投射下来的也变成了片片跳动的金斑,仿佛一个个舞动的精灵。光与影的渲染,给校园增添了别致的风景,也给我带来了别样的美。

一、风景园林的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应用性理论的基础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方向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学,通过记录、分析和评价,建构风景园林自身的史学体系。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古典园林史、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史、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学科史等。风景园林理论方向的理论基础是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设计学、管理学等较为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研究领域包括: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美学、风景园林批评、风景园林使用后评价、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等。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的应用性学科。它以满足人们户外活动的各类空间与场所需求为目标,通过场地分析、功能整合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研究,以整体性的设计,创建舒适优美的户外生活环境,并给予人们精神和审美上的愉悦。该学科历史悠久,是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组成部分。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设施附属绿地、庭园、屋顶花园、室内园林、纪念性园林与景观、城市广场、街道景观、滨水景观,以及风景园林建筑、景观构筑物等。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在生物圈、国土、区域、城镇与社区等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区域景观规划、湿地生态修复、旅游区规划、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城镇绿线划定等。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是对具有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风景园林境域保护和管理的学科。实践对象不仅包括传统园林、自然遗产、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文化景观、乡土景观、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遗址公园等遗产地区,也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流廊道、动植物栖息地、荒野等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主要研究传统园林保护和修复、遗产地价值识别和保护管理、保护地景观资源勘察和保护管理、遗产地和保护地网络化保护管理、生态服务功能区的保护管理、旅游区游客行为管理等。

园林植物与应用:是研究适用于城乡绿地、旅游疗养地、室内装饰应用、生态防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植物材料及其养护的应用性的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资源收集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风景园林植物生理与生态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园艺疗法、受损场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种植工程、防护林带建设等。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是研究风景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技术原理、材料生产、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风景园林建设和管理中的土方工程、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弱电工程、水景工程、种植技术、假山叠石工艺与技术、绿地养护、病虫害防治,以及特殊生境绿化、人工湿地构建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和维护、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绿地防灾避险、室外微气候营造、视觉环境影响评价等。

二、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

1.用光影塑造形象

风景园林中的景观造型在光的作用下被人体视觉所感知,加之光的强弱和明暗程度都会对景观色彩的呈现起到一定的修饰和调节作用,从而优化作用于视觉的物体形象。光影通过改变风景园林景观的原始机理,从而打造景观在光效下的形态各异的视觉表情。在自然光的光效下,光影结合之下,景观的动态构图立即呈现,此时的光以艺术家的形象,对园林景观造型进行体量、细部刻画、景观表面的凹凸空隙进行排列组合等,使景观动态的光形与影子相互结合,并在时间的推移下使光影图像发生形状、位置、明暗、色彩等多样化的变化,让风景园林景观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并且充满了生命力。

2.光影创造空间视觉焦点

任何艺术若没有产生视觉焦点,则会落入俗套,风景园林景观也不例外,此时,就必须利用强化广的敏感对比,使光影创造空间视觉焦点。如何利用光影在风景园林中发挥其艺术性表达效果,创造空间视觉焦点是关键。而利用光影来达到此效果,必须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达到:加焦点景物亮度的饱和度。此举主要是为了通过景观自身的亮度,聚焦观赏者的目光,从而使焦点景物更加突出。同时,光源焦点的作用下,提高了焦点景观的自然亮度,进一步提高了焦点景观色彩亮度和饱和度,加剧视觉焦点的形成。

3.光影调节了空间尺度感

光与影的结合实质上是通过影像作用于人体的感觉,来使人产生空间尺度判断。光影在空间领域会影响人的眼球对光影亮度和色彩鲜艳度空间视觉感受,因此,景观设计师可以通过光影来调节人眼球观赏时的空间尺度感。其具体实现步骤有:(1)强弱变幻控制空间尺度感。即:根据光影的方向、强弱、虚实以及色彩相互结合,将实体与虚体进行错位式的虚实对比,从而实现不同密度光影下的视觉空间尺度感,避免了因景观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空间压抑感;(2)改变影像来改变空间尺度感。影像主要是指虚像,虚像的形成主要由于水面、镜面、光滑墙体面等的发射,此时对景观虚像通过“镜错”光影的方式,改变光影空间尺度。这种手法,除了被应用于景观设计,还被用于现代投影技术中,实现立体的三维、四维效果,打造游戏中较为迷幻的空间感。

4.光影丰富空间层次

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的艺术表达,有时为了更好的表现景观的艺术审美效果,需要丰富空间层次。通过光影丰富空间层次,需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控制亮度层次和色彩层次。将光与影的明暗程度进行对比,可以提高景观空间层次感,与此同时加深了景深,再使用一些技巧性的手法塑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形象,形象的光影在对比中加强了景观空间的整体层次感。另外,景观的色彩控制上要作虚形的叠加,使色彩更为丰富更具层次感。(2)创造虚空间。虚空间可以使用投影、反射成像来实现景观正倒结合、虚实相应的类似空间,得到被叠加的景物,例如山水之间的倒影景观、河边树木的植物景观等,都是通过创造虚拟空间,模拟不同场景的景观,从而得到逼真而形象的空间感,丰富了空间视觉层次。

结语:

和影都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在风景园林艺术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光和影的灵活运用和完美搭配,为观赏者呈现出完美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刘敬玫. 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11).

[2]耿晓磊. 光影在风景园林中艺术性的表达[J]. 现代园艺, 2016(8):126-126.

论文作者:吴安,袁立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研究论文_吴安,袁立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