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绿色会计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绿色会计研究文献综述

张勇 张子龙(张勇,大华(集团)有限公司;张子龙,萍乡学院)

摘要: 文章对国内外学者的绿色会计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对绿色会计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其次,从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绿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绿色(环境)会计的核算、实务应用以及绿色会计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 绿色会计;文献综述;环境会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问题得到了更大的关注,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2015 年修订出台的《环境保护法》,2018 年开始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法规都标志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上升到新的高度。从过往的经验得知,合理的财务制度是可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因此,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会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其应用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又称为环境会计,它是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货币计量的方式对环境方面带来的成本费用以及收益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通过这些行为可以比较准确的评估出企业的行为带来综合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 “压紧”轴承所受轴向力等于除本身内部轴向力以外的其他所有轴向负荷的代数和(即另一个轴承的内部轴向力与外负荷的代数和);

世界上最早开始把环境问题和会计相结合的研究是1971 年的F.A.Beams 和1973 年的 J.T.Marlin,他们的最初研究发表在文章《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这两篇文章标志着绿色会计的诞生。到了20 世纪80 年代,由于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各国对绿色会计更加重视,但是,只有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一小部分发达国家建立了绿色会计制度,但是这些绿色会计制度并不完善,同时也缺少理论上的指导。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对于环境问题一直很重视,但是绿色会计的发展在我国仍然比较滞后,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学者葛家澍和李若山的文章《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发表后才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研究的开始,到近十年,绿色会计的研究才逐步深入。

二、绿色会计的文献综述

(1)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姚翠(2010)认为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包括在企业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之内,为了确保绿色会计信息质量,还要引入环境审计,事后的环境评价,把环境评估也纳入到企业的综合评估之内,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可持续。Jerry G.Kreuze(1996)和 Gale E.Newell(1996)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成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定性包括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企业的相关节能减排政策以及企业的奖励惩罚政策;定量主要体现在通过财务具体计算,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事故赔偿等。邓丽丽(2012)研究了企业成长的可能性边界,认为企业现有的管理服务与扩张储备的比例决定了扩张的最大限度,企业内部资源和增长速度需要的管理服务又是决定扩张储备的比例。李建璐(2019)分析了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助推力因素,发现动态的监管作用很大。徐晨歌(2019)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碳会计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无法把其碳排放权相关信息在其公开披露的各种报告中准确、 完整地披露,全文抽象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会计的关系以及碳会计和环境会计的关系等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付媛媛(2019)比对了中日两国在环境会计上做法的差异,分析了日本国在环境会计上的一些特点和做法,之后以两国的代表性企业夏普和海尔为代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较,认为,日本有很多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如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环境问题认识和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有针对性改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姜昕(2019)分析了国外主要国家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特点,总结了日本、欧盟等国的做法,认为我国在很多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差距,并结合我国

目前,高中教学主要还是为高考服务,平常的教学重点也均以高考题型作为训练中心。所以主要侧重于英语的听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运用,口语考试较少。造成多数学生都没有良好的练习英语口语的环境。而且,现在的高中,普遍存在学生人数众多、大班化的现象,教师很难组织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加入进来的口语训练活动。由于教学进度要求,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衔接能力的差距,盲目拉齐进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优秀学生的能力发展,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疲惫的中等生和较落后的学生产生了厌学、厌说的心理,对说英语产生了抵触情绪,对用英语进行交流更是厌烦。这也与我国一贯推行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3)绿色(环境)会计的核算、实务应用方面。王广立(2017)从绿色会计与绿色审计协调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如何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并认为绿色会计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很大,绿色会计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认为当前绿色会计需要发展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核算范围与内容以及披露内容与方式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马春光(2018)在构建绿色税务会计核算体系时融入了产品生命周期等概念,对核算模式、账户设置、主要业务处理等做了理论上的阐述,并且通过广州锐肯这个实际案例对上述提出的理论进行分析检验,最后提出了一些符合目前我国企业绿色税务会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刘静淑(2019)研究了沪深两市2010 到2017 年绿色会计的实施对重污企业的影响结果,认为绿色会计对重污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具有环境保护的作用。田跃(2018)分析了绿色会计在山西西山煤电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认为推广全国具有一定的意义。张丽丽(2018)分析了公司绿色会计的核算问题,认为应该从相关理论、核算的制度、核算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绿色会计核算。曾晓丽(2018)在她的硕士论文中论述了湖南省资源型企业绿色会计核算问题。主要分析了湖南资源型企业在绿色会计的应用方面,并梳理了现金我国绿色会计的核算理论,确定了研究所采用的要素确认和计量方法,并对绿色会计报告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把研究的绿色会计理论应用到株冶集团,为企业构建了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以企业2014-2016 年度的财务数据和报告为资料,编制了企业的绿色三大报表,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企业在传统会计上是盈利的,但是如果用绿色会计进行核算,则是亏损的,说明企业的环境成本很高而环境收益较低,环保措施远不够,需要加强。

(2)绿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孟凡利(1999)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在中国是最早的,研究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信息的披露都应该包括环境问题对企业的影响这个因素,企业不应该仅仅考虑货币信息,非货币信息也同样很重要。耿建新、焦若静(2002)分析的是重污染行业,并以沪深两市这些行业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为分析对象,研究认为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应该包括企业的环境方案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其影响怎么样,财务报告中披露了多少环境负债和环境支出,这些因素都应该是企业考虑和披露的。陈曦(2019)对塑料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发现塑料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通过ISO 等环境体系认证程度较低,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废旧原料再利用、三废治理情况、环保风险披露比例不高,披露分布不均衡。徐秀燕(2019)研究的是绿色创新投入和管理层未预期货币薪酬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与作用机理,通过整理了沪深两市2013-2017 年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绿色创新投入、管理层未预期货币薪酬等因素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对于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也有较强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制定薪酬的时候不能单独考核传统会计业绩,而要加入绿色会计因素。黄元浩(2019)对福建省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福建50 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福建的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披露方式不统一、真实性和有效性差、诉讼和罚款披露少以及监督惩罚机制少等不足,并提出了应该通过立法、提升理念和完善监督等办法来解决福建环境会计问题的不足。赵辉(2019)以医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医药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环境方面,大多只提投入金额,污染物排放量等,在其他方面就较少披露,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在建工程等信息,对环保资产、环保负债、环保支出等专项方面提及较少。因此,需要提高医药企业的披露积极性和主动性。赵宝福(2019)对采矿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样本采用的是23家采矿行业上市公司2013-2017 年数据,发现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相关性的有公司规模、负债程度及所在地区,而没有显著关系的是企业董事会结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因素。

(4)绿色会计的发展方面。汪玮(2019)认为,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主人翁意识淡薄、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等是我国绿色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夯实基础加强研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成果转化等办法来发展我国绿色会计。赵莹(2018)分析了西藏国有企业在发展绿色会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后,认为西藏国有企业在发展绿色会计方面应该加大信息披露的质量、增加人才培养等。许平(2018)从中观的角度研究了高新区在投资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应用绿色会计来提升环境保护。许子琳(2019)研究的是生态会计,在哲学视野下进行会计研究,进而推演出生态会计产生的产生背景、涵义和框架等理论,认为生态会计的框架可以应该是由核算理论体系、评价分析理论体系、决策优化理论体系和控制理论体系等四部分组成,这样的生态会计才符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王震离开红星回北京后,多次叫我去北京,或是介绍我去学习,或是陪同他考察,或是出席专业会议。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会上,他会点名叫我到台上讲解畜牧业的专业问题。王老不止一次地说:“我在红星交了三个朋友,一个农民,一个老干部,一个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就是我。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目前,关于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方面、绿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绿色(环境)会计的核算、实务应用方面以及绿色会计的发展方面。目前的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实践性,但是,不是可操作性不强,就是监督不到位,企业缺乏核算和披露的积极性,致使绿色会计失真或者是有选择性的核算和披露,因此,目前国内极少企业既做到了全面绿色核算,又积极主动披露绿色会计信息。此外,政府在绿色会计的理论、核算、标准、指导等方面也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目前的绿色会计还比较混乱。但是近几年来,绿色会计从无到有,从理论到部分实践,进步还是很大,相信在国家的倡导下和指导下,我国的绿色会计会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Beams F A. Pollution Control Through Social Cost Convers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1971(3):6-11.

[2] Marlin J T. Accounting for Pollution Problems [J].Journal of Accounting,1973(2):21-24.

[3]葛家澍,李若山.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5):1-6.

[4]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4):16-25.

基金项目: 本文系萍乡市2018 年度社科研究课题“关于加强萍乡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项目编号:2018YJ02)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绿色会计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