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严萍,黄艳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严萍,黄艳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防治护理方式的差异,将100例患儿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并将其分别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每个小组均为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一般的方式进行防治与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为患儿提供改良后防治干预措施,待其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儿院内感染的几率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感染患儿为3例,所占比例为6%,对照组感染患儿为7例,所占比例为14%,研究组患儿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的防治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其感染发病几率,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防治;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236-0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病情比较危重,因其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治疗监护手段的增加等,导致其极易发生院内感染,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为其中50例患儿提供了全面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现将具体的报告如下呈现: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符合标准的患儿,按照干预措施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50例)以及研究组(n=50例)两个小组。对照组中,男性患儿为26例,女性患儿为24例,最小日龄为1天,最大日龄为28天,平均日龄为(12.5±3.2)天,发病时间为1至4天,平均发病时间为(2.1±0.4)天;研究组中,男性患儿为27例,女性患儿为23例,最小日龄为2天,最大日龄为26天,平均日龄为(12.5±3.2)天,发病时间为1至5天,平均发病时间为(2.4±0.6)天;排除标准:(1)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2)家属不愿意参与本次实验的患儿;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发病时间以及年龄与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为患儿提供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具体的内容如下所示:(1)环境管理: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逸的治疗环境,保证其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以及阳光照射维持在合适范围内,空气流通,配备专业的消毒人员,负责其室内空气、物表及地面的消毒工作[2]。(2)免疫力的提高:为患儿注射适量的免疫球蛋白,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降低其感染的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抗生素的管理: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的感染部位、感染程度以及生理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其种类、疗程、用药剂量、用药途径以及联合用药等均需特别注意,防止患儿出现耐药性以及菌群失调的现象。(4)机械通气的管理:在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等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皮肤粘膜损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细菌侵入,并采取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措施。(5)加强消毒隔离:患儿的奶具及衣物均一人一用一清洁一灭菌;床单元及使用中的仪器设备每日物表消毒,保持清洁,发现污染及时处理;与患儿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及物品如: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未经消毒不得混用。(6)加强基础护理:每日晨间为患儿清洁面部及全身皮肤,检查眼睛有无分泌物,口腔有无溃疡及鹅口疮,脐部有无红肿,臀部皮肤是否清洁干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对躁动的患儿采取保护性约束,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7)工作人员的管理: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及正确率;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其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慎独精神。

1.3 观察项目

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成员院内感染率进行观察与比较。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l8.O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感染几率的比较: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感染患儿为3例,所占比例为6%,对照组感染患儿为7例,所占比例为14%,研究组患儿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新生儿急救及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内的危重新生儿,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在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着抢救的成功率及存活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次实验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采取了全面综合的干预措施,通过环境管理、免疫力的提高、抗生素的管理、机械通气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加强基础护理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为患儿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患儿在采取以上措施进行防治后,院内感染出现的几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对其治疗效果的提高以及后续的恢复均有着积极的意义[6]。

综上所述,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的防治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其感染发生几率,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牡花,汤可香,吴杼阳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9):95-96.

[2]邢燕,童笑梅,韩彤妍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变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2):99-102.

[3]詹晓辉,李夏,马向莉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624-1625.

[4]秦庆员,刘晓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9):90-91.

[5]李文杰,安晶慧,张玉芹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监控与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2):160-161.

[6]马丽霞,王莹.新生儿院内感染及感染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39-1840,1842.

论文作者:严萍,黄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严萍,黄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