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三农”思想与我国农村发展方向_三农论文

邓小平“三农”思想与我国农村发展方向_三农论文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与我国农村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农论文,发展方向论文,思想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文章强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本质、关于注意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关于农村经济要综合开放、全面发展以及关于实现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一系列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指明了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历来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这既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也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这一特性决定的。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发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和道路,邓小平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了精辟的论述。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党领导我国农村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出发,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许多重大的“三农”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思想。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本质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农业本质问题上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表现在生产关系方面盲目追求公有制程度的升级;在经济发展速度、社会发展目标方面急于求成;等等,给广大农村带来很大损失。邓小平同志突破了社会主义农业本质问题上的传统观念,真正从传统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彻底摆脱了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的、超阶段的、扭曲的理解,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农业的本质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本质问题的重要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农业的目的、任务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第二,关于始终注意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思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而农民则是农业、农村的主体,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关键取决于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同志早在1962年7月《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就指出:“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他的这一思想对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粮增收,保证农村和全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关于农村经济要综合开放、全面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突破传统的“以粮为纲”的单一农业观念,站在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高度,系统地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新思路。他认为,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搞单一农业。并明确提出:“农业翻两番主要靠多种经营,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牛、羊、鸡、鱼饲养业,国家给予帮助,要供给优良品种,供给饲料。全国都要注意搞饲料加工,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工厂”。邓小平的这个思想,确立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农业思想。

如何发展综合经营?邓小平指出:“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原则在指导农业生产上的反映,充分体现了经济学的比较效益原则。

第四,关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新路子的思想。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城市可以帮助农村搞一些机械化的养鸡场、养猪场,这方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能改善城市的副食品供应。”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思想,突破了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农业机械化的传统观念,包含了大农业现代化的思想。

关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和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作用,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的一大创新。

第五,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

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很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同志这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次清晰地指明了我国农业分两个阶段发展的道路和长远方向,规划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第六,关于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新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他认为,乡镇企业是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型蓄水池。他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发展,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来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邓小平深刻分析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认为我国农村要走以乡镇企业为骨干,以农村城镇化为主要载体的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他的这一思想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七,关于坚持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思路。

邓小平同志的农村改革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的杰出贡献。他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对传统的僵化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然选择。他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并高度评价了农村改革的深远意义。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把改革同革命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农村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

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认真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而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一,农业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

对于农业的基础作用,马克思经典著作曾经有过许多论述。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新经验,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他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连年丰收,有些同志不大重视农业了,农业投资减少,农产品比价偏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导致农业连续两年徘徊,国民经济陷入因农产品供给不足引起的工业化进程停滞的困境。邓小平同志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指出:“我想是不是有两三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将会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邓小平对新时期我国农业问题的重要论述,奠定了他的“三农”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农村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头等大事。

邓小平同志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始终高度关注农村的现代化问题。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他多次强调,农村工作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必须真正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些论述,对推进农村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

第三,农民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目前,我国12亿多人口,有近10亿是农民。1978年以来,全国人口增加2.3亿,耕地却减少了6680万亩,人均耕地由1.5亩降至1.19亩。邓小平同志指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

应该看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改革从农村入手,使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民得到了不少实惠。但同时又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年农民收入存在两个不相适应:一是就收入而言,农民收入增加与农产品增长不相适应,工农产品“剪刀差”扩大;二是就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而言,两者增长也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发展与否,首先要看“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我国农民问题论述的透彻性,加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三、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指明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与道路

我国农村的条件和情况千差万别,从总体上讲,其发展的道路和世界各国农村的发展具有相同性,即在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道路。但同时又具有很多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的农业资源有限,农业的发展受到资源的制约;二是我国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低,社会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相当薄弱;三是我国在建国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缺乏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经验;四是在较长时期,我国实施的以重工业为中心,重点发展工业,农业为工业作贡献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使城乡形成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这样,就决定了我国将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道路。

第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

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到本世纪末,我国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农村也将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都实行市场经济,但我们的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特色:就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形式,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和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不同的。在这个前提下,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调节生产的有效作用。

第二,走以科技为先导、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以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技和管理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是今后农业发展的趋势。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欧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有很大的不同。我国人多耕地少,绝大多数生产规模很小。在这种小规模的土地上,很难像欧美国家那样实行高度的机械化。我们争取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尽量提高机械化水平,但是,不能普遍实行大规模经营,不能都采用大型机械。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报酬率,把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把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努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努力搞好生态环境,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走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主要依靠农民自己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

尽管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不同,但其基本的共同点都是走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城市大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在城市工业化方面我国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尝试。80年代以前,我们走的基本上是城市工业化道路,即主要是国家投资(其中相当一部份是利用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的)建设一些重工业项目,资本密集,吸纳劳动力较少,结果工业化搞了几十年,连城市本身新增劳动力都吸纳不了。实践证明,这种把广大农民拒之门外的孤立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是走不下去的,因为全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不进入工业化进程,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也就无法实现,而我们农村那么多剩余劳动力要依靠国家、依靠城市工业来吸纳安排,既不现实,也不可能。80年代以来,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乡镇企业在短短的15年间,不用国家投资,农民用自己的钱搞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数万亿元的产值,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实现农村工业化是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独特道路。

第四,走发展小城镇、建设星罗棋布的农村小城市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

农村工业化必然带来农村城市化,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城市化道路不可能走一般发达国家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而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和建设小城镇,让转移出来的农民进入这些城镇,允许职业和身份的变动,逐步增加城镇人口的比重,减少农村人口比重,搞好农村小集镇的建设,有计划地将一批县城建设成为中小城市,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标签:;  ;  ;  ;  ;  ;  ;  ;  ;  ;  ;  

邓小平“三农”思想与我国农村发展方向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