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快乐音乐教学之我见论文

幼儿快乐音乐教学之我见论文

幼儿快乐音乐教学之我见

王 芳

摘 要: 幼儿教育必须成为快乐的教育。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作潜力,因此幼儿园音乐教学必须将幼儿快乐的感受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快乐音乐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学;幼儿音乐;音乐教学

幼儿天生喜欢快乐的事物,幼儿理应成为快乐的个体。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作潜力,因此幼儿音乐教学必须将幼儿快乐的感受放在首位。笔者认为,教师应尽量避免反复教授幼儿唱歌、舞蹈及表演的技巧,而应该充分地引导幼儿快乐地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动律的美,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歌唱、舞蹈。依据日常教学实际和教学探索,笔者对幼儿音乐教学有以下几点教学反思,现予以简单阐述,与同行们交流。

将式(16)代入式(17),并令∂J(k)/∂ΔU(k)=0,可得k时刻的目标函数J(k)取最小值时的ΔU(k)(推导见附录2),

一、 兴趣是快乐教学进行的前提条件

一节音乐活动从导入到基本部分,关键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幼儿的兴趣,不断让幼儿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在唱歌活动《小鼓手》的导入时,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设计问题:有一面大鼓,他走累了,谁愿意为它捶捶背呢?这样既符合幼儿心理又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意识,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为了使幼儿在学习节奏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尽可能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如拍手、拍腿、拍肩或拍其他物品等方式进行练习。拍什么地方都让幼儿自主选择,这样将幼儿放在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就更加有兴趣了。在学习歌词部分,将歌词描绘的情景:“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点点头,小朋友听了跳起舞。”用绘画展现在幼儿面前,当幼儿听完歌曲后,提出开放性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地举手问答,活动气氛极其热烈,一点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了。可见,在设计歌唱活动时,将如何激发和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作为贯穿始终的目标去实现,才能使音乐活动持续快乐进行,音乐活动才会有了生机和活力。

二、 强化音乐活动的形象化、直观化

让音乐活动形象化、直观化是快乐音乐教学的有效保障,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图谱、图片将音乐内容显现出来,才能真正让幼儿理解音乐内涵。比如,在给中班教授歌曲《爸爸妈妈爱我》时,用图谱将歌词大意展示出来,将“爱我你就亲亲我”用一个大大红红的嘴巴来体现;“爱我你就夸夸我”用一个点赞的大拇指来体现;“爱我你就抱抱我”用一个张开双臂的怀抱来体现。幼儿就很容易受到这些图谱的吸引,从而很自然地联想到歌曲内容,并随着音乐情不自禁地做出有趣的动作来,得到美好的音乐体验。如此将美术、视频和音乐恰当地融合起来,力争将音乐形象化、具体化,容易让幼儿接受。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孩子们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思维尚处于直觉思维阶段,要尽可能避免用成人化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这时,像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直观化的作用,减少幼儿学习的负担,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指光线从聚光镜经载玻片折射后所成光线底面的孔径数值,又称数值孔径。同样条件下,放大倍数越大,镜口率越低,光线越暗。

三、 通过音画转换,让幼儿快乐想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EDCs从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释放,导致EDCs 在污水、地表水、沉积物、地下水,甚至在饮用水中广泛存在[2-5].许多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是EDCs进入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6].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仅倾向于考虑COD、N、P等营养物的去除,对部分EDCs的去除效果不理想[7],导致其出水浓度甚至达到μg/L水平,进而危害环境.

四、 用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创编

在歌唱活动中,出示不同的图画可以使创编活动更加容易、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教授《两只老虎》歌唱活动时,老师指导幼儿进行创编歌曲,出示了画有不同特征的两只动物图片,如两只小兔子一只在画画,一只正在睡大觉等,当幼儿看到这些生动的画面后,想象力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并将自己的想法也画出来。因为绘画作品的直观提示可以降低创编的难度,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再如教授《表情歌》歌曲时,教会幼儿“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的歌词之后,出示画有不同表情的挂图,让幼儿根据各种表情填编新的歌词,幼儿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体会,非常顺利地填编出生气、快乐、害怕等各种情形的新歌词,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声音。在教授《小小雨点》唱歌时,我们运用“音画转换”的方法实施唱歌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让孩子们聆听歌曲,然后提问:“小雨点落在了哪些地方?”孩子们回答:小雨点落在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然后让他们画出来,孩子们用图画画出来了花园、鱼池、田野。再提问:“又有谁喜欢小雨点?”孩子们回答:有花儿、鱼儿、苗儿。再让他们用图画画出来,孩子们画出了:张大嘴巴的花儿、摇尾巴的鱼儿、向上爬的苗儿。这样让孩子们“画出音乐”的过程中,也就潜移默化地记住了歌词,并能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对孩子们画出来的东西进行理解并给予肯定评价,还要从中发现优秀作品用于实际教学当中,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音画的转换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而且能让幼儿情不自禁地借助画笔的翅膀飞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神奇,在这一唱一画中找到快乐。

五、 鼓励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

幼儿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灵活地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肢体语言等各种有效的动作要素,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美好的情感,培养幼儿热爱音乐、快乐学习的良好习惯。活动中教师要利用拍击身体、捻指、跺脚等声势进行教学。声势可以说是动作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对幼儿来说简单易行。比如,在教授歌曲《小海军》时,当唱到“敌人胆敢来侵犯”处,他们一手叉腰,一手握起小拳头,愤怒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唱到“打得他呀海底沉”处,整只手有力地指向地面,就如同真的把敌人的船打到了海底一般。在创编活动中,不一定要硬性规定幼儿按统一的模式来做,重要的是让幼儿自主地去感受,去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创编出最具幼儿特色的作品来。

总之,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幼儿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和自我创造,从而使幼儿成为被动的参与者,限制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失去了快乐之源,使音乐教学失去了其真正的教育作用。

作者简介:

王芳,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幼儿园。

标签:;  ;  ;  ;  

幼儿快乐音乐教学之我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