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在提高女性混合痔手术患者疗效中的应用及体会论文_张育文

广东省汕头市新兴路中医医院外科 515000

【摘要】目的 研究辨证施护在提高女性混合痔手术患者疗效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女性混合痔患者86例,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组(n=43)和常规组(n=43),常规组给予肛肠科常规护理,中医组按照辩证施护理念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评估其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手术疗效并对比。结果 中医组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常规组比较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护理后恶心、呕吐Ⅰ-Ⅱ级比例(93.0%)显著高于常规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90.7%与常规组72.1%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 辨证施护对提高女性混合痔手术疗效效果明显,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女性混合痔;术后恶心;呕吐

【中图分类号】R2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447-02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内痔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脱出,有患者并发排便困难、血栓等,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肛门不适、瘙痒潮湿或异物感,混合痔是上述症状同时存在,甚至环状痔脱出[1]。混合痔手术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明显,需要通过护理改善患者术后不良感受,提高其生活质量[2]。本院对86例女性混合痔患者给予中医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女性混合痔患者86例,均经临床诊断、肛管指诊、肛门直肠镜、大便隐血等检查确诊,并排除消化道肿瘤、直肠息肉患者,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者,排除有传染性疾病者,排除精神异常不能配合研究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上述符合条件的女性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41.6±6.9)岁;风伤肠络证19例,湿热下注证21例,气滞血瘀证26例,脾虚气陷证2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医组(n=43)和常规组(n=43),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患者术后忌辛辣炙煿之品,酌情使用润肠通便剂、抗生素防止便秘、嵌塞及感染,常规组患者给予肛肠科术后常规护理,中医组在中医辨证施护理念指导下给予中医护理。①中药涂擦,术后给予活血生肌中药纱条外敷,每日一换,创面水肿者给予清热消肿、活血止痛中药涂擦;②便后坐浴,首次排便后给予患者中药坐浴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术后1周检查肛门功能及有无肛门狭窄;③辨证施护,实症者病房室温宜偏凉,衣被不宜过厚,嘱患者卧床休息、静心调养,避免劳倦、情志不畅,汗出者以温热毛巾擦拭并及时更换衣被,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品(雪梨、花生、蜂蜜、银耳等),少食多餐忌烟酒,风伤肠络证给予凉血地黄汤煎服,湿热下注证给予五神汤温热服,气滞血瘀证给予血府逐淤汤或桃红四物汤煎服;虚症者(脾虚气陷证)室温宜偏温,随天气加减衣被,护理人员及家属应时关注患者情志,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饮食宜甘温补气类食品(牛肉、蛋类、豆制品、山药等),给予补中益气汤,上述方药临床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加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①密切关注记录两组患者水肿、疼痛症状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②参照WHO恶心呕吐分级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无恶心呕吐表现者为Ⅰ级;休息时无症状,运动后轻度恶心呕吐者为Ⅱ级;休息时有轻度恶心呕吐者为Ⅲ级;休息时有中度恶心呕吐,运动后严重者为Ⅳ级。③护理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显效:术后无感染,无渗血,水肿消退,疼痛轻、缓解快(3d内),创面愈合时间短(18d以内);有效:术后无感染,稍有渗液,疼痛缓解时间>3天,创面愈合时间为18-25d;无效:术后疼痛未见缓解,水肿未消退,创面愈合时间>25天,参照显效率和有效率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水肿、疼痛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中医组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常规组比较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①与护理前比较,P<0.05;②与常规组护理后比较,P<0.05。

2.3 疗效比较 中医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见表3。

3 讨论

恶心、呕吐是机体对外来毒性物质侵入的保护性机制,而术后恶心、呕吐是常见的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率达20-30%,高危者70-80%[3-4],多因麻醉药、麻醉技术(气管插管等)、腹腔镜手术及术后恢复期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临床上混合痔患者术后常有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合适的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上述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如向珏颖[5]等学者研究显示优质护理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吴新民[6]等学者报道显示术后恶心呕吐(PONV)导致患者不能顺利口服药物、食物或液体,甚至造成伤口裂开、误吸性肺炎等严重不良事件,而采用丁酰苯类、抗组胺药、抗胆碱药等抗呕吐药物治疗会产生口干、低血压、尿潴留、视觉异常、不安头痛、眩晕等副作用,这些因素都大大降低了该类患者的手术疗效。近几年有研究显示中医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效果明显,查勤芳[7]等学者报道称穴位按摩、经络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便秘及并发症改善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周燕[8]等学者研究观察了混合痔熏洗及相关护理效果,结果显示中药熏洗对改善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等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上述研究均展现了中医应用于混合痔术后护理的优势,笔者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运用饮食疗法及中药涂擦、中药口服等术后护理措施对改善女性混合痔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中医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显著改善,护理后PONV分级Ⅰ-Ⅱ级者93.0%高于常规组79.1%;中医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常规组72.1%。中医护理具有辨证施护的特点,可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给予对应的中药调理和饮食调理,这对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中药基本无副作用,能有效保证护理期间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的有效率。

综上,对女性混合痔患者给予辨证护理,能显著改善其术后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手术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琴,冉小燕.护理干预对预防混合痔术后伤口水肿的效果[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4,20(2):146-147.

[2]赵海平.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04-205.

[3]毛煜,顾尔伟.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8):715-719.

[4]姚新宇,杨华,田小林,等.不同时机针刺经穴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血浆胃泌素浓度的测定[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7):820-823.

[5]向珏颖,陈本会,吴灵,等.优质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7):13-15.

[6]吴新民,罗爱伦,田玉科等.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意见(2012)[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4):413-416.

[7]查勤芳,位娟,梁燕,等.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用于混合痔术后便秘病人的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17):2100-2101.

[8]周燕,殷翠云,胡巍巍,等.痔瘘熏洗剂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94-96.

论文作者:张育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辨证施护在提高女性混合痔手术患者疗效中的应用及体会论文_张育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