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道桥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质量也参差不齐。由于道桥施工质量与民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当前对于道桥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道桥施工过程中,通过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其无论是对于提高道路桥梁施工抚摩还是促进道路桥梁建设工作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桥施工;路基;路面;桥涵;过渡段施工;混凝土裂缝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道桥建设数量越来截止多,而且道桥施工技术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一些新的技术、施工工艺和材料在道桥施工中进行应用,有效的提高了道桥施工技术水平。由于道桥施工较为复杂,而且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呈现出流动性的特点,这无形中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而且当前在道桥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管理要求更具专业化,因此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全面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的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
1 路基工程
路基作为道路的主体,其贯穿于道路建设的全过程,而且路基与桥梁、隧道及涵洞联系密切。道桥路基施工过程中,其是根据道路设计位置和几何形状来完成填筑和开挖。在实际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与相关工程相互交错,联系紧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具体要把握道桥工程基层厚度,严格把控路基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碾压,初压完成后再进行人工整修,提高道桥路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针对于碾压不到的位置宜采用人工锤或是振动夯的方式来完成分层压实作业,以此来保证路基结构层的施工质量。针对路基基层的平整度进行控制,面层摊铺作业之前,需要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保证基层表面的整洁度,避免使用松散的浮料、杂质等,对于基层表面有水泥硬渣情况时,要及时清除干净,保证路基面层的平整度。
2 沥青路面的施工
在沥青路面施工时,采用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将矿料和混合料结合在一起,通过进行面层、基层和垫层的修筑,共同组成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无接缝,行车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而且还具备耐磨、噪音低及施工期短等特点,。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油石比和矿料级配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各个环节的温度进行把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施工时,需要控制好水泥和石灰等材料的剂量,保证基层刚性与施工标准要求相符。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消解生石灰,控制好含水量,进一步提高路面混合料的稳定性,降低各种路面病害的发生。
3混凝土的选用
混凝土是当前道桥的最主要材料,如果混凝土选用不当容易使道桥出现裂缝以及破损现象,严重的还会对桥梁的安全构成威胁。随着建筑业的飞跃发展新材料的应用,混凝土的强度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利用高强陶粒配制出了密度等级为1600~1900,强度等级在LC30以上的,广泛用于结构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是由普通砂、高强陶粒、水泥和水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配制而成的,通常它的强度等级在LC30以上,密度小于1950kg/m3,它本身质量很轻,是一种理想的结构用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和普通混凝土所不同的是涉及到了表观密度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强度等级限值。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建设的桥梁逐渐向大跨度发展,这使得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极大的限制了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耐久方向发展的时代,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高强、轻质和抗变形能力强的特点,显然能够克服道桥自重过大的缺陷,实现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强混凝土当是今后桥梁建设上主要使用的材料之一。
4桥墩与桥涵施工
墩柱顶预留钢筋,使其与墩盖梁连接,桥墩盖梁浇筑施工时,采用钢模进行装模,对于斜面和转弯处没办法装模的情况宜用竹胶板进行配合,完成具体的装模施工,脚手架搭建宜采用钢管与木头相配合,通过搭建具体的作业平台,并在底模安装好后,现场完成钢筋绑扎作业,再进行侧模安装。具体浇筑作业时,采用输送泵或是吊车将混凝土送入到模内,利用振捣棒振捣密实,确保表面没有蜂窝和麻面情况出现。在顶面浇筑施工时,城朵对横坡度进行控制。桥梁设计时需要遵循道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抗洪防灾要求,并与水文、地质、通航和环境等条件相结合。特大及大桥桥位宜选择河道顺直平稳、河床地质良好及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不宜设置在不良地质地带。具体还要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等原则,就地取材。在具体桥涵设置时还要与农田基本建设情况相结合,使其满足排灌需要。特殊大桥则要进行景观设计,桥梁结构需要充分考虑桥面铺装来进行综合设计。同时桥面铺装还要设置完善的防水和排水系统。
5道桥过渡段施工
作为道路桥梁的相互间连接部位,路桥过度段的施工就成为了路基施工的难点,过渡阶段的路基过渡段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部分沉降现象。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路面工程的施工中,应做到搭板和桥面上的面层在结构上和厚度上保持一致,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沉降差,在进行地基的处理方面,国内所采用的工艺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有多种施工工艺可供选择,施工单位在选择何种施工工艺时,应该对每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工程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的要求进行选择,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路基的各项使用性能,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小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台背排水处理的环节中,应尽量降低台后填料层的含水量,根据当地的年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等因素进行施工方案的确定。
6混凝土裂缝处理
混凝土材料宜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强度,使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掌握好浇筑时间,确保上下层之间能够达到有效的融合,避免出现横向分层情况。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及时进行振捣,按标准要求来控制振捣次数和频率,充分排出内部气泡。振捣宜分层进行,使混凝土与上下层之间融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强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有效的防范混凝土裂缝发生。
7结束语
道桥工程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技术管理,掌握各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全面提高道桥工程施工质量,确保道桥工程能够顺利建设,保证其投入运营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曹名兴.浅析市政工程道桥施工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
[2]练宏志.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
[3]俞亚兰,赵志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
论文作者:迟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路基论文; 道桥论文; 桥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