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论文_ 林克生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论文_ 林克生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南郊高级中学 林克生

【摘 要】 深度学习是学生源于自身动机的对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展开的完整的、准确的、丰富的、深刻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理解性、阶梯式的学习.开展以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微设计,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探寻与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相适应,与高中数学学科发展核心素养相承接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课堂教学微设计是方法,深度学习是过程,发展核心素养是目标,三者逻辑相关,有机统一.  

【关键词】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数学教学

要将核心素养的研究落到实处,课程与评价、教师素养的培养、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等是不可或缺的。其中,课程是灵魂,评价是关键,教师素养及培养是保障,而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中心环节。在平时的教研活动及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一线教师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有哪些特征”“现在的教学方式哪些是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指向,哪些又是阻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的”“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也许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只有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一、深度学习

所谓“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就是指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深度学习”与传统的外部灌输、被动接受、知识符号的“浅层学习”相比具有明显特征:

1.强化情感驱动的“非认知学习”

与传统的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认知型学习”相比,“深度学习”把“非认知学习”放到突出的位置。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主性、适应性、执行力等等。“非认知学习”属于社会—情感性学习,它与各种认知性学习紧密相联,但性质不同。种种研究表明,对许多学生而言,“非认知学习”及技能与认知型学习相比,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预示着更长久的成功。

2.立足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

核心素养离不开知识,但单纯的知识不等于素养。只有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不可预测情境所形成的能力和道德才是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侧重于挑战性内容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

适应知识经济、终身学习、信息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开放性视野和创新能力”被国际公认为是21世纪的高阶思维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评价不在于你学到了多少知识、解答了多少问题,而在于你的学习内容有多大的挑战性,解答的问题是否具有21世纪高阶思维能力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性学习

未来社会人们所遇到的情境和问题更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仅仅依靠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胜任问题解决的重任,而需要调动多角度、多维度、系统性、综合性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课程整合,就成为21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5.突出深度思辨的思维指向

就学习而言,假设、推断、思辨、想象、联想比知识更重要。通过思辨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追求真理、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并引导学生去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去思考人类的幸福和未来;通过思辨引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比较和辨析不同观点,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探寻新规律。

二、 深度教学的有效策略

1、课前预热,以问题展开教学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和无味,并且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兴趣和动力学习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通常采用比较呆板的方法展开教学,在课堂开始的起始阶段就开始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这种状况很难将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并且会表现出厌烦的态度,学生自然不会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真正深度理解数学知识。为此,教师要改善和优化数学教学课堂,在开展教学的起始阶段通过相应的方法吸引学生的精神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从而点燃学生学习动力,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前预热,通过有趣并和教学知识有很大关联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通过这样的问题展开教学课堂,将学生的精神注意力很好地过渡到教学中。

2、课中深析,以问题引导教学

在课前问题预热之后,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时教师可以逐渐拓展相关教学知识,逐渐加深教学问题的难度,通过有难度阶层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渐理解相关知识,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一种学习成绩感,这种学习成就感是学生深度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将相关教学知识理解悟透。教师要在教学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维持住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和成就感,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教学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数学知识学习的本身就是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课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精准设问,通过更深层次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剖析相关教学知识。

3、课后总结,以问题构建知识

虽然数学知识相对于其它学科知识比较难,但是只要真正地理解相应知识,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和模块,记忆会更加深刻,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在学生深度理解和学习相关数学知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这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作一个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一个知识模块,在以后的运用中可以信手拈来。

总之,深度学习是内源性的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是有深度的,也只有学生深度学习,才可能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准确把握学情和深刻解读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引导深度学习的基点.如何把握这两个基点进行课堂教学微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愿对此作进一步的思考,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微设计策略、方法和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2):23-26.  

2、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7):51-55.

论文作者: 林克生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论文_ 林克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