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及策略论文_陈华玲

新时期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及策略论文_陈华玲

钦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广西钦州市 535000

摘要:道路运输是指以道路为运行基础,以站场为作业基地,以车辆为主要运输工具,实现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道路运输行业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班线客运、旅游客运)、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场站、汽车客运场站、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出租汽车营运、汽车租赁和机动车维修等多个类别。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加快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本文首先总结分析道路运输的主要特点,接着阐述分析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现状,针对性提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问题;建议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程,各地区间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就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道路运输行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各地区间经济的沟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道路运输安全在当前新形势下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道路运输安全问题展开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新时期下道路运输安全问题监管工作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1我国道路运输的主要特点

1.1道路运输速度较快

在我国路面运输形式中,道路运输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道路运输的运输速度很快,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转运效率,这也是道路运输的主要特点之一。在道路运输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运输,简单说就是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可以从起点直接打到指定的目的地,可以不经过中途换装,这对于提高道路运输速度以及运输效率来说至关重要。

1.2运输方式比较灵活

道路运输主要是运输车辆,根据货物的种类、规模以及运输需求的不同,道路运输可以采用不同型号以及种类的运输车辆,同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物品道路运输也能够提供特殊用途车辆,以满足不同形式的运输需求。这就简化了道路运输过程中的流程,运输路线也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因此道路运输具有十分灵活的运输方式。

1.3道路运输的适应能力较强

道路运输的方式比较灵活,就意味着道路运输的各个环节,例如车辆、路线以及运输调配方面的灵活性很强,不同的货物运输方式以及车辆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因此道路运输的卸妆以及转运也都十分便捷。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接时间较短,这样就大幅度地降低了运输成本本,货物的逾期经济效益也会提升,从而提高了道路运输的适应能力。

2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现状

2.1安全监管理念未转变

受“三关一监督”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大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监管内容主要侧重于静态监管。但随着我国在安全生产和行政审批方面的改革,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内容早已经从单一的市场准入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应急转变,安全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

2.2安全监管队伍素质不足

道路运输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绝大多数来自道路运输企业,在成为政府的监管执法者之初,尽管都是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佼佼者,但作为政府的监管执法者其认识水平与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破除政企合一的思维定式,学习站在政府履职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等方面还不能够完全适应。

2.3缺乏有效的监管技巧和方法

由于初次接触行政监督工作,大部分监管人员对道路行政监督的内容、特点以及如何做好道路行政执法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还不深入,对监督检查的工作技巧和方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中,检查的效果不够理想。

2.4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不足

一方面道路管理专业性较强,监管队伍受个人经历所限,业务知识比较专一、不全面。另一方面,在道路运输企业工作执行的主要是道路系统的规章制度,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对不足,整体法律素养偏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措施

3.1建立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

要着力构筑道路安全管理核心的法律规范,和交通运输部部门规章为操作法律规范构成的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法律规范体系。同时,通过清理、制定相关规章、文件,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铁路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能,规定行政许可、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的实体标准,统一行政执法行为,制定统一协调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执法监督等规章制度,针对性地增加对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公益性运输、客货运输秩序和道路安全环境等重要方面及环节的监管内容、执法方式和处罚规定等条款,为道路运输安全行政监管执法提供完整、有效的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

3.2处理好监管与被监管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监管部门被贴上了“找事”、“找茬”的标签,这是一贯以来被监管部门对监管部门的误解。无可厚非,监管就是要“找茬”、“找事”,但是他不是单一的找问题,而是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出发,协助生产企业发现问题。而道路运输监管部门对道路运输企业进行监管,其目的也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通过监管帮助道路运输企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其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因此,道路运输监管部门作为监管主体,要树立做好了监管工作,就是为企业服务好了这一理念,正确地选择监管方式、方法和手段,使被监管对象能够自觉、自愿地接受监管部门的合理化建议。

3.3完善安全监管协调机制

打通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部门与交通运输其他领域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部门与安监、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依法开展联合检查和打非治违联合执法,建立多部门间安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检查效能。

3.4加强运输经营的管理理念

道路运输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工作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在保证运输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对每个部门都进行考核,同时道路运输也是直接和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个行业,因此,道路运输中的服务部门和交通部门一级后勤保障部门都应该对服务意识加强和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加强了对经营理念的重视也同时为能更好地将道路运输中的品牌经营理念进一步完善这也将对风险的降低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3.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增强不同主体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必依。一是政府、组织、企业和沿线群众必须学法守法,树立大局观意识,监督道路运输企业,自觉维护道路运输安全;二是道路运输企业内部职工要积极响应国家法治社会的号召,做到依法守法,不能只学习、执行道路运输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而不学法、不懂法,也不能单纯地追求运输生产效益而置法律于不顾。

3.6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

根据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执法的法治化、专业化的特点,一是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多向兄弟监管部门学习,取经,三是采取多种途径吸纳懂法律、精专业的监管人员,尽快建立健全一支具有新形势下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的监管执法队伍,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和道路运输行政执法职能夯实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运输仍然目前我国运输企业是主要的运输手段。这种运输方式不仅具备较大的方便性,同时也具备较为灵活的特点。但是由于道路运输工作需要面对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在运输的环节中所面对的危险性将更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正确认识道路输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以促进社会的公共安全发展以及实现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宗西叶适适.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080

[2] 冯雯雯 李志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09)

[3] 赵柱文武晓敏.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6(01)

[4] 耿丹阳.关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现状的研究和对策[J].公路,2014(06)

论文作者:陈华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新时期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及策略论文_陈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