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思考论文_江海涛

关于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思考论文_江海涛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水政渔政监察支队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前,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生存无法与水分开,水是人类不可替代的资源。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农田是为全民提供食物的重要资源。因此,灌溉农田和灌溉是实现农业增效的好方法,增加收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灌区改造、节水建设、思考

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灌区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负责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灌区节水改造是中央政府实施“节水灌溉为革命措施”的具体体现。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1 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措施

灌区有许多节水改造措施,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农艺措施和水利工程管理措施。各灌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大综合配套力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工程措施。目前,由于项目老化和失修问题,许多灌区输水渠道严重渗漏,另外,建筑设施不完善,田间灌溉技术落后。全国灌区灌溉用水系数仅为0.4左右,重建水利工程将使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达到0.5。在充分考虑水资源转换等因素的前提下,灌区节水量将达到200-300亿立方米。水利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各级渠道的防渗衬砌,以及各级渠系和支护结构的改进。平整土地,规范g沟规范,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先进的节水措施,逐步推广喷灌,微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缺水地区实施窑式灌溉,膜式灌溉,促进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扩大和灌溉技术的控制,应以灌溉不足的方式进行旱作农业,根据每个灌区的特点,如薄,浅,湿,洒水等,推广稻谷。

1.2农艺措施。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调整传统农业种植结构,适当扩大优质优质节水农作物比例,选择抗旱优质品种,合理改良土壤施肥 完善机械化种植制度,不断提高秸秆还田和塑料薄膜覆盖率等安全措施,科学灌溉,促进高效农业发展。

1.3管理措施。积极开展节水高产灌溉系统研究,预测和预测灌溉用水需求,对缺水地区采取不充分灌溉,落实科学用水计划,提高水利用率,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 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使有限的水资源更有效。此外,水费制度应不断完善,过去每亩过去收取水费的灌区可逐步超额支付,对于水费较低的灌区,应逐步增加用水价格,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增加农民的节水意识,逐步使灌区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由于我国现有灌溉面积主要为地面灌溉,地表灌溉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97%,地面灌溉技术要求低,能耗低,投资省,农民容易掌握,符合国情,农业条件和人民生活条件。因此,根据水土资源平衡的新成果,灌区应立足于现有灌区规模的进一步确定,主要表面灌溉,维护和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表灌溉工程,新技术的全面应用,新材料将为渠道提供防渗和渠道支护,提高渠道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同时加强田间工程设施,采取防渗和管道用水,平地,规范田间沟渠的规范,提高地面灌溉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田间用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这是中国农业节水的重点。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适当开发喷灌和微灌。

2 灌区节水改造中的生态探索

2.1在渠道结构设计上注重生态。

2.1.1缓坡作缓冲。缓坡缓冲区主要用于干渠改造工程。由于干渠的大面积断面,所有的斜坡都充满了土壤,这不仅昂贵,而且也没有吸引力,这也是由于一些动物微生物有时更喜欢水,有时不喜欢水,因此必须建立湿地空间。因此,在通道结构设计中,在通道两侧设置缓坡,形成双截面,无任何保护,为植被留出空间,使用此范围作为动物微生物休闲活动的缓冲区。通常种植的草是草木。草的季节有淹没,冻结和绿色的优点。

2.1.2护岸不护底。在渠道衬砌中,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不破坏动物的微生物居住活动,生存和繁殖,实现不渗漏水,高速水,高效节水的双重效益,结构设计采用深水区形式,采用无护坡的护岸方式(即通道主流区域的斜坡和斜坡采用混凝土或砖石材料进行护坡护坡,通道底部采用粘土进行压实和压实),以保持土壤和水蒸气的正常渗透性。维持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正常生存环境。这对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也很重要。在护岸之前,大部分渠道是清理障碍物,填满河道两侧和河道底部的土壤,然后进行护坡并覆盖顶盖。即使底部由于底部的宽度较窄,主排水管或支渠的下部也在底部,所以必须采取透明措施。换句话说,孔的布置等与反相滤波器的布置相同,并且保持透明。

2.2分段设通道。在通道岸边保护之后,随着平缓的斜坡变成陡峭的斜坡,大的粗糙度率变得低粗糙度。除了渠道人工维护的不便之外,一些两栖类动物如青蛙在非灌溉期间进入和离开。为了保证动物上岸或下运河的便利,在通道结构设计中,分阶段采取了建立生态动物逃生通道的方法和措施,以保护生态 一般每50m设置一次,通道宽度为3?5m,逃生通道的结构是一种中空透水砖材料,它是以阶梯方式建造的,穿孔垂直向上。孔眼充满了草和植物,砖下的粘土被压实,而阶梯侧混凝土凝固。

2.3岸墙留孔洞。为了使渠道高度灌溉,灌溉不被淹没,交通安全得到保证,水土不会流失,在主渠道改造期间,两岸的结构设计已经建立了安全和超高挡土墙。直立基台形式的墙体高度约为1m。该材料是一种透气砖,为了确保动物微生物能够进入土壤和堤岸并流入水中,它们将栖息在地方并进入道路。在岸壁的设置中,动物进入孔将分段设置。一般设置1?2m排,光圈10?15cm,附近村庄等特殊位置,进行适当的加密处理。

3 灌区节水改造设计理念

灌区节水改造是以水资源为中心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灌区节水改造是以水资源有效利用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涉及水资源的评价,配置,保护,利用和科学管理,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确保灌区节水改造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1国家应采取一系列政策,通过宏观调控政策鼓励发展节水农业,确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操作系统改造。2灌区各级地方政府要重视灌区的经营管理,理顺灌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及时调整灌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使灌区的作物布局适应水资源的配置。3灌区管理部门要加大灌区管理力度,制定与节水改造相适应的供水和用水管理制度,落实节水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4加强灌区基层水务工程管理机构的建设,促进灌区有效运行;搞好配套建设野外用水工程;在配水和田间灌溉中实施节水管理措施;使用计费和一系列措施在节日中使用美图。在水利改革的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就动员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灌区的节水建设和用水管理,为实现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节水改革。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综合分析各因素,依托当地现有的用水条件,对灌区进行改造,合理调配水资源,使灌区实现 节水灌溉,可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为建立生态经济的环境水利模式,在山区种植草木,生态恢复提供了水源保障,有利于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农田是为全民提供食物的重要资源。因此,灌溉农田和灌溉是实现农业增效的好方法,增加收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竞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科学管理[J].中国水利

[2]王旭萍.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探讨[J].水利天地.

[3]何武全,张英普,寇广潮,等.论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对策[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4]赵兴春.小型水利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改革策划方案[J].经营管理者.

论文作者:江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关于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思考论文_江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