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电厂汽轮机中调门开度突变的分析及处理论文_李林

(广州市旺隆热电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340)

摘要:针对某热电厂#1机投供热时中调门突然大幅度关小且之后阀门再也无法全开的问题,分析原因发现VPC卡内LVDT满度电压设置严重偏小,通过在线修改VPC卡内LVDT满度电压值,可将阀门逐步开大。另外,就中调门如何能自行开大进行试验分析,推断因中调门可调节流阀异常所致。

关键词:汽轮机;中调门;VPC卡;DDV阀;阀门静态调试

1概况

1.1机组概况

某热电厂安装2台100MW热电联产机组,哈汽厂一次调节单抽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110MW,最大进汽量:420t/h,额定抽汽量:200t/h,额定抽汽压力:0.981MPa。

汽轮机高压转子第11级叶轮后设供热抽汽回转隔板,该抽汽回转隔板暨中调门,该门全关时仍保证30%的蒸汽进入凝汽器。

1.2电调控制系统原理

中调门控制采用上海新华DEH-ⅢA型数字低压纯电调控制系统,电液转换装置采用MOOG公司直接驱动式伺服阀即DDV(英文名字)阀。

伺服控制系统由智能型阀门伺服控制卡(含VPC卡及VPC-TB端子板)、伺服阀(DDV)、油动机、LVDT等构成。DCS阀位指令和OFFSET信号求和,通过智能型阀门伺服控制卡输出±10mA信号控制伺服阀(DDV),由伺服阀将电信号转换成控制油压信号,该油压送入油动机控制油动机位移,当LVTD1/2高选值(电压信号)和DPU阀位指令(电压信号)相等时阀门停止运动,形成闭环控制回路。中调门零位电压、满度电压等参数保存在VPC卡内。

电调控制系统在油动机的脉动油路上设置可调节流阀(OFFSET),用以调整油动机的错油门偏置,使当DDV阀失电时,油动机能自动关闭。

2中调门突变过程

2017年9月20日4点左右,#1机组启动,机组挂闸后中调门未按逻辑要求全开,仍在全关位置,强制DCS开度指令也无法开启阀门。在就地操作中调门可调节流阀,中调门可正常开关且无卡涩。检修人员怀疑DDV阀阀芯卡死,于9月20日5:29分更换DDV阀后进行阀门静态调试,开环控制时中调门操作正常,但切换至闭环控制后,中调门仍然无法开启,经查DEH控制方式处于“手动”状态,切至“自动”状态后中调门自动全开,5:55分检修人员在工程师站2次全行程操作阀门后认为设备恢复正常,中调门显示全开状态。之后机组冲转直至并网,运行人员未发现中调门存在异常情况。

9月20日17点51分,汽机主蒸汽流量360 t/h,运行操作中调门对外供汽,据运行人员反映,中调门突然从全开位置127mm(开度100%)大幅度关小。经查询历史,DCS系统发出关小中调门指令(从100%降为97.8%),阀门开度降为99%,之后将中调门指令调回100%,阀门开度回升至100%。在此过程中,供汽流量最高升至122.8t/h,稳定后回落至90t/h,三段抽汽压力从0.72MPa最高上升至1.42MPa,稳定后回落至1.04MPa。

9月20日19时19分,汽机主蒸汽流量336 t/h,运行人员试验关小中调门,输出指令85.7%,DCS显示开度87.1%,运行人员现场观察到阀门关小至31mm(开度24%),阀门供汽流量由90 t/h升至127 t/h,之后运行人员将指令调回100%,阀门显示开度99%,现场开度升至36mm(开度28%),供汽流量并未明显减少。

3故障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过程,发现以下问题:

3.1DEH控制方式为何由“自动”转为“手动”状态?

DEH控制方式手/自动切换条件:当转速故障、功率故障、强制手动、VPC卡故障或通讯故障时切为“手动”。

正常情况下,机组运行或停机时DEH控制方式都处在“自动”状态,当切换到“手动”状态时,汽轮机高调门、中调门处在开环控制状态,不接受DCS指令。该热电厂的电调控制系统由于OPC卡低频滤波能力不足,在低转速盘车时容易出现几百转的虚假转速,引发OPC故障报警(等同转速故障),从而导致DEH控制方式自行切换到“手动”状态。结论:虚假转速导致DEH系统由“自动”转为“手动”状态.

3.2投供汽时,中调门是否如运行描述是从全开位置大幅度关小?

查询事发当日17点50分(投供汽前)、17点56分(投供汽后)以及某日19点32分(未投供汽)的机组参数进行对比,见下表1所示:

其中,三段抽汽压力为中压旋转隔板前压力。从上表可知,特别是三段抽汽压力的对比可以确认:中调门在机组投供汽前开度大于75%,与运行人员所说的全开位置相吻合。结论:中调门在投供汽前确实在全开位置。

3.3导致中调门突然关小且无法再全开的直接原因?

从中调门伺服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故障原因:通过运行人员的关小中调门试验(9月20日19时19分)可知中调门能关小,也能小幅度开启,这说明电调控制系统闭环控制回路没有完全失灵,可基本排除VPC卡失灵的可能性,同时LVDT的反馈值也能线性变化,只是最大行程变小,证明LVDT也不是故障源。

由于开机期间更换过DDV阀,推测阀门静态调试存在问题,在线读取阀门控制卡(VCC卡)内数据并与以往历史数据对比,详见表2:

表2 VPC卡在线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

由上表可见,在线数据的零位电压变化幅度很小,而满度电压大幅减小,说明阀门最大行程被人为减小,阀门因此无法全开,由此可以确定阀门静态调试出错。结论:阀门静态调试出错。

4故障影响及处理办法

保持现有运行方式且供汽流量大于120t/h,机组运行基本不受影响,机组停机时也可通过减少负荷从而逐步减少供汽量,直至退出供汽,同时也不影响紧急停机。当外部所需供汽流量小于120t/h时,机组运行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运行人员无法通过开启中调门来减小供汽流量,只能通过减少机组负荷来减小供汽量,这将带来环保参数超标及锅炉稳燃风险加大的问题。当供汽量减为0t/h时,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受到极大影响。从检修作业安全性考虑,停机后重做阀门静态调试最为安全,但鉴于机组刚开机且顶峰运行,最好能在运行中处理。

分析VPC卡原理(详见图1),原理图中的“偏置”对应VPC卡的LVDT零位电压,“比例”对应VPC卡的LVDT满度电压。理论上,保持LVDT零位电压不变,修改LVDT满度电压相当于改变LVDT信号换算比例,从而改变“智能选择”模块输出信号,在DCS指令(电压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二者的计算差值变大,该差值通过PID运算等后续步骤输出新的DDV阀指令,最终改变中调门实际开度。

图1 VPC卡原理图

5处理过程及结果

通过中调门调试软件(VPCDBG.EXE)缓慢增大LVDT1、LVDT2满度电压值从而开启汽机中压调门,每次先调整LVDT2满度,然后调整LVDT1满度,共23轮修改后阀门全开,其中,1-7和17-21轮是调整LVDT1满度后阀门开度发生变化,其余是调整LVDT2满度后阀门开度发生变化,详见表3。

修改LVDT电压后,对供汽投切及满负荷供热试验,结果均正常,除线性度略有变化外阀门特性基本恢复,调整过程(部分)曲线详见图2。由图、表可知,在某些区间段,阀位开度与LVDT电压值之间的线性度欠佳,阀门流量特性也不均匀,突变量较大大,调整过程中要加倍小心。

图2 调整过程(部分)

6停机试验

停机后,试验中调门挂闸后能否自动开大并分析原因。

在不改变任何现场设备,将阀门满度电压值设置为:LVDT1满度2.0V,LVDT2满度2.1V。机组挂闸后,中调门指令输出100%,DCS反馈显示100%,现场开度30mm。无任何操作,1小时后阀门自动开大至63mm。

由中调门伺服系统工作原理可知:DCS阀位指令不变、LVDT反馈电压值上升、DDV阀阀芯位置未明显变化,则OFFSET信号必然变大。OFFSET信号对应中调门可调节流阀。据此,推断可调节流阀存在堵塞或其它异常情况,导致泄油量减少、脉动油压升高。

经确认,现场的可调节流阀确实存在故障,9月20日阀门静态调试时可调节流阀密封圈被损坏,存在漏油现象,之后机务人员用密封材料封堵漏油处,泄漏量减少,据此可证实推断正确。试验完毕后,更换可调节流阀并严格按操作步骤完成阀门静态调试,中调门彻底恢复正常。

结论:可调节流阀密封圈破损是导致中调门能自动开大的原因。

7结束语

本次故障由虚假转速诱发,因检修人员检修工艺不严谨而产生,最后因可调节流阀密封圈破损而复杂化。本次教训再次体现汽轮机调门静态调试工作的重要性,需严肃对待。实际工作中,调试前准备工作最容易被忽视,如:油温未达到要求、阀门控制方式不正确,这会引发挂闸后盘车脱扣、中调门不能自动全开等故障,调试过程中也要严格按步骤进行,按钮操作速度过快也是引发故障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旺隆热电有限公司.集控运行规程(汽轮机篇)[Z].广州.2017.

[2]易孟林,曹树平,刘银水.电液控制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3]曾爱平.数字电调系统中调门突开原因分析[J].华电技术.2011(11):23-27.

[4]李庆伟,罗舜旭,吴怡桐.基于ovation系统的汽轮机中调门波动原因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8):76-77.

[5]段彩丽.中调门伺服阀线圈输出故障分析与处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7(6):49-50.

[6]张兴.660MW机组中调门控制指令异常波动原因分析及处理[J].浙江电力,2016(2):45-47.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某热电厂汽轮机中调门开度突变的分析及处理论文_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