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楼晓彬

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楼晓彬

浙江农林大学 311300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量的扩增,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由于市场需求量持续不断的上涨,家畜养殖生产力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家畜养殖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爆发疾病或者疫情,就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近几年,人们对于肉制品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生态化、无公害等等,在新的消费需求下,养殖户必须对饲养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优化,提升养殖效率,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下文当中,笔者将对家畜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提高家畜的养殖效率。

关键词:家畜养殖;饲养管理;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家畜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家畜养殖整体的生产力较弱,大多数的养殖户多采取开放式、粗狂的养殖方式,养殖过程中,容易爆发疾病,加之饲养方式不科学,导致家畜生长速度慢,营养不良,而且肉质品质也比较低,必须尽快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提高养殖管理能力。

一、家畜饲养管理概述

(一)家畜的饲养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逐渐意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任何行业来说,管理都是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必要手段,加强管理,才能不断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保障企业的市场发展优势。而在家畜养殖行业当中,所谓饲养管理,就是通过采用科学标准的饲养方法,调整家畜的饲养结构,保证家畜的营养供给,同时采用有效的疫病防治手段,控制和降低家畜的死亡率,保障养殖效率。随着消费者对肉制品需求提升,新时期的家畜饲养管理,还应从提升家畜肉质品质入手,实现生态化、无公害养殖,优化家畜肉质及其制品的口感和营养度。

(二)家畜饲养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地域广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家畜饲养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且在饲养类型、饲养方式和饲养条件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在南方地区,都采取集中饲养管理模式,而在北方的草原地区,则多采用散养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家畜饲养管理模式较为粗犷,业内也并未提出一套统一的、标准的饲养管理方式,很多地区所采用的饲养管理方式不具备地域性特点,完全没有发挥地方饲养条件和优势,此外,在家畜饲养行业中,还存在着很多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这不仅对消费者造成了损害,更是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目前,我国对家畜饲养的直接监督力度还比较薄弱,一般来说,都将重点放在了成品的质量检测方面,而对相关饲养管理流程的监管力度非常弱,对于家畜饲养管理来说,所投喂饲料的种类、品质、结构等直接关系到其制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如果无法了解和监督其饲养管理过程,就难以全面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二、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家畜饲养管理的相关技术发展较为落后,在很多方面的管理,以及需要完全依靠人工完成。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家畜养殖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比如饲料的投喂、饲料的加工、饮水管理、圈舍清洁等,几乎都可以依靠自动化设备完成,因此养殖成本也相对降低很多。但在我国,这些饲养管理环节很多还需要人工完成,尤其是在圈舍清洁和室温调节方面,长期由于清洁工作不到位、室温调节不符合家畜生存需求,导致了家畜死亡或者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家畜饲养管理技术的欠缺和落后,造成了实现家畜饲养管理现代化的滞后性,过分的依赖人工管理,不仅增加了饲养管理的长期投入,而且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饲养管理失误,从而导致饲养和管理效率的降低;另外,一些从事家畜饲养管理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出生,他们的饲养管理工作多依靠经验进行,缺乏专业性和判断能力,对于饲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非专业人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辨别,尤其是在家畜发生疫病之后,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判定疫病,可能会导致大范围的疫病传染,人才方面的缺失也是导致饲养管理效率低、生产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管理问题

我国家畜饲养管理行业多起步于农村地区,从发展基础上来讲,农村地区虽然养殖条件颇为丰富的,但经济力度比较薄弱,而且缺少专业的管理人。经济力度薄弱,就无法为家畜建立良好的饲养生长环境,在农村地区,很多养殖户将丢弃的房屋作为圈舍,或是就地搭建茅棚,家畜生长环境的卫生条件、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比较差,而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将使得管理不科学,很多养殖户所实施的管理措施缺少目的,盲目的进行饲养,应该进行的保护措施没有实施,饲养方面容易出现营养过程或者营养不足问题,从而导致家畜品质的下降。大多数情况下,养殖户们的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将家畜养殖简单的视为动物饲养,日常养殖过程中,也只专注于食物的投喂,对于动物的营养学管理更是知之甚少。

三、家畜饲养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技术措施

针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聘请专业人员对家畜饲养进行管理,要求养殖人员应当具备基础的动物养殖知识、营养学知识以及动物疫病防治知识,此外,养殖人员还应对家畜养殖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在圈舍的建设方面,养殖户应当多参照一些先进圈舍的搭建方案,主要保持圈舍的通风和关照,避免圈舍长期潮湿,可选用自动控温技术随时调节圈舍问题,增加排风设备和空调设备,保持是被空气流通;在饲养方面,可建设自动投喂系统,定时定量的进行食物和水的投喂;最后,应当定期进行疫病免疫工作,提高家畜的疾病抵御能力,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二)管理策略

在管理方面,养殖户应根据所养殖家畜类型的不同,应地制宜的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策略,做到科学饲养、科学用药。在饲料搭配上,保持青饲料和精饲料用量合理;定期,对圈舍实施清洁消毒工作,避免细菌滋生,造成病菌干扰问题;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春季加强疫病预防,夏季则多注意蚊虫叮咬和降温管理;加强对动物的营养管理,根据家畜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养方案进行调节,保障营养供给充分到位。

结束语

未来,家畜养殖还将不断发展,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养殖管理人,应当充分意识到技术、管理对于家畜养殖的重要性,多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饲养,加强圈舍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诸葛忠勇.浅谈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兽医学杂志,2015(11):155-156.

[2]闫瑞瑞;辛晓平;杨桂霞;张宝辉;吴宏军.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奶牛饲养现状及养殖效益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2009(04):142-143.

[3]王明华.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7):189-190.

论文作者:楼晓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楼晓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