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努力学习怎么办?_幼儿园论文

如果孩子努力学习怎么办?_幼儿园论文

孩子学习吃力怎么办?(4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吃力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1:孩子学习吃力怎么办?

我女儿刚上大班,今年秋季给她转了个幼儿园,原因是原来的幼儿园不怎么重视英语,新幼儿园有许多幼小衔接的课程,比如拼音、查字典、看图说话,英语方面也多了自然发音。但是孩子好像很不适应新幼儿园,经常将英语和拼音弄混,而且写字很慢,每天总要拖拉到很晚才能写完一点点作业。我现在很犹豫,不知是将孩子转回原来的幼儿园,还是让孩子勇敢地接受“挑战”?如果转回原来的幼儿园,担心将来上小学一年级她跟不上;但现在看孩子吃力的样子,很心疼。真不知如何是好?

我不得不说,您像很多妈妈一样,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妈妈们,不能忍受孩子处于无所事事的“空白”,要把孩子的所有时间变得“有意义”。普遍的焦虑慢慢演变成了“培训强迫”。

正是基于“怕输在起跑线”的心态,您才给孩子转了幼儿园,让一个幼儿过早地开始了学业的学习。于是,一个渴望安全感的孩子可能感觉不安全了,他感觉世界正在失去控制,正在建立内心秩序感的他开始感觉茫然与混乱。这种暂时赢在起跑线上的做法,对孩子的天性具有潜移默化式的损害。孩子犹如植物,任何成长阶段都有它自身的意义,不能跨越。如果你一定要给他注射激素,让它快快长大,结出的果实不仅不甜美,而且容易腐烂。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顺应天性成长,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是最好的成长方式。在这方面,精神世界的奠基远比技能的培养更重要。因为孩子要走的人生,不是一时,而是一世。而我们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建立精神大厦的砖瓦,适时引导,然后怀着无限的耐心,等待着孩子慢慢长大。因为,这是生命成长最基本的规律。

就目前情况来说,既然您已经给孩子转了幼儿园,就别再忙着转回去了,那样的话,孩子会更加混乱。家长要付出更大的耐心,和孩子一起克服眼前的困难。另外,和幼儿园老师的沟通很重要,也请老师给予孩子更大的宽容与耐心,允许孩子暂时掉队,暂时慢一点,允许孩子不做作业,同时保证孩子充分的睡眠与游戏时间。(答疑专家:王秋英,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

摘自《本色生活》(深圳),2011.9.12

问题2:怎么给孩子补锌?

我家宝宝今年4岁,头发枯黄,而且很容易出汗,胃口也不好,听说可能是缺锌。请问需要吃药补锌吗?还是食补就好?

对于正常饮食的4岁孩子来说,缺锌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孩子很少吃肉,或经常发烧、腹泻。因为,膳食锌的主要来源是猪瘦肉、牛肉、肝脏等,不吃肉的孩子可能锌摄入不足;而经常发烧或腹泻会使体内的锌被大量排出,也可能造成缺锌。此外,孩子早期缺锌没有任何特别表现,有的仅表现为身高增长略微减慢。临床医生判断孩子是否缺锌也并非查个血就能解决问题,血清锌不能敏感、准确地反映孩子是否缺锌。

好在锌的补充还是相当安全的,若家长实在担心,可以小剂量补充。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连续2周~1个月,每天补充10mg左右的锌。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在孩子腹泻时补充锌。当然,在药补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膳食调整,多让孩子吃一些富含锌的瘦肉、牛肉、肝脏等食物,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缺锌。(答疑专家:盛晓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营养学会会员)

摘自《健康娃娃》(沪),2011.6下.11

问题3:不愿爸爸画画超过自己,怎么办?

我女儿上大班,在家里跟爸爸一起画画时,如果爸爸画得比她好,她就会很沮丧地放下画笔。问她原因,她回答:“爸爸比我画得好。”请问我该如何引导孩子?

建议叫上妈妈一起画,妈妈故意比爸爸画得差。然后妈妈对孩子说:“看看,爸爸比我俩画得都好,咱们问问,爸爸是怎样画得这么好,教教我们好吗?”爸爸先给妈妈指出画得不足之处,妈妈表示虚心接受。爸爸再给孩子指出,并告诉她画画的技巧与方法。妈妈和孩子再画一张让爸爸评价,爸爸大力夸赞两人的进步,并肯定孩子的进步更大。

其实,这是孩子小小的嫉妒心在作怪。孩子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根本不考虑也不知道后果。每个人都会有嫉妒心理,而且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如果不尽快制止,等孩子上学后就会嫉妒比自己某方面强的同学。所以,父母要通过正确引导,让孩子从小学会承认别人比自己强的地方,并能够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随着成长和成熟,就能学会自我调控了。(答疑专家:吴琦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摘自《莫愁》:家教与成才(南京),2011.6下.23

问题4:孩子不愿意外出怎么办?

我家孩子3岁了,平时不喜欢外出,也不喜欢和其他孩子玩,怎么办?

当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时,身心才会健康成长。1岁以后,孩子的集体欲更为强烈,特别喜欢和同龄孩子一起玩,开始转向对社会性的需求。但是也有个别儿童不合群,这是正常现象,造成其不合群的原因主要有:

1.心理压抑。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遭受挫折,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意接近人。

2.依恋成人。有些家庭的孩子从小没有离开过成人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入托后爱哭闹,有的甚至出现精神紊乱现象,如有时哭着要小便,却硬是不肯尿在便盆里,刚拿走便盆就尿湿裤子,平时不和小伙伴玩。

3.环境约束。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其走街串门。由于孩子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变得胆怯,见到陌生人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有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总之,无论是精神因素还是其他的因素,共同的特点是缺少交际机会。所以,父母应激发孩子活泼的天性,让他有一定的时间和小伙伴们玩耍。对于胆小的孩子应创造机会,鼓励他多与人接触。(答疑专家:林凤,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

摘自《娃娃画报·年轻妈妈之友》(沪),2011.11.11

标签:;  ;  ;  ;  ;  

如果孩子努力学习怎么办?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