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名校转型的思考_升学考试论文

义务教育阶段名校转型的思考_升学考试论文

对义务教育阶段名校转制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校论文,义务教育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许多城市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名校或热点小学、初中纷纷转制,变成国有民办或公办民助性质的学校,取消就近免费入学,开始面向全市学生堂而皇之的高额收费,其说一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二是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不足的状况。

笔者通过调查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名校或热点学校转制弊大于利,表现为:(1)名校转制后的高额收费,增加了学生家长经济负担,与转制的最终目的相悖。据笔者调查,某市市区现有的名校或热点学校不是已经转为国有民办,就是都在搞“一校二制”、“校中校”、“民办班”等,真正意义上的公办名校或热点学校已经名存实亡。(2)名校转制与现行法律相悖,损害了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公立学校转制后按民办学校收费,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法》,而且损害一部分家长的利益,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政策、法规权威性的失信度。(3)名校转制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加剧了教育的不正当竞争。名校转制的结果会使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使少数有钱有权的人垄断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4)名校转制客观上助长了教育的“乱收费”。(5)名校转制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公办学校和国有民办学校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转制资产评估上,无形资产很难量化,容易导致学校国有资产的间接流失。

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就业的预备教育,它的经济功能只能是间接的。不能简单地把经济领域的一些规律和口号搬到基础教育中来。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全民的事业,国家要承担起必要的责任,不能把中小学生和家长当成是基础教育自身获取利益以求生存和发展的“市场”。我们不提倡义务教育阶段名校转制,如果要转制也是名校利用其优势兼并薄弱学校或只办“独立”的民营分校,以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标签:;  ;  

义务教育阶段名校转型的思考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