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保障模式比较对我国的建议与启示论文_尚冬雪

国际社会保障模式比较对我国的建议与启示论文_尚冬雪

(河北大学)

摘要:西方国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由于其进入工业化时间早,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也比较长,且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若干比较有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并且其经济依托、保障范围、保障对象、筹集来源、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它们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这些模式,我们虽然不能照搬照用,但对我们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模式;模式比较;启示

一、社会保障模式概况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就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已经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国家不断的经验积累,从中抽象和归纳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经验总结。这一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对其他国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具有指导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是由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的。由于经济基础、思想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所选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二、国际社会保障模式概况

社会保障度制度是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资上的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形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对发展经济、稳定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为劳动者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并辅之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措施,以此来构建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征社会保障的立法作为实施依据;社会保险为强制性,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社会保障对象主要是劳动者及其家属,覆盖面比较大;保险项目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建立政府,个人和单位责任共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互助共济;实行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协调的机制。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被称为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

(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以英国、瑞典、加拿大为典型代表。在这种模式下,社会保险从单项保险向总体保险转变,形成一套相互联系、共同保障的社会安全网,如老年、疾病、残障、生育、死亡等保险合并为一;保险对象已扩大到全体公民,如西欧国家的医疗津贴从40年代起扩大到家属。其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全民医疗。全民医疗,由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通过税收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向国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由生到死的一切医疗、护理服务,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由于社会保险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开支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

(三)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是一种新加坡、智利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这种保障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80年代由50%到87年调低到38%交纳公积金,加上一定的利息,一并计入个人帐户,专户存储,所享受的待遇在其帐户以内支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现已发展为住房医疗在内的制度。会员在退休前可在特准范围内购买住房,支付医疗、教育费用等。达到退休年龄时,才能领取养老金。

由于这一制度实行完全的个人积累方式,有很强的的激励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快速发展。但是问题和不足是:退休金单一,,缴费率较高,参保者已无力办理其他保险;参保人自己缴费供养自己制度,使社会保险互助互济性不见了;低薪收入者由于缴费额少,老年生活保障不一定可靠。通货膨胀率提高及社会保障积累部分已用于廉租住房、医疗支出.人们晚年生活保障有一定风险;雇主由于承担较高的投保费率,削弱了本国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是由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创造的社会保障模式,它起始于苏联,并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效仿。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实施国家保险型的社会保障。这种保障模式的特点是国家为劳动工人提供劳动保险,一切保险费都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个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国家保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普遍采取的保障模式,曾经造福于亿万人民,但因这种保险超过了现阶段的承受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逐渐随着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国家的剧变而被摈弃。即使是仍然坚持这套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也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这套制度,逐渐过渡为混合型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国家保险型模式正在成为历史。

三、各国社会保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确立要从国情和国力出发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保障模式,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国情和国力,是国民经济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社会的承载能力。因此,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是任何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制度模式中都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对于我国而言,高水平的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明显超出了我国的经济承载能力,在我国不具备可行性。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虽然有较好的激励作用,但完全缺乏互济性,也不适应像我国这样人口众多、地区差异明显,贫富分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很多学者建议我国从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思路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无论如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都要充分考虑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以及社会保障的刚性特点。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运行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二)提倡“积极福利”和投资型社会保障

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普遍趋势是倡导“积极福利”和投资型社会保障政策。认为国家应从“父爱主义”的角色中走出来,引入个人责任,建立新型的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关系相平衡的新模式,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简言之就是改变帮助社会成员的方式,变被动的恩惠式福利为主动进取式福利,变事后补救性福利为事前预防性福利,变生活福利为工作福利。

我国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劳动者素质偏低的状况还比较严重。一方面造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供给不充分,另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现象,导致社会保险负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借鉴这一经验,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力资本建设的推动作用,尽可能的帮助社会成员从“他助”走向“自助”。

(三)增强个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责任意识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基于普遍性原则的高水平社会保障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个人责任的缺失而导致的个人劳动积极性的下降和对福利政策的严重依赖。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保障水平偏低,资金缺口大,财政负担沉重的特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更使得社会保障基金不堪负荷。从社会保障效应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考虑,我国的制度设计更应该注重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避免把保障责任完全抛给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北京:天津出版社,2001

[2]丁开杰.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章桂琳,彭润金.七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曾宪影.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M].江苏社会科学,2006(6)

[5]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展望[M].经济研究参考,2009(6)

作者简介:尚冬雪(1993.11-),女,河北省辛集市人,学生,研究生在读,河北大学,社会保障方向。

论文作者:尚冬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国际社会保障模式比较对我国的建议与启示论文_尚冬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