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浅析论文_杨万阳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浅析论文_杨万阳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提升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看到教学中学生与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与时俱进地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在本文中笔者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适当地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中的重点学习科目,对学生的多方面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下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为切入点对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环境下,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在课堂上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忽视了学习兴趣在学生的语文学习道路上的重要性,缺少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导致课堂中教学素材单调陈旧,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使小学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逐渐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对学习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课堂中思维缺少活跃性,常常导致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十分表面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呈现出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

2.阅读习惯还未养成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阅读效率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自制能力较差,学生在传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发现阅读材料中的乐趣,常常被阅读以外的事物所吸引,阅读时无法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阅读效率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理不清文章中的线索,读不懂文章中的中心含义,阅读理解顺序颠倒等问题,学生所呈现出的的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辅助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导致阅读教学对小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

3.写作文章感情空泛

在以往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学生在写作测试中所作的文章常常存在一个弊端——缺乏真情实感。笔者认为小学学生因其年龄较小,阅历的积累较为不足,学生对周遭事物的观察不够仔细,常常难以与日常中发生的事件产生共鸣,缺少对生活的感悟与感想。并且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注重引导学生对日常写作素材与感情的积累,在课堂中所布置的写作主题常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较大的割裂,学生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难以积累起足够的感情素材。由于以上两种原因的叠加作用,学生在写作测试中常常难以调动自身在日常中所得到的情感积累并作用于文章之中,导致文章中缺少学生真实的情感作为依托,出现写作文章感情空泛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对策

1.利用多媒体重塑语文课堂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有效地改善传统的教学形式,归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创设语文教学兴趣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媒体课件是以数字网络媒体为基础的新型教学工具,通过教师在网络中搜集与整理并设计进入随堂课件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内容丰富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使用受学生欢迎的媒体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媒体资源立体的展现形式表现课程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在提高课堂活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创新语文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描写内蒙古风光及风土人情的《草原》一课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首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几首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带有内蒙古特色的歌曲,通过音频的方式在课堂上创设了草原的情境,在音乐结束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歌曲展开联想,并用语言描绘出自己在歌曲里感受到的草原风光。学生在思考中将聆听歌曲时产生的感悟与自己印象中的草原相结合,在课堂上描述出了一个相对立体且饱满的草原形象。通过多媒体音频的方式有效地将草原的形象立体地展示了出来,既通过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赋予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2.设立小组激发阅读兴趣

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彼此学习、互相激励彼此进步、互相补全彼此不足的作用,使学生在小组与同学的互动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引导学生组成阅读兴趣小组,并通过教师设置小组问题、小组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小组中得到保障,并且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竹节人》一课中,笔者在阅读教学环节中笔者对班级中的小学学生说道:“请同学们在阅读中仔细观察,并在阅读后将文章分成几个段落,并与小组成员讨论这几个段落的主要含义。”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阅读文章。在小组中通过学生的互相督促互相激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了阅读,并认真地思考将文章分为了几个段落,之后学生在小组中与其他成员讨论交流自己所认为的文章段落的含义,学生在交流中逐渐摸索出了较为正确的答案。通过设置小组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有助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效率地进行预习阅读,并且使学生根据任务的内容了解到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拟定主题落足生活写作

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在生活案例、生活资源、生活主题等情境中感受语文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水平,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拟定生活化的写作主题,可以有效地改善以往写作教学中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割裂严重的问题,使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写作素材,利用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发现并积累生活中的情感素材,在练笔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积累能力。

在日常小学教学的写作练习中,笔者常常给学生拟定《我看到的一则新闻》、《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主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在贴近生活的主题引导下将开始留意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并深入地了解事件,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带有自己情感的感悟,并通过写作的方式积累下来。通过生活化写作主题的拟定,学生的情感积累与自身的感悟日渐丰富,阅历也将得到一定的提升,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可以信手拈来地写下自己曾经所写作过的事物,展现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有效地改善以往写作内容缺少真情实感的问题。生活化的练笔不仅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建立写作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倩.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

{2}张晓碧.试析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8(19).

论文作者:杨万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浅析论文_杨万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