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的系统移交计划及管理论文_李林

核电的系统移交计划及管理论文_李林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生产准备处 辽宁省大连市

红沿河一期项目采用业主监管下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参照岭澳二期核电项目建设经验,红沿河一期项目系统设备的移交一般经过安装完工状态报告移交(EESR)、隔离移交(TOB)、临时维修移交(TOM)和临时运行移交(TOTO)四个阶段,以完成从安装经调试到试运行的过程,避免相互间的干扰,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其中EESR移交为安装部门向调试部门移交阶段,TOB/TOM/TOTO移交为调试部门向生产部门移交阶段。按照调试责任的不同,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系统经EESR移交后由调试板块负责进行调试活动;另一类系统由安装板块负责进行调试活动。

生产准备处作为电厂唯一的移交接产接口管理部门,从最初移交计划的编制、审查,计划的执行到系统各阶段移交流程的管控,机组后期系统移交完整性控制等方面,全方位对系统和设备的移交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系统移交计划的顺利执行,从而实现机组建设过程中质量、进度控制等目的。

1、系统EESR与3T移交计划

核电站系统和设备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故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移交计划以对系统的移交进度及移交质量进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系统各阶段移交计划的良好执行是满足工程各个生产准备里程碑节点的基本要求,从而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进度计划按期实现,为后续的冷态功能试验、热态功能试验、首次装料、临界和并网及机组的PAC移交创造良好的条件。

1.1 移交计划的编制

系统的EESR/3T移交计划作为调试三级进度计划的一部分,应在机组首个系统EESR移交开始前由工程公司项目部参考一级进度计划和二级进度计划编制完成。红沿河项目一期工程共4台机组,移交计划分为两部分:0/1/2/9号机移交计划和3/4/8号机移交计划,每部分移交计划分为调试板块负责系统和安装板块负责系统两种。

施工控制办公室(COH)根据工艺系统和电仪系统分类的不同,收集各责任队办所反馈的系统EESR计划移交时间,最基本要求为EESR移交时间应根据移交时序图为后续的3T移交留下充足的时间裕度。施工控制办公室(COH)和调试技术管理队(STH)根据系统调试责任的不同,结合EESR移交时间及工程建设各里程碑节点,要求责任队办给出各子系统相应的3T移交时间,完成移交计划的初稿编制

由于调试板块负责绝大多数系统的调试活动,因此其移交计划按机组不同划分为核岛调试子系统、常规岛及BOP调试子系统、电气调试子系统、仪控调试子系统四大类来确定最终的移交计划。责任队办在确定系统各阶段的时间时,不仅要考虑到工程里程碑节点要求及上下游系统的移交逻辑,还要结合系统自身特点并参照移交时序图来制定,避免系统调试时间过短对系统的质量和整体进度带来负面影响。

1.2 3T移交流程管理

各子系统3T移交流程的顺利进行是保证移交计划执行率达到要求的最重要保证。红沿河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移交方式参照岭澳二期工程,一般通过EESR——TOB——TOM——TOTO的方式进行移交;少数系统通过EESR——TOM——TOTO方式,如避雷接地系统、安全壳仪表系统、起吊设备等,对于起吊设备,只有系统接入正式电源供应系统时可能会有TOB申请要求;对于仪表和控制系统,则通过EESR——TOB——TOTO移交的方式;

系统3T移交阶段的流程是固定的,包括文件的申请与审查、联检组织、意见项的录入与消缺、证书签字流程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以上各阶段流程的时间控制,使各子系统的3T移交成为计划执行跟踪的一个补充;同时通过系统移交各阶段的工作,可以使生产线相关人员熟悉设备、系统,锻炼培养队伍,从而逐步接管整个在建核电站的运行管理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T文件申请与审查

当系统的安装条件或调试状态具备检查条件后,由工程方发起EESR/3T移交流程,提出申请文件。移交接产协调工程师收到申请文件后一天内完成对文件的初审,主要关注申请文件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初审合格后发送至专业处进行审查。TOB/TOM/TOTO申请文件分别由运行处、维修经理责任处、运行经理责任处进行审查,专业处接收到申请文件后按程序要求于规定时间内(TOB文件3天,TOM/TOTO文件5天)反馈审查意见。如文件审查合格,由移交接产协调工程师在系统中操作进行下一步流程;如文件审查不合格,系统调试负责人根据专业处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再次提交至专业处审查。

3、系统3T移交现场检查

申请文件审查合格后由移交接产协调工程师通过TIM系统发布现场检查通告。EESR阶段的检查由移交接产协调工程师负责组织,协调电厂各专业系统负责人参加现场检查;3T阶段检查由系统调试负责人组织,其收到检查通告后3天内与电厂各阶段负责人沟通确定检查时间。为提高系统移交效率,红沿河一期工程从2号机组开始实行EESR/TOB并行联检制度。EESR/TOB并行联检统一由系统安装工程师向移交接产协调工程师发起申请,调试负责人提交TOB申请文件后移交接产协调工程师全面负责组织现场检查。电厂各相关专业处按程序规定的职责参与检查活动,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检查重点,承担移交后的运行、维修、安全等管理和执行的职能。原则上要求运行处,维修经理责任处,运行经理责任处必须参加EESR/TOB并行检查;维修经理责任处必须参加TOM检查;维修经理责任处,运行经理责任处必须参加TOTO检查;其余专业可根据需要酌情参加。

4、3T移交遗留项管理

系统联检完成后由调试负责人牵头收集各参检人员所提出的意见项,各相关责任人联签生效后将纸质的意见单扫描件于联检后3天内返回至生产准备处,录入HTIM系统进行跟踪管理。遗留项管理是移交质量控制的核心,通过对检查意见单的设计及意见数据库(HTIM)的统一维护,保证了检查意见的全面、准确。而且,可以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完整记录和纸质文件的存档来保证信息的追溯性。

移交接产信息管理系统对每一条检查意见对应一个唯一编号。规则为:机组¾系统¾移交阶段¾子系统¾四位流水号。并通过检查意见单中是否在本次检查边界、类别变化等信息和工作过程的管理,实现了边界交叉或子系统进入不同阶段时的检查意见跟踪,保证了移交质量的控制。

检查意见单是生产线收集检查意见、对已经产生的未清除的检查意见进行现场确认的唯一方式和依据;生产准备处对尚未清除的检查意见以检查意见汇总单的形式发往调试分部,由调试分部在双方承诺的期限内处理。通过闭环管理,对意见进行全面跟踪、协调、处理。

系统联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争议项与困难项。对于此类问题通过组织移交接产分级决策会议进行沟通解决。针对各阶段最小系统的遗留项推动,组织专项的处级、经理层会议讨论解决。

5、3T移交证书管理

系统各阶段一类项清除完毕后即进入证书签字流程,生产准备处接口调试技术管理队与生产各专业处对证书流转进行统一管理。证书的内容包括首页、流程图和单线图、边界清单、设备文件清单、钥匙清单等。生产准备处一天内完成对证书的初审,主要关注证书的完成性,相关专业处于规定时间内完成证书正确性的审查(TOB证书3天,TOM/TOTO证书5天)。TOB证书由运行处长签字生效,TOM证书由维修经理责任处处长签字生效,TOTO证书由电厂厂长签字生效。证书签字后,相关责任处承担起系统的隔离、维修、运行职责。

6、总结

如果把一座在建核电站比作人的身体,那么系统的3T移交计划与移交流程管理的执行情况反映其血液循环系统是否畅通无阻。红沿河一期工程在借鉴参考电站3T计划和移交流程管理优秀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手段。红沿河移交接产团队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原则,克服了人员变动频繁,人力资源紧张,系统移交任务繁重,工期紧迫等种种不利因素,保质保量的完成系统移交工作,不仅为工程各一级里程碑的按期实现提供了保证,也为机组商运后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核电的系统移交计划及管理论文_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