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效果评价论文_张娟

淮北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2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急诊科护士36例进行分析,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常规管理)与研究组(层级管理模式),两组各18例。结果:研究组护士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综合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层级管理模式后,可以大大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层级管理模式;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影响

相较于其他科室,急诊科存在高风险、患者病情十分复杂等特点,故而对相关护理人员也具有较高的要求[1]。充分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合理配置人员,发挥个人优势,已为了急诊科开展优质服务的关键。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观察对象为36例急诊科护士,选取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18例。研究组男女比2:16,年龄21-37(28.7±5.5)岁。常规组男女比3:15,年龄20-36(28.5±5.7)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方法

1.2.1建立考核小组

根据护士层级,由高年资的护理人员、急诊科护士长一起制定纳入组员的标准,即从事急诊科工作5年及以上;基础以及高级生命支持复苏程序培训资格,总共纳入成员2名。由考核小组进行综合能力培训、急救技能、考核等方案的制定。

1.2.2管理模式

常规组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则进行层级护理管理,具体为(1)分层:设立5个层级,即N0(助理护士)、N1(初级护士)、N2(中级护士)、N3(高级护士)、N4(责任护士),确定各层级责任。根据每位护士的管理能力、学历、交流以及工作能力,由护士长将其划分为若干小组,组长由责任护士担任,实施24h负责制、8h工作制。层级分组结合工作岗位,每班人员组成包括组员、组长,尽量固定人员,以确保连续性的责任和工作。(2)各层工作标准:根据考核小组提出的急诊科工作流程,规范急诊科工作制度,并在急诊科公式栏上宣传急救仪器、急救物品的准备过程以及仪器保养标准;针对急诊科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急诊科工作。(3)分层培训:以面对面、导师制的传帮带培训为主,N3级培训中级护士,以专业发展动态结合优质护理服务予以培训指导,同时结合临床疑难案例或典型案例,给予总结分析,相关疾病的新动态、新知识;N2级护士培训初级护士,以鉴别诊断、专科护理为主;N1级护士培训助理护士,以疾病常规知识宣教为主。(4)ABC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围绕患者具体病情,划分为4个等级,即Ⅰ、Ⅱ、Ⅲ、Ⅳ,按照等级划分区域,即急危症患者(Ⅰ级)划分到A区(复苏室),急重症患者(Ⅱ级、Ⅲ级)划分到B区(抢救室),普通急症者(Ⅳ级)划分到C区(诊室),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即N3级护士对A区患者进行急救协调,主要管理患者的气道;N2级与N3级护士对B区患者进行抢救护理;N0级与N1级护士对C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加强巡视。

1.3观察指标

(1)工作质量:由本院自拟量表评估护士工作质量,包括物品管理、急救技能、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安全管理等,评分越高工作质量越高。(2)工作能力:收集科室、医院考评护士工作能力的结果以及其他客观指标,从护理能力、管理能力、交流能力方面,评价层级管理效果。(3)综合能力:包括护理记录(10分)、急救技能(10分)、组织协调(10分)、医生配合度(10分)、模拟病情判断(10分)以及基础护理操作(50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综合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士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综合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急诊科对护士具有较高要求,所面临的患者,其病情也比较复杂、危重,稍不留意就会危及到患者安全,故而要求急诊科护士具备精湛的技术、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交流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与观察能力,以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救治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

近两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获得了不错的效果[2]。通过层级管理,优化分级不同学历、工作能力的护士,对护理管理机制以及工作流程予以进一步标准规范化,落实各层护士责任,完善各层考评机制,进而健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士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3]。分组排班,由组长负责监督各班护理质量,协调管理护理日常工作,围绕患者具体问题,指导下级护士,发挥领头作用。

结合本次实践,证实研究组护士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确切,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珏.急诊科开展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8):83-84.

[2]姜丽娟,郁红霞,张学梅,等.分层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4):153-154.

[3]彭莉.护士分层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909-4910.

论文作者:张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效果评价论文_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