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X荧光分选机预选抛废提高锡铜选矿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论文_杨利强,,刘锦

(云锡股份公司老厂分公司 云南 个旧671000)

摘 要介绍了拣选技术发展现状,锡铜硫化矿、单铜矿的矿石性质;用XRT射线机预选抛废分选实验的工艺、工作原理及典型工艺,并列举了锡铜硫化矿、单铜矿正选、反选的分选实例;结果表明:低品位矿石经X射线分选后,可提高入磨品位,减少入磨、选别、产品处理作业的废石量,节能降耗,可显著提高选矿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荧光分选机 预选抛废 废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资源概况、

老厂分公司的资源概况:随着机械化的大规模开采,矿山资源在逐步枯竭,各大坑口采掘出来的锡、铜矿石的品位再逐渐降低;低品位矿石储量为765万吨,锡品位0.238%;钨品位0.188%;单铜矿品位0.654%。锡、铜、钨、铅金属量约为5万吨;锡铜硫化矿、单铜矿中,伴生金属多,含有用矿物品位低;采出来的锡铜硫化矿、单铜矿中同样还含有大量的废石、脉石矿物,入选的锡、铜品位低;锡、铜矿石的手选、拣选的历史沿革及技术发展现状。

在云南锡业集团公司锡、铜矿石的手选、拣选是一种最古老的选矿方法,从几千年前就已经在个旧的锡选矿领域得到应用。最初的拣选、手选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对矿块进行鉴别选择出锡、铜高品位的矿块,抛弃低品位的脉石和废石。上世纪以前,在云南个旧市的各大矿山、洗砂厂,为了拣出锡矿石或除去废石,都用过手选这种最原始的方法进行分选,而人工拣选、手选的方法,只有在矿石与废石的表面颜色有显著差别的情况下,人才可能辨识得清楚。当脉石、废石、和目的矿伴生、连生在一起,脉石有矿物穿脉现象时,用肉眼很难分辨出矿石、脉石、废石,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其劣势也逐渐的显露出来。

目前:选矿工作者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不断将最新的科学技术与选矿工艺相结合,发明了一系列的人工智能拣选的方法和新的分选设备来代替人工“手选、拣选”。例如:人们通过利用X射线照射金刚石矿石,用其所发射的强荧光进行金刚石矿的勘探和分选;利用铀矿石本身的γ放射性,将其与废矿分离、分选开等。 随着自动、人工智能拣选新理论和新设备的不断创新,拣选的新技术、新方法在逐渐应用到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金属等行业。

老厂分公司针对不同矿区的矿种,将一个锡铜硫化矿、两个单铜矿用XRT射线机进行了预选抛废探索性实验研究。

其目的:抛除废石,减少脉石的入选量,提高入选的锡、铜金属品位,降低选矿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二、试验样品单铜矿、锡铜硫化矿的多元素、铜相、物质组成分析

2.1试验样品的说明

1)竹坑单铜矿-矿样是从硫化矿工段粗碎作业后,并经过洗矿作业取出的实验物料。

2)竹坑13-8单铜矿是从1800大坑原矿堆场取出,经过筛分、人工洗矿后准备的实验物料。

3)马坑锡铜硫化矿-矿样是从氧化矿工段进矿系统中碎作业后,并且经过洗矿作业取出的实验物料。

2.2 预选抛废试验样品的多元素、铜相分析

1)单铜矿的多元素、铜相分析

表1主要元素的化学分析

2.3原矿物质组成分析

1)单铜矿物组成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有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阳起石、金云母、绿泥石等。主要有用组分为黄铜矿。黄铜矿(CuFeS2)黄铜矿为主要的含硫铜矿物,此外还有少量铜的次生矿物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矿物呈黄铜黄色,表面可见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绿黑条纹痕,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较低(3—4)且性脆。矿物结晶程度较差,多为它形粒状晶,在各类型矿石中多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星散分布或浸染状分布,有时呈细脉状或块状出现,并有包裹锡石的现象。有极少数的黄铜矿由于氧化作用的结果,其边缘变成了铜兰。矿石中磁黄铁矿、黄铁矿往往呈稠密细脉浸染状、团块状分布。

2)锡铜硫化矿矿物组成

锡铜硫化矿物质组成为:锡石、黄铜矿、砷黝铜矿、铜蓝、砷钙铜矿;硅孔雀石、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磁铁矿、赤铁矿、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萤石、石榴石、砷酸铅、辉石、符山石、绿泥石、云母、依利石、锐钛矿、透闪石、电气石、粘土、其他杂质。锡石(SnO2)为矿石中主要的锡矿物,颜色从深褐到无色,主要呈棕褐色、黄褐色、黑褐色,其次有深褐色、浅黄色至无色。其单体有粒状,短柱状、长柱状、针状、板状、碎屑状等,粒径一般0.01—0.15mm不等。集合体有团粒状,浸染状、斑状,脉状、条带状等。

三、预选抛废分选实验

3.1实验要求及过程

1)对提供的所有矿石在预先水洗增加矿石湿度,XRT荧光分选机适合的分选粒度,一般为+15-60mm。

2)针对三种矿样每种矿样进行破碎,破碎的原矿每种为1.7--2吨。

3)分别对三种矿样进行打废石和打矿石的实验,每种矿2组实验数据,共计6组实验数据。

4)针对13-8单铜矿原矿做筛分分析,分析的粒级分别是-5mm,+5-10mm,+10-60mm三种粒级,对每种粒级进行称重取样化验。

5)针对13-8单铜矿破碎筛分的所有筛下产品(-5mm,+5-10mm)以及入选设备(+10-60mm)选别后的精矿一起打包寄回老厂分公司进行选矿实验。

3.2打矿和打废实验目的

通过打矿和打废不同实验进行实验效果对比,建立数据指标,为后期的生产运用做准备。

3.3 实验原理

原理:( XRT,X射线衍射形貌术,简称X射线形貌术。)设备主要由XRT射线源图像成像传感器喷阀内部传送带及外部振动给料斗组成。由外部振动斗给料到内部传送带,当矿石经过传感器和射线直射区域时,运用X射线穿透技术和传感器接收成像技术识别密度大的金属矿物后,由传感器发送指令给喷射控制卡(喷阀)进行相对应的金属矿石喷射选出有矿矿石,如下图:

给料斗 ②皮带运输装置 ③ X射线源

④X射线接收传感器 ⑤喷射系统 ⑥料仓

3.4试验工艺流程

四、分选试验获得的结果分析

4.1实验数据

在好朋友科技有限公司试验现场分别对马坑13-8#、竹坑的单铜矿和马坑的锡铜硫化矿共3个矿样进行了试验。分别对3个矿样都进行了正选和反选的试验(即正选—分选机产品为有用矿物;反选—分选机产品为废石),适宜的粒级范围为10mm~60mm;试验结果见下表:

1)竹坑13-8#单铜矿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表5

2)竹坑单铜矿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表6

4.2实验结果分析

1)、①.马坑13-8#单铜矿抛废率为44%左右,废石含Cu为0.1~0.12%,铜回收率为88~93%,富集比为1.5~1.65倍;

②.马坑单铜矿抛废率为38%,废石含Cu为0.1~0.13%,铜回收率为93~96.86%,富集比为1.5~1.56倍;

③ 马坑锡铜硫化矿抛废率为41~48%,废石含Cu为0.05~0.07%,铜回收率为90~94%,富集比为1.6~1.75倍;废石含Sn为0.018%,锡回收率为92~94%,富集比为1.6~1.8倍;

2)、马坑锡铜硫化矿正选比反选抛废率高6.89%,两个单铜矿矿样正反选抛废率差距不大;

3)、在实验现场,把分选出的精矿水洗后还能发现精矿中仍含部分废石、脉石(约占有用矿物3%~5%的产率),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代荧光分选机的运行参数还需进一步优化、调整,提高荧光分选机的分选精度,获得的分选效果将会更佳。

预选抛废试验的成功,为老厂分公司选矿工艺的完善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为将来的工业化应用打下必要的技术基础。

五.结语:

老厂分公司的锡矿、锡铜硫化矿、单铜矿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易采、易选的原矿资源再逐年减少,资源的品位在逐年下降,“贫、细、杂、难”的“硬骨头”矿石成为了主要的资源,变成了选矿生产的“主粮”。随着我国选矿技术的不断进步,x射线辐射分选技术的“日臻完善”,又为矿山企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线路,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给矿业企业带来如下的综合效益:

1).预先抛废可提前丢弃大部分的废石、脉石、经富集后进入磨矿、选别等作业,有效降低磨矿、分选、产品处理作业过程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预先抛废工艺的成熟,使部分低品位矿床得以开发利用,扩大了矿石低品位的利用率,延长了矿山的使用年限,降低了矿石的开采边界品位。

3).预先抛废作业分选出来的废石、脉石还可进行综合利用,利用为建筑工地的石料、坑下采空区的充填物料,同时又减少了选矿厂尾矿的排放量,延长了尾矿库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国外金属矿选矿,《分选矿石的X射线辐射分选法》,核工业化工冶金研究所,作者-汪淑慧,

费德洛夫,张岩. X—射线分选技术及分选机[J]. 矿山机械, 2008( 23) : 110-113.

论文作者:杨利强,,刘锦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用X荧光分选机预选抛废提高锡铜选矿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论文_杨利强,,刘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