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

陈骏[1]2002年在《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肿瘤的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的分级和预后相关,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可作为评价肿瘤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肿瘤血管生成是目前肿瘤防治的新领域。如何在活体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状况(血管生成成像)便成了医学影像学面临的新课题。MR PWI是用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的一种检查技术,可以提供血液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建立供医学影像学研究用的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必将促进脑胶质瘤的影像学基础研究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旨在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探讨其用于医学影像学研究的可行性,进而对其MR PWI的可行性及有关技术作一初步探讨。 材料和方法 研究的第一部分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用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在大鼠的右侧尾状核,接种细胞量为1.0×10~6个(第一组),1.5×10~6个(第二组)。观察大鼠术后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生存期和MR表现。测量肿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记录肿瘤最大径达3mm时的瘤龄,并计算此时距大鼠死亡之间的时间(即相应的观察时间窗)。在大鼠濒死前或死亡后立即获取肿瘤标本,做病理学检查。 研究的第二部分将15只荷瘤大鼠随机分成叁组,每组5只,对叁组大鼠作MR PWI扫描,对比剂剂量分别为0.2mmol·kg~(-1)(第一组)、0.4mmol·kg~(-1)(第二组)和0.6mmol·kg~(-1)(第叁组)。根据PWI时间-信号曲线计算rCBV、SRR_(max)、Q_(rCBV)和Q_(SRRmax)值。分析比较正常脑组织和肿瘤组织的rCBV和SRR_(max)值,以及叁组大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鼠的Q汇BV和QSRRm盼值。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0刀统计软件包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分析和 t检验等处 理。 结果 在研究一中,两组大鼠皆成功接种肿瘤。肿瘤组织免疫组化 GFAP和 Sl 蛋白阳性,未见头皮下种植和肝肺等远处转移,1例腹水。荷瘤大鼠的早期症状包 括运动减少、攻击性减弱和精神萎靡等,晚期则有偏瘫、眶周出血、癫痈和恶液 质等表现,此时大鼠体重亦明显进行性减轻。MRI检查见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 呈长TI低信号和长TZ高信号,大多呈环状强化。第一组大鼠平均生存期为23.50 士3.93 d,明显大于第h组 17.75士2.38 d(P<0.of人肿瘤最大径呈直线关系随瘤 龄变化,濒死前肿瘤最大径为 9* 土二.36mm(第一组)和 9l 土0.96nun(第二组), 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刀5),但第二组的均一性较第一组好。肿瘤体积呈指@数关系随瘤龄变化,濒死前肿瘤体积为 515石6士303.33mm‘(第一组人 504.gi士 176.49ffiffi’(第二组人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一组大鼠肿瘤最大 径达3mm时的瘤龄为门*0土0.93 d,大于第二组8.88上1.25 d叩<队01),相应的 观察时间窗第一组为12刀0土3.sld,大于第二组8.88上1.73d(Pwto刀5)。 在研究二中,叁组大鼠皆成功进行了 MR PWI检查。叁组大鼠肿瘤组织 rCBV 和 SRRm。值皆大于正常脑组织0<0刀1人叁组大鼠* 队分别为 1.77士0,12(第 一组L 2刀7土0.17(第二组)和1.36士0.10(第叁组L叁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0 <0.m),第二组大于第一组(P<O.m),第叁组小于第一组(P<0.m)。叁组大鼠 QSRRm皿分另为 l.48土 0.25(第一组)、l.69土 0.18(第 l组)和 l二 18 i 0.06(第叁组), 叁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of),第叁组小于第一组(P t 0刀5),然而第二组与 第一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刀5人.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观察时间窗取决于接种细胞量, 3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接种的细胞量越大观察时间窗越窄,根据具体的研究计划可作不同的选择。该模 型可用作 MR PWI 等医学影像学研究,MR PWI 研究中对比剂剂量以 0.Zmmolkg’-0.4tnmolkg’为宜。

陈骏, 余永强, 钱银锋, 张诚, 沈玉先[2]2004年在《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的动态观察和MR灌注成像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初步探讨其MR灌注成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在13只SD大鼠的右侧尾状核建立模型。MR增强扫描动态观察第一组8只大鼠的肿瘤生长状况。在瘤龄第17 d,对笫二组5只荷瘤大鼠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WI)检查,根据时间-信号曲线计算为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最大信号下降百分比(SRRmax)值。结果第一组大鼠生存期为23.5±3.93 d。肿瘤最大径随瘤龄增长呈线性增大,体积呈指数规律增大,濒死前肿瘤的最大径为9.19±236 mm,体积为515.66±303.33 mm3。第二组大鼠皆成功进行了MR PWI检查,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rCBV分别为179.04±46.02和87.04±23.00,SRRmax分别为39.91%±6.80%和24.11%±6.36%,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C6脑胶质瘤肿瘤生长有规律性,可用作MR PWI研究。

钱银锋[3]2002年在《大鼠脑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前后MR灌注成像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 胶质瘤是血管生成最丰富的肿瘤,因此成为抗血管生成研究的理想靶肿瘤。目前国内外进行的抗胶质瘤血管生成研究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皮下胶质瘤模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ead等用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脑胶质瘤和皮下胶质瘤,两者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表明皮下胶质瘤模型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脑胶质瘤。另一方面,对血管生成抑制剂疗效反应的活体观察一般都采用体积变化这一指标,而体积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疗效的早期判断难以实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X-刀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等病变的治疗技术,作为脑胶质瘤的追加治疗方法得到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有很大的差异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早期疗效评价方法,Giannopoulou等研究发现X-刀治疗能抑制血管生成,这使得活体观察肿瘤血管的早期改变以判断疗效成为可能。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是利用快速成像序列检测对比剂首次通过兴趣区时所引起的信号改变,从而计算出病变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本课题旨在在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内皮抑制素和X-刀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对比研究,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早期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探讨X-刀治疗胶质瘤的病理机制以及内皮抑制素和X-刀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右尾状核接种C6胶质瘤细胞复制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接种胶质瘤细胞后第15天,分别予以X-刀治疗(n=6,单次照射,中心剂量25Gy)或重组人内皮抑制素皮下注射(5mg·kg-1·d-1,n=6;10 mg·kg-1·d-1,n=6;和20 mg·kg-1·d-1,n=6:共7天),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6)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hr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灌注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处理,计算出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相对脑血流容积(rCBV)和最大信号下降百分比(SRRmax),求出各参数的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之比Q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值,观察治疗后Q值的变化,并与肿瘤的生长抑制率或荷瘤鼠存活期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所有接种大鼠均有脑胶质瘤生长,肿瘤呈类圆形,接种后第15天平均肿瘤-体积为 75.33土18.48mm\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 22.8士3.2天,第 22天平均肿瘤体积为 575.50士 103.70op3。 内皮抑制素治疗组治疗期间无一死亡,治疗结束时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8.29% 土3.410,53.77%士7.08o和 59.46%士3.20%,但停药后 72hr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期 24.2士 0.4天。H种剂量内皮抑制素治疗 48hT后 QtoBV下降百分比分别为 23.82%士 7.32%;47.71%土7.94%和 51.38%士5.12%,QsR。m。下降率则分别为 22.88%土3.77%, 42.43%i 7.110和 42.88%f 5.96%,Q值下降百分比与肿 瘤生长抑铝率密切相关 (Nrosy。0.86,rQs皿m。=0.81,P<0.of)。 X-刀治疗组大鼠平均生存期 26.3土 1.0天,治疗后 48hr Q。附和 Qs删。下降率分 另为 35.79%13.38%和 26.of%土 3.94%,Q汇av的下降百分比与大鼠生存期密切相关 (r二0.82,Pwto.05),而QsRRmu的下降率与大鼠生存期间无显着相关性(r=0.77,Pt>0.05)。 结论 内皮抑制素和X-刀治疗均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脑胶质瘤的肿瘤血管形成、 减少肿瘤血流灌注,抑制肿瘤生长或延长生存期。 研究首次证实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大鼠脑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价中 具有重要价值,MR PWI应该成为胶质瘤患者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早期随访、优化 治疗方案和预测愈后的有效检测方法。

陈骏, 余永强, 钱银锋, 张诚[4]2004年在《大鼠C6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初探》文中认为目的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 ,初步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 (MRPWI)用于实验性脑胶质瘤研究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15只荷瘤大鼠随机分成叁组 ,每组 5只。用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在大鼠的右侧尾状核建立模型。MRPWI对比剂剂量分别为 0 .2mmol/kg体重 (第一组 )、0 .4mmol/kg体重 (第二组 )和 0 .6mmol/kg体重(第叁组 )。根据PWI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计算rCBV、SRRmax、QrCBV和QSRRmax值。结果 叁组大鼠肿瘤组织rCBV和SRRmax值皆大于正常脑组织 (P <0 .0 1)。叁组大鼠QrCBV分别为 1.77± 0 .12 (第一组 )、2 .0 7± 0 .17(第二组 )和 1.36±0 .10 (第叁组 ) ,第二组大于第一组 (P <0 .0 1) ,第叁组小于第一组 (P <0 .0 1)。叁组大鼠QSRRmax分别为 1.4 8± 0 .2 5(第一组 )、1.6 9± 0 .18(第二组 )和 1.18± 0 .0 6 (第叁组 ) ,第叁组小于第一组 (P <0 .0 5 ) ,然而第二组与第一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 MRPWI可用作研究大鼠C6脑胶质瘤 ,其中对比剂剂量以 0 .2~ 0 .4mmol/kg体重为宜

钱银锋, 余永强, 陈骏, 张诚, 盛强[5]2004年在《内皮抑制素治疗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通过内皮抑制素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的研究 ,探讨PWI在疗效早期评价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后第 15d ,以 3种剂量内皮抑制素皮下注射治疗 7d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2d进行PWI检查 ,观察肿瘤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 (rrCBV)变化 ,并与治疗结束时肿瘤生长抑制率 (Sv)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3种剂量治疗 2d后肿瘤rrCBV下降百分比分别为 (2 1.92± 3.36 ) %、(35 .5 6± 4 .14 ) %和(38.13± 3.90 ) % ,治疗结束时Sv 则为 (2 8.2 9± 3.4 1) %、(5 3.77± 7.0 8) %和 (5 9.4 6± 3.2 0 ) %。两者密切相关 (r =0 .85 ,P <0 .0 1)。结论 PWI可在抗血管生成治疗后早期预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D]. 陈骏. 安徽医科大学. 2002

[2]. 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的动态观察和MR灌注成像可行性研究[J]. 陈骏, 余永强, 钱银锋, 张诚, 沈玉先.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

[3]. 大鼠脑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前后MR灌注成像研究[D]. 钱银锋. 安徽医科大学. 2002

[4]. 大鼠C6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初探[J]. 陈骏, 余永强, 钱银锋, 张诚.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5]. 内皮抑制素治疗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J]. 钱银锋, 余永强, 陈骏, 张诚, 盛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标签:;  ;  ;  ;  ;  ;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