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分析论文_徐金唤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分析论文_徐金唤

河南省驻马店市159中心医院 检验科 463000

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8月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结果:TRUST检测后敏感性为91.18%,特异性为63.64%,,检出率为81.58%;ELISA检测后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66.67%,,检出率为97.73%,TRUST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进行检测,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螺旋体感染

梅毒主要是由苍白螺旋体引发的系统性传播疾病,其传染途径主要有性传染(后天性梅毒)和母婴传播(先天性梅毒)。近几年来,我国的梅毒发病几率逐渐增高,现已成为临床报告病例中最多的性病,临床诊断中通常是采用TRUST进行检测,但是检查结果的特异性不是很高,有时候还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检验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45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43.5±2.4)岁,Ⅰ期14例(31.11%)、Ⅱ期22例(48.89%)、Ⅲ期9例(20.00%)。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45例患者经我院相关诊断均符合我院对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前期标准未硬下疳、阴道或阴茎周围出现斑块、股沟淋巴结肿大;③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遗传性血液疾病和心脏病的患者;②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出现障碍的患者;③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④拒绝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方法为:准备水平旋转仪、TRUST抗原液、直径18mm的圆圈卡片、抗原滴管和针头,首先采取患者的肘静脉血,防止温室静置凝固后将血清分离,然后将50μL的样本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中,并均匀涂抹,加入TRUST抗原液轻轻摇匀,在适应9号针头加一滴抗原,最后将卡片放置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8min,转速调整为100±2转/min,在亮光下观察检测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为:取患者肘静脉并进行血清分离,将特异性抗体和固相载体进行连接,形成固相抗体,将未结合的抗体和杂质清洗出去;使用脱脂奶粉或者BSA进行封闭,将受检标本和固相抗体进行接触,让标本中的抗原和固相载体上的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将酶标抗体和固相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进行结合并加上底物,最后根据复合物的颜色反应程度进行抗原定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观察指标

对比45例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查后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检出率。

1.5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5例患者经过TRUST检测后,结果显示为:TRUST阳性31例,假阳性3例,共计阳性34例;假阴性4例,真假阴性7例,敏感性为91.18%,特异性为63.64%,,检出率为81.58%。

经过ELISA检测后,结果显示为:ELISA阳性40例,假阳性2例,共计阳性42例;假阴性1例,真假阴性2例,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66.67%,,检出率为97.73%;ELISA检测结果中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均高于TRUST检测结果(P<0.05)。

3讨论

性传染是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临床最后那个,梅毒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即Ⅰ期:患者主要症状为硬下疳,主要发生位置在阴茎、龟头尿道口、大小阴唇和肛门之中,大多数病人硬下疳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有清晰的溃疡、分泌物较多,部分患者会出现仅为淋巴结肿大;Ⅱ期:这个阶段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像皮疹、发热、头痛和关节酸痛等,多数患者会出现皮肤梅毒疹,少数患者会出现复发性梅毒疹,二期神经梅毒多无明显症状,部分会出现脑膜炎或者脑膜血症状;Ⅲ期:三期梅毒也被成为晚期梅毒,这个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损害、神经损害和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严重者还会出现痴呆和瘫痪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针对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诊断准确性也逐渐提高,尤其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检出效果最为明显。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是一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主要是通过常规血清试验来针对螺旋体抗原的检测试验,但是临床试验结果中特异性不明显,检出率不高,容易产生诊断错误。所以,相对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说,其缺点还是十分明显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主要是通过将待测抗原和抗体的特意反映与酶连接,通过酶和底物产生的颜色反应程度来测定,其方法类型可以分为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间接法、竞争法和捕获法等五种,临床测定最常用的就是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这两种方法是测量抗原和抗体最为简单的方法,其试验步骤简单、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被广泛适用于临床检测。

综上所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中,诊断的准确性更高,检测方式更便捷,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书旭.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82-83.

[2]孟保福,宋红林,李翠芬. ELISA 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0):4611-4613.

[3]丁兆明. 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ELISA法的检验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7):996-998.

[4]姜景霞.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J]. 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142-143.

[5]刘秀娟.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601-10601.

论文作者:徐金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分析论文_徐金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