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行CT与超声诊断临床对比探讨论文_郑恒

盐亭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600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行CT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挑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CT与超声检查,对比CT与超声诊断率、特异性。结果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与特异性,CT诊断的准确率为95.1%、特异性为66.7%,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5.2%,特异性为44.4%,CT检查结果明显比超声检查结果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与特异性都比较高,比超声诊断结果可靠性更高。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CT;超声诊断;对比

急性阑尾炎属于常见的急腹症,依靠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作为诊断标准,可能致误诊或漏诊[1]。本次研究挑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52例,女38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8.7±3.7)岁。64例病人的主诉症状为右下腹部固定压痛感,26 例病人的主诉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77例病人有恶心呕吐症状,62例病人有白细胞升高症状,59例病人有持续高热症状。通过手术后病理检查,共81例病人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1.2方法

所有病人接受CT与超声检查。具体如下:

1.2.1超声检查 超声检测仪的工作探头为凸型探头,工作频率定为3.5 MHz,高频探头工作区间定为7.0~10.0MHz,病人选择仰卧位,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实施检查并对超声所见进行描述。

1.2.2 CT 检查病人选择仰卧位,用CT平扫病人的中下腹部,管电压定为120 kV,管电流定为280 mAs,扫描层厚为1.5 mm。由2 名CT 医生选择合适窗位、窗框,观察阑尾具体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周边关系,并记录观察结果。

1.3 观察指标

选择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超声诊断准确率、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用卡方检验,显著水平为P﹤0.05。

2 结果

选择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超声诊断准确率、特异性。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与特异性,CT诊断的准确率为95.1%(77/81)、特异性为66.7%(6/9),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5.2%(69/81),特异性为44.4%(4/9),CT检查结果明显比超声检查结果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病人首发症状主要为腹部疼痛,一些病人还会出现高热、恶心呕吐,但由于初期缺少特异性,极易混淆为其它急腹症,以致漏诊与误诊,所以必须结合影像学技术以确诊,以及时救治[2]。

急性阑尾炎超声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随着病程的发展,在病理上依次表现为单纯型、坏疽型、化脓型、阑尾周围脓肿,各类型的声像图的特征也各不相同。①单纯型:直径大概7~10 mm,长轴出现一管状回声,回声不均匀,管壁连续,可以检查到有多个管壁四层结构,从内至外分别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表现为弱强回声相间,黏膜层稍微增厚,阑尾腔内基本没有积液暗区或仅存少许积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到少许点状血流信号。②坏疽型:阑尾很明显增大,形态呈不规则状,全层结构不复存在,管壁连续性中断,边界变得模糊,大多表现为实块状,阑尾腔与阑尾周围都可以发现不规则液性暗区,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到比较多的血流信号。③化脓型:阑尾肿大增粗比较明显,直径超过10 mm,黏膜层显著增厚,无法分清四层结构界限,大多表现为弱强两层回声,回声不均匀,阑尾腔内可检测到大量积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到比较多的血流信号。④阑尾周围脓肿:回声与化脓型或坏疽型阑尾炎相似,结构不清楚,边缘变得模糊,大部分脓肿病灶在阑尾盲端周围,表现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多普勒超声可检测到血流信号[2]。

急性阑尾炎CT影像学特征:①直接表征:阑尾增粗,直径超过7mm,管壁加厚,管状结构不复存在,边缘境界变得模糊;密度接近或稍微比邻近的肌肉组织要高;无法分清阑尾壁与周围的炎症的界限;有时加厚的阑尾壁呈现不同密度分层的同心圆样结构;一些病人阑尾腔内检测到有阑尾石存在[3]。②间接表征:阑尾周围脂肪组织内检测到条索样、片絮样密度增高影,阑尾或小肠系膜出现水肿、增厚或邻近筋膜加厚,阑尾周围积液;盲肠、升结肠管壁加厚,肠管扩张、积液;残留异常阑尾影和阑尾周围蜂窝织形成炎、脓肿,伴有低位小肠梗阻现象;增强扫描检测到阑尾开口与盲肠接合部呈箭头表征[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T诊断的准确率为95.1%、特异性为66.7%,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5.2%,特异性为44.4%,CT检查结果明显比超声检查结果要优。由此说明,对比超声诊断,CT 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运用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与特异性都较高,诊断结果可靠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希根.急性阑尾炎行CT与超声诊断临床比较[J].淮海医药,2017,02(8):189-190.

[2]王国栋,谢海燕,李明鉴.64排螺旋CT与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6,07(5):174-175.

[3]武燕,陈德林.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58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23(12):85-86.

[4]沈未寒,谢樟永.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1(7):2043-2045.

论文作者:郑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急性阑尾炎行CT与超声诊断临床对比探讨论文_郑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