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邦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2
摘要:土建工程造价预算在工程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造价预算受材料价格的市场波动与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的造价预算不十分的准确,常出现实际造价超出预算的现象。超预算问题不只是使土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难度加大,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土建工程工期的如期完成。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措施
1预算在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通过造价预算,能使建筑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合理高效,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盈利状况。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实现预期效益,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些所能进行的高价值高利润的经济活动,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利于目标利润最大化实现的因素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全力使预期目标效益实现。在对各种工程造价预算进行编制时,需要预算编制的有关人员着眼施工的整个过程,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对影响市场的各因素进行科学预测,实现科学地合理地预算决策。第二,造价预算准确合理可激励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预算控制管理,将目标利润分层分类分解到各下属施工班组,最后延伸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与管理中,成为员工在施工过程期间的努力的工作目标。各施工班组对建筑企业期望的利润联系本班组施工实际进行梳理分解确定班组目标,施工过程的具体员工在实际施工中,努力地完成班组目标。这样精确合理地分解土建工程的造价预算,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预算管理可强化建筑企业控制管理。预算控制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约束性,并且贯穿在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控制着土建工程管理的进行。通过制定合理的造价预算以及进一步的预算实施,强化建筑企业的管理控制工作。
2土建工程造价超预算产生原因
2.1 土建工程造价前期成本预控不足
土建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与每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影响。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必须要进行工程造价的计算与管理。但由于项目尚未正式开工,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造价管理经常会出现成本计算过少的情况。比如,施工的方案与后期的施工实际不相符合,对于原材料的计算出现误差,工程技术与设备的投放计算与实际存在着差距等等。因此,造价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与掌握,以最大限度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操作性。
2.2材料,人工,设备方面的因素
第一,材料价格波动。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的持续时间很长,这中间原材料市场可能出现变动,这就造成了在进行造价计算的时候对于原材料的预算难以准确掌握,由于市场的变化造成材料的价格变动,从而影响到预算的变动。第二,人工因素。关于人工因素对于造价预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工程造价管理与预算制定的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素质方面存在着缺陷,导致在进行预算计算与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从而影响了工程预算与执行。另一方面是由于责任心不强,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以及各个步骤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调查,对于涉及的原料,技术以及人工投入等测算不足,同时加上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浪费与损耗等问题,导致实际的消耗超出了工程造价。第三,设备因素。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设备投入到了土建工程项目,一来是这些设备本身价格比较高,二来也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如果操作人员欠缺这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会造成设备的不正常损耗,从而使成本投入增加。
2.3工程量清单出现误差
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需要委托造价咨询机构编制项目的工程量清单,以为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实际中,造价咨询机构的技术人员的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加上部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情况了解不深,不细,不全,经常会出现工程量计算失误,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误差。另外,如果工程量清单对于项目整体和某个环节与流程中的特征表述不清,不准,不全,就会对后期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出现造价与实际投入不相符合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土建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方法
3.1科学开展和完善造价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预算并非凭空捏造,也绝不是经验的简单重复,而是需要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编制流程,且需要专业的编制人员参与。因此施工企业务必要优先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制度,以便于更好地规范预算编制行为,确保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并且还应当加强同市场环境的融合,提高预算编制过程的开放性,达到实际控制的作用。而如何形成一套完善的预算编制,可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思想观念务必要得到转变。应改变单纯的调研市场为融合市场。积极的参与工程项目发生地的市场经济活动,而不是单独的通过调研,走访来了解相关参数价格,应构成企业层面上的市场平台,主动参与,掌握真实的市场材料价格信息;第二,施工图纸是重中之重。施工图纸是整个施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当拿到施工图纸后,施工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内熟悉图纸,掌握施工图纸中的相关要素,并形成图纸工程量,同时将各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安排。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施工图工程量,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3.2提高施工方案有效性和其他风险抵抗能力
当前,建筑行业已处于饱和状态,入市门槛低,建筑企业要想快速突破崛起,就必须要走出一条高技术含量的生存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方案设计人员和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进行紧密的交流合作,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造价预算进行方案设计。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应对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提升造价预算中材料单价的准确性,构建材料信息采集平台,进一步提升材料议价能力,为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3.3全员参与有效监管
其一,施工单位需要梳理全员管成本的施工成本控制理念,且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环节中,每一笔费用的支出都有清楚的原因和清晰的流程,都有对应的监管责任人;其二,需要构建全员分享成本节约的制度。要求全体员工树立其节约的思想意识,并将其实践到日常的工作中去,节约的资金可以作为员工的奖金,这样既能全面调动员工节约的积极性,还能真正做到控制工程造价成本。
3.4重视设备材料的价格变动
首先,选择材料和控制用量时,要尽量加强对工程材料的控制比例,科学利用工程材料,避免因材料的浪费而造成造价超预算。其次,采购人员应对工程预算中材料的使用量进行了解,以施工进度为依据来制定材料的采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采购材料,以免出现材料浪费和预算超支的现象。最后,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尽可能选择具有生产资质的大型生产厂家,构建系统完善的信用体系,保证材料供应的质量及效率,实现造价预算的合理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5 增强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一,建设单位要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认真复核,尤其是工程量正确与否、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清楚与否、项目是否存在漏项或错项目等。第二,注重设计文件质量的提升,选择经济合理且计算先进的设计文件,以便将设计意图进行充分表达,减少工程实施中工程量的增减和清单缺漏项。第三,对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咨询机构进行择优选择,建设单位可选择多家单位来编制工程量清单,通过比较、互审、核对等方式,促进工程量清单数据准确性的提高。
结束语: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造价预算在建筑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控制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预算水平,将会为工程节约较多的资金,缩短工程完成的时间,对整个工程的实施进度和完成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地想出对策解决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的问题,更好的完善工程造价预算制度,控制好工程造价的预算水平,提高工程的完成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梦雪.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规划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9):118-119.
[2]李翠.土建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与应对策略[J].四川水泥,2017(04):215.
[3]李方园.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370.
[4]刘星平.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规划与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212-213.
[5]崔冰,李生博.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规划与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189.
论文作者:何亚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预算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