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分析论文_龙晓斌

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分析论文_龙晓斌

龙晓斌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医院 四川甘孜州 626000【摘 要】目的 探讨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48 例进藏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4 例行护理保健措施,将其与对照组24 例未行护理保健措施的进藏人员出现的高原反应、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两组进藏人员均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失眠以及血压升降等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的反应明显较少,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进藏人员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恐惧等心理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进藏人员出现的短期高原反应采取护理保健措施价值显著,可改善高原反应,增强心理健康程度;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高原反应;护理保健;心理健康【abstract】Purpose:To explore the short-term plateau response method and result of nursing care.Methods:Will 48 cases to Tibet as the researchobject,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care measures,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24 cases of no nursing care measures of Tibet plateau responsereported to evaluate contrast,mental health level.Results:Two groups of Tibet were dizziness,headache,chest tightness,insomnia,and blood pressurereactions such as elevator,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reaction significantly fewer,two groups of data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to Tibet mood swings,excessive tension,fear and psychological index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Of the short-term plateau response to the Tibet people appear value significantly nursing care measures,can improve the plateauresponse,enhanc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Worth adopted application.【key words】Plateau response;Nursing care;Mental health【中图分类号】R85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016-02

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同时交通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进入西藏(简称“进藏”)的人员便越来越多,而且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进藏人员的年龄呈现明显的老龄化[1]。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较低,可能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机体短期内发生反应便表示产生短期高原反应。此次将48 例进藏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探讨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方法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入选的研究对象为48 例进藏人员,其中男性46 例、女性2例。观察组24 例中,有2 例为女性,有轻度高血压者1 例、有2 型糖尿病者1 例。对照组24 例均为健康体检男性。

1.2 方法此次观察组24 例进藏人员针对不同的高原反应行护理保健措施。

为了使短期高原反应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将护理保健分为两类:其一为进藏前保健护理;其二为进藏后保健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2.1 进藏前保健护理进藏前行保健护理目的是预防进藏后短期高原反应的发生,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做好进藏人员的心理辅导工作,使之将心态调整好,愉悦精神,消除对高原反应产生的不良心理,如害怕、恐惧等。

合理进行体育运动,以此使体质得到有效增强,进而使机体应激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2)物品准备。由于高原气候条件特殊,昼夜温差大,需准备好保暖衣物,以此使因着凉而引发感冒的发生实现有效控制。防晒物品也需准备完善,包括防晒护肤品以及遮阳帽等,配置有色眼镜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3)饮食支持。进藏之前,需指导进藏人员加强自身营养,多食营养丰富类食物,多饮食、忌烟酒,合理食用预防性维生素复合片,以此使机体免疫力增强。

(4)睡眠支持。在进藏前1d,需督促进藏人员保证睡眠的充分,营造良好的睡眠质量,使精神、体能得到有效增强,从而使感冒、着凉的发生实现有效控制。

1.2.2 进藏后保健护理进藏后,采取护理保健显得极为重要,合理、科学的护理保健能够使短期高原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好进藏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告知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感及恐惧感,针对不同人员所发生的心理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此为进藏人员营造健康的心理。

(2)饮食指导。一方面,需指导进藏人员忌烟酒,以此使呼吸道得到有效减轻,进而使心肺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并减低耗氧量。另一方面,饮食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晚餐进食需适当控制,以此使胃肠道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类食物,多饮水,保证饮食的卫生,使肠道感染得到有效避免。

(3)活动指导。需指导进藏人员注意休息,活动少量,走路需缓慢,避免跑步及过度劳累,尽可能将氧的消耗减轻。

(4)生活支持。为进藏人员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光线的充足及通风的良好,避免夜晚着凉,控制温湿度,通常室温需维持在18℃到22℃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50%到70%左右。初到高原需尽量避免过度洗浴,以此避免感冒的发生。若存在失眠较严重,可给予安定口服,控制服用量,以此使体力的恢复得到有效促进。

(5)用药指导。若为高血压,适当服用波依定;若为糖尿病,可给予诺和灵行注射。进藏前药物服用需合理,可添加服用银杏含片、西洋参含片等,以此使心肌供血得到有效增强,同时使心肌抗缺氧能力得到有效强化,进一步使机体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强。

(6)其他护理干预。如果胸闷症状身体可代偿,需控制吸氧,最好避免吸氧,以此使氧依赖的形成得到有效避免,从而使进藏人员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得到有效增长。除此之外,对于海拔>4000 米的领域需避免快速将进入,需通过协商,并做好足够的准备再进入。

1.3 判定标准两组进藏人员判定指标包括出现的高原反应、心理健康程度。其中,高原反应包括头晕、头痛、胸闷、失眠以及血压升降,另外还包括脑水肿及肺水肿等[2]。心理健康相关指标包括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恐惧,对三项指标进行评分,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程度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进藏人员高原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进藏人员中,14 例出现头晕反应,没有进行处理,自行缓解。6 例出现头痛反应,在保健护理中,采取卧床休息措施,并将头抬高,以此使头部血管扩张得到有效减轻,进而使头痛反应得到有效缓解,在这一期间没有使用止痛剂。7 例出现失眠反应,于睡前给予安定片服用的有4 例,持续使用3 天没有出现不良反应。1 例产生轻度呼吸困难、2 例出现胸闷,以间断的方式进行低流量吸氧,八小时后症状明显缓解。2 例发生感冒,给予VC 银翘片遵医嘱服用,指导多休息及多饮水,3 天后完全治愈。另外,没有任何反应者3 例;其他分别在3 天到7 天之后高原反应完全消除,融入正常工作及生活,未出现不良反应症。

对照组头晕18 例、头痛10 例、13 例失眠、呼吸困难4 例、胸闷6 例、血压升或降者8 例;另外,2 例为脑水肿、1 例为肺水肿。由于未行护理保健措施,高原反应消除速度慢。

由此表明:两组进藏人员均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失眠以及血压升降等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的反应明显较少,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进藏人员心理健康程度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进藏人员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恐惧等心理指标评分显著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组进藏人员心理健康程度评分情况比较( x ? s )组别 情绪波动过度紧张 恐惧观察组(n=24) 42.9±9.8 32.8±3.7 *31.4±7.2对照组(n=24) 73.9±4.6 69.2±2.1 68.4±9.2t 值 6.589 7.124 7.126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短期高原反应指的是从平原到达高原后,或者从高原到达更好的海拔地区后,基于短期内机体所引发的一些缺氧症状[3]。短期高原反应会对人体各大系统造成影响,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另外,也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影响。为了进藏人员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针对短期高原反应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保健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组重点提到两类护理保健:一类为进藏前护理保健,包括心理护理、物品准备、食物支持、睡眠支持,做好起到预防进藏后短期高原反应的发生。另一类为进藏后护理保健,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生活支持、用药指导以及其他护理干预,如针对胸闷症状实施的护理干预。有学者[4]经研究表明,对进藏人员实施护理保健效果显著,能够控制短期高原反应的发生,同时保证进藏人员心理健康;此次得出了与该学者一致的研究成果。

结合本组研究成果,可知:针对进藏人员出现的短期高原反应采取护理保健措施价值显著,可改善高原反应,增强心理健康程度;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1]薛华菊.马耀峰.黄毅.张忠孝.唐仲霞.基于旅游者健康视角下的青藏高原旅游适应区开发研究——以青海高原旅游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2,05(11):77-81.[2]冯荣感.吴清.贾熙娜.崔自军.张红.甄侦.郑舒.鲍金慧.石琴.王璐琰.高原环境与保健[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06(09):501-502.[3]肖书娜.张刚成.尚小珂.王斌.夏雪芳.健康人群短期高原暴露前后肺动脉压及心功能变化[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06(13):29-32.[4]王红.辜燕.黄震佳.李虹.陈志兵.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14,08(15):1555-1557.

论文作者:龙晓斌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  ;  ;  ;  ;  ;  ;  ;  

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分析论文_龙晓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