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论文_梁筱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论文_梁筱俨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四柳小学 邮编543100

摘要: 小学是学生理论学习的第一阶段,是为各科目知识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趋于图像化,对于理论知识,特别是数学这一具有逻辑化特点的科目,知识理解消化需,要经过教师引导。但教师如果不在引导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强化,学生将很难养成思维上的独立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培养策略;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需要从小养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从小抓起,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并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数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要想方法来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善于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独立思考留足空间

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必然需要学生轻松的参与学习,没有太大的精神负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进行独立思考。例如在《多边形》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极大的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拿出一张残缺的油画,告诉学生由于自己的不小心将油画的一个角弄掉了,但是现在自己想知道这剩下的油画的面积,请学生帮忙计算。通过这样的情境使得学生计算多变形的面积不是必然的学习任务,而是帮助教师“忙”的过程,从而既让教学氛围更加轻松,让学生寓学于乐的积极的去思考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快速高效的帮助教师算出剩余油画的面积,而且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也将得到极大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的引导,而并非用“命令式”的思维让学生去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容易打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通过引导式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创设更加利于独立思考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思考。当然,随着多媒体的蓬勃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二、重视课前预习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初步开展独立思考

课前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初步开展对于所学习内容独立思考的过程,为了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初见成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重视课前预习教学的开展,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的开展课前预习,既可以达到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很好的进行独立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预习过程中的合理引导,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第一点,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有方向的开展预习,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预习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开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既让学生快速的完成预习的任务,又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初步的锻炼;第二点,教师在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其对于所学知识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对所要预习的任务充满兴趣,才能让其更加主动的去探索,也才能让其开展独立思考;第三点,课前预习任务的难度要适中,预习过程是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初步探究过程,太难的任务不仅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不了,而且太难的教学任务容易让学生失去思考的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前预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扮演者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下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初步培养,将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三、巧妙设置课堂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技巧

当然,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去解决某一问题,学生有效的独立思考必然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来教学学生一定的思考技巧。例如在《比例》一课的教学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比例的意义,即比例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学习比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即就是思考学习的意义。在学生结合生活案例充分的了解何为比例以及比例在我们生活的运用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思考比例的性质有哪些,学生思考比例的性质的过程既是对比例的初步认知过程。最后,教师则可以结合课本习题引导学生去一一实践比例的用处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一步步的引导思考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明白思考的目的何在,我们思考旨在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技巧,从而更好的开展独立思考。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加切实的掌握如何开展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就某一道举例的例题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从审题、到列举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再到最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开展思考教学,在长期以往的引导思考过程中,学生将逐步掌握一定的独立思考技巧。

教学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不如教会他们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资源不断的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让学生的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同步发展。当然,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当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的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程涛.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10):00029-00029.

[2]巫明文.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大东方, 2016(3):250-250.

[3]罗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92-193.

论文作者:梁筱俨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论文_梁筱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