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水平论文_张俊飞

谈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水平论文_张俊飞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建设项目向大型化的发展,以及业主对建设工程需求的综合性和集成性越来越高,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工程总承包的承包发展模式。本文对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水平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水平;提高措施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在发展中,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大型建筑企业势必要走上总承包管理道路。所谓总承包管理,就是项目管理班子利用其在管理、资金、技术、各类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契约管理、商务管理、信息流管理、技术管理、风险管理等管理途径,合理组织各类资源,对分包实行统一的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最终确保项目完成的一种管理活动。该管理活动在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为建筑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涵义

在规定的时间里,费用一定,目标明确的条件下,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就是狭义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然而,随着工程建设复杂变化,总承包管理不仅限于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所以工程总承包细化的内容则包括工程的设计、采购设备、运输、保险、土建、安装、调试、试运行,最后机组移交业主商业运行,整个过程称为工程的总承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也自然而然的包括对质量、安全、进度、资金以及竣工验收的管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节省资金以及客户产品要求固定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凭借总承包单位的技术及管理优势,完成既经济又具有他特性的合格项目。

2 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特点

2.1 尽管业主招标环节是发生在项目立项之后,但是总承包企业一般都会在工程项目的立项前,就开始给业主做详细的项目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总承包企业与业主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还便于总承包企业更好掌握业主的意图,进而在项目投标过程中开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报价来中标。

2.2 由于总承包的项目往往都是工程量非常庞大的,往往不是一个企业就可以独立完成,因此就必须考虑加强资源的优化组合,综合各个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有效地形成横向和纵向的供应链,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有竞争力的投标和报价,进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2.3 在总承包项目中,业主更多的是关注工程需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只从总宏观的角度进行一定控制,进而使得承包企业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项目实施,尽管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但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在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等环节的创新能力。

2.4 总承包企业拥有完整的责任体系。总承包企业对项目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协调责任是一体化的,这也就使得在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各专业工程之间的责任都非常的明确,不存在责任的盲区。

2.5 由于总承包企业不仅需要负责项目整个生命期,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各个专业工程在工作中的协调,进而全面分析、研究和处理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水平提高措施

3.1 加强复合型人才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存在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各项人才综合技能和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在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当前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同时从政府着重培养建筑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着重培养建筑工商管理人才,项目部着重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等方面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使之既拥有坚实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拥有较强法律知识、外语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等复合型管理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完善总承包的技术管理

在整个总承包的技术管理中,除了相应的技术攻关外,还包括总承包项目班子的技术管理。其完善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技术应用上的管理。在整个技术应用管理中,作为总承包班子,应当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跟踪技术的进展情况,不断予以检查和反馈。尤其要关注高难技术及各类专项技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其次是技术支撑管理,即所谓的项目攻克技术管理。在管理活动在进行中,需要确立相应的管理课题,该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对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今后的发展。再次是技术协调管理。即对工程项目施工中所需的施工技术进行协调,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科学的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工程成本投入。最后是技术优化管理。在该管理活动中,重点在于突出项目班子对管理方案的优化,并以此来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该方案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员结合着工程项目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施工技术进行彻底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目的。

3.3 理顺总承包管理体制,明确总承包管理责任

以合同为依据,明确总分包的责、权、利。总承包对业主负总责,分包对总承包负责;总承包对分包实行统一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只有理顺总承包、分包、监理和业主四者关系,并清晰各自的责、权、利,才能真正树立起“小业主、大监理、总承包”的管理理念。分包单位则要根据合同规定,向合同段派驻项目经理和劳务作业单位,接受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负责全权处理与业主的经济关系,为分包单位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服务,并对业主全面负责,配合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对分包商进行进度、质量、费用和安全四大控制。总承包单位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力量、管理经验,具备诚信的品格和雄厚财力,才能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3.4 提升项目信息化管理,加强总承包管理

在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项目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管理,同时还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一些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本工程的软件及管理方案,进而起到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总承包管理的水平的作用,最终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3.5 把握好总承包管理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一是契约风险。如对总包合同的理解出现偏差,尤其是外文台同,更易出现理解差错:与分包的合同中,出现合同主体不一问题;与供应商的台同中出现供货不及时或价格变化等问题。二是资金风险。如业主出现拖欠款情况;与分包合作过程中,遇到迟付工程款的风险。三是当地政府、法规等环境风险主要有材料通涨风险;若是外币支付项目,会涉及汇率风险;还有政府临时管制的风险,如遇上非典、禽流感等重大自然灾害。四是人力资源风险。如项目本体的人员跳槽,因缺少专业知识管理陷入困境,项目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位;劳务不足或劳务人员的技能不足等。五是技术与安全风险。如项目上缺少必要的技术攻关能力;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等。六是质量、品牌等公共危机,如贯标体系运行失常导致严重质量事故;发生重大环境影响事件,导致企业品牌受损等。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实施已经有20年左右的历史了,在努力实施建筑行业的改革条件下,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其经营的质量,是当前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伴随着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不断把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重点放在强化组织结构、落实承包责任、质量责任、理赔管理等重要工作中,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特色的总承包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如何做好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探讨[J].黄立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

[2]施工总承包管理策划实践与思考[J].王良波.工程质量.2015(S1)

[3]浅谈施工总承包管理措施[J].董凯歌.科技与企业.2014(11)

论文作者:张俊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谈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水平论文_张俊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