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探讨——以《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为例论文_徐宝莉

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探讨——以《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为例论文_徐宝莉

【摘要】在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社会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也有了较高的期待。因此对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职语文中的口语交际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对《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6个口语交际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效果做了一个追踪统计分析,为中职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口语交际 课程定位 互动练习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课程,分别是介绍工艺流程、交谈、即席发言、演讲、即兴演讲、应聘等。如何才能把教学的内容融入到当前中职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把课本上的知识用活,用好,一直是很多语文教师不懈追求和努力的目标。笔者通过调查,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下:

一、对口语交际课的定位分析

虽然教学大纲里有明确的规定:“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丰富的言语实践,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语言运用情景中个,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国家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又是如何定位口语课地位的呢?

(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三种类型的定位:第一种“瓢型”,教师把口语交际课定位成瓢,课本里有的内容,我就上,至于效果如何,没有评价体系,就如依葫芦画瓢;第二种“跳棋型”,教师把口语交际课定位成下跳棋,有空我就跳,同样没有评价体系;第三种“针线型”,教师把口语课定位成针线,结合专业开展“穿针引线”式口语交际教学,有教学评价。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两种类型定位:一种是口语交际课无用型,肤浅的认为口语交际课就是说话,说话谁不会的态度导致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高。一种是口语交际课有用型。这个类别里面又分成两个群体,一类是口语交际课有用型行动派,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成长比较快;另一类是口语交际课有用型保守派,有心学习,但是不主动参与教学。

把教师就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地位排列组合,就可以得到表《师生面对面》。

表一:

课堂上以上9种类型不是单独呈现的,在每一个班级里都会有这几种类型同时存在的情况。每一节课,面对以上9种类型的师生面对面的情况开展口语交际课,有的课堂是有效的,有的课堂是无效的。要真正上好语文口语交际课,必须要抓住三个关键点,一是教材,二是学生,三是教法与学法。在《师生面对面》9种类型中,我们用排除法去掉了教师对口语交际课定位不正确的组合,选择了A3B1、A3B21、A3B22三种类别的师生组合,从教法与学法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A3B1、A3B21、A3B22三种类别的教法与学法案例分析

这三种类别的组合是课堂上常见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常态,他们不是单一的存在,如何把控课堂教学过程对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穿针引线型”教师因为教法得当,在整个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教学反思方面都会有相应的对策,具有高度把控课堂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二是对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2014级中专护理14班65人(女生56人,男生9人。)进行教学实践的课后反思。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六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程,实用性极强,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比较适合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不仅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度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练习时间,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但是因为学生的类型不同,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对中职生的特殊性,他们的文化基础水平普遍不高,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等短板,教师要更有耐心,并且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和育人目标,短期没有太多的效果,但是对学生的长期学习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以下表三是对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2014级中专护理14班65人(女生56人,男生9人。)进行教学及课后问卷调查的统计记录。在校学习《语文(及触摸板)下册》口语交际课时,有12名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是无用的,其中男生占了58%;有19名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有用,而且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其中女生占了100%;有34名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有用,但是被动的参与教学,其中女生占了94%。表内课后追踪是在学生毕业后2019年4月统计的结果。

从表二、表三的记录分析,可以归纳出:

1、做好学情分析,教法设计才实用。

“穿针引线型”教师在口语交际课教学过程中,课前备课时选用教法时,一定要结合授课班级的学情分析,在面对三种类型学生时,要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激励方法。比如面对口语交际课无用型的学生,课堂上要不断的吸引他关注口语交际,让他在耳濡目染中改变自己的观点;面对口语交际课保守派但不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课堂上要不断的鼓励他开口参与教学的过程,让他体验说话的快乐;面对口语交际课行动派的学生,课堂上出了发挥他的示范作用外,更重要是提高他的口语交际的水平。

2、教学过程重练习,语言习得靠使用。

口语交际课练习占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练习才能不断的熟悉和自如的使用语言。在六次口语练习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只有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参与实际联系,才能检验是否完成了语言的习得。比如在《演讲》联系中,如果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学怎么写会演讲稿,或者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激发起学生写演讲稿的激情,就不可能出现之后的演讲展示。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法,并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运用在课堂以外的日程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3、增强课堂互动,提高练习的效率。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一定要增强师生互动,互动的最终目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练习,这个练习是在教师可以纠错的前提下开展的,能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最有效的反应,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多的设计互动的环节,互动设计在课堂练习中,然后用课后合作练习来巩固知识点。比如《交谈》的教学设计时,第一步是模拟教材中的场景,开展人物角色扮演进行交谈。第二步是教师给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让学生分组自由的交谈,最后选出代表人物进行归纳总结,把小组的谈话的优点、不足分享交流,促进学生进行谈话的思考。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就是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学习,只有学会把个体的言语经验准确的运用到情境中,才能达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1]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例研究[J]. 陈瑾香.?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06)

[2]浅谈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 陈颖.职业.2019(07)

[3]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李黎.四川师范大学 2017

论文作者:徐宝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提高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探讨——以《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为例论文_徐宝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