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l例论文_石军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l例论文_石军

石军

解放军第406医院 辽宁大连 116041

关键词:老年人;晕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见于老年心脏病患者,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 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5次/分),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患者有一过性晕厥等症状。则需要安置起搏器治疗。否则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规心电图不能持续记录其心电活动,诊断此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故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现将近期我院收治的 1 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患者女性,85岁。因“发作性头晕伴恶心呕吐11年,复发加重6小时”入院。患者于11年前反复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于外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每年发作1-2次,均经改善循环治疗后好转。本次入院6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突发头晕,伴胸闷及恶心呕吐2次,均为胃内容物,量约100ml,为非喷射性,无咖啡样物质,曾出现一过性黑曚,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意识丧失及晕厥,无大小便失禁。门诊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收入我科。患者入科后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广泛T波低平。查体:血压140/70mmHg,体温36.5℃,脉搏48次/分。神清,心脏听诊心率48次/分,音纯、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止晕、扩血管等对症治疗。考虑头晕原因不除外心率过慢所致,故同时予心电监护及吸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入科后约半小时(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家属发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心电监护提示心室率28次/分,测血压60/40mmHg,立即予生理盐水250毫升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2毫克以5滴/分的速度泵入,另一路液体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加盐酸多巴胺注射液160毫克静滴。约5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伴恶心呕吐少许胃内容物,心电监测提示心室率45次/分,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血压90/50mmHg,继续上述巩固治疗,约20分钟后,心电监测提示心室率64次/分,血压110/60mmHg,一切恢复正常,急予120转至上级医院行起搏器治疗。反思该患者病情:85岁老年女性,病程11年,反复发作性眩晕,家属追诉患者心率长期在40-50次/分,突然出现晕厥、血压、心率下降,意识丧失,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阿斯发作。该患既往所诊断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实就是上述原因所致。

讨论:老年人晕厥很常见.根据晕厥的病因可划分为4 大类[1]即:心脏源性(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排血量受阻、心肌缺血等);反射性(血管迷走性、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生理反射性等);脑源性(脑血管病变或血管受压而致血流不畅或阻塞);其他如哭泣、过度换气、低血 糖和低氧血症等。多项研究提示,老年患者中,心源性晕厥占51.9%,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最多见的病因之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临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各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征[2]。常见病因为窦房结及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缺血性心脏病、心 肌炎、心肌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药物(抗心 律失常药物)等。窦房结起搏功能障碍时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传导功能障碍时,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可出现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甚至晕厥。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综合征等。此病例发病时,脑缺血症状明显,对其发病时有心动过缓未予高度重视,造成既往长期误诊,漏诊。通过对此病例的诊治,我们体会:(1)对老年人出现头晕等表现,应详细询问有无心动过缓病史,不能单一以脑血管病解释,还应注意心血管疾病。(2)对有心电图变化的可疑病例,应行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裣查,注意晕厥时是否有显著心动过缓的存在。(3)对于老年有多种疾病易患因素者,要多方考虑,全面分析鉴别,尽快完善相关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内科临床思维》张希德主编1999:17

[2]郭 燕,刘仁光,赵凤琴,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现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2):154-157.

论文作者:石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l例论文_石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