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探究论文_刘文代

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探究论文_刘文代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401120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应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自2016年7 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共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临床治愈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术后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并促进患者痊愈。

关键词:护理干预;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

由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的逐渐下降,导致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1]。鼻窦炎鼻息肉为目前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针对此类疾病根除的首选方法为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因其手术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被医生和患者逐渐接受[2-3],微创手术可以在鼻内镜下直视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病变位,彻底清除炎症组织,减少患者所受痛苦[4]。但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决定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故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6年7月—2018年1月进行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所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鼻内镜下进行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共49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38.45±5.34)岁,平均病程为(3.45±0.54)年;实验组患者共51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40.23±3.98)岁,平均病程为(4.54±0.2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相关检查均符合鼻息肉鼻窦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平均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的脉搏、血压、血糖等基本生命指标,并对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需明确患者病情状况及不适症状,多和患者或亲属沟通交流,评估患者基础情况,予以其对应的心理调适措施,同时向患者或亲属讲解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医治方法、应对术后不适的措施、疾病预后、用药事项等,以此消除其害怕、烦躁等负面心理。术前2d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确保睡眠充足,切忌吸烟饮酒。

1.2.2 术中护理

术中实时注意患者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与患者谈论轻松、幽默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并严密关注手术进程,密切配操作医师,手术完毕后运用纳吸棉进行鼻腔填塞,压迫止血。术后5h食用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切忌食用酸性、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d后逐渐过渡至普食,并嘱咐患者切忌情绪波动及剧烈运动,提醒其取半卧位,并提醒亲属将床头抬高30-50°,以此减少气流刺激患者鼻腔,利于其呼吸、引流,利于鼻腔内分泌物引流。同时向患者说明长期服药、保养鼻腔冲洗器以及注意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切忌使力擤鼻、咳嗽或打喷嚏,教授其取出鼻腔填塞物的方法、时间以及冲洗鼻腔的方法(压力大小、呼吸配合、体位),术后鼻部冰敷9-12h,尽量减少疼痛感,日常注意休息,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同时监测患者有无出现复视、视力障碍、皮肤肿胀、结膜出血以及眼眶周边淤血等,若发现异常需即刻汇报临床医师。

1.2.3 术后护理 术后需加强病情监测,注意患者鼻腔有无出血迹象,若发生出血则需细致记录出血状况,通知临床医师处理,术后2d内予以患者鼻腔局部冷敷,继而致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防止组织肿胀,而且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需实时测量其血压情况,观察患者鼻腔内有无水样分泌物,防止发生脑脊液鼻漏。术后确保其患者营养均衡,嘱咐其多食容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并以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以及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多饮水,遵循多餐少食的原则,提醒其少讲话、避免咀嚼,同时严禁食用西红柿、酸味水果及辣椒等促进唾液分泌的饮料或食物。责任护士可主动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取得患者及亲属信任,明确其心理顾虑,并针对实际情况给予对应的术后心理疏导措施,同时教授患者倾诉法、情绪放松法以及呼吸法转移对病情、疼痛的过度关注。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术后意识清晰,无手术禁忌证及严重性基础疾病,明确病变程度与性质。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变应性鼻炎,肾肝等脏器功能衰竭,言语障碍。

1.4 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出院时均匿名填写由医护人员编写的服务工作满意调查表,评价标准为:满意:患者评分为91~100分;基本满意:患者评分为81~90分;不满意:患者评分<80分,护理满意率=(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患者人数为5例,发生率为10.87%,患者持满意态度为16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率为86.96%;实验组发生并发症患者人数为2例,发生率为4.25%,患者持满意态度为20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率为95.74%;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患者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息肉为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之一,鼻息肉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如息肉阻塞鼻窦引流[5],则会引起鼻窦炎,临床上鼻窦炎鼻息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目前,临床此类疾病治疗中内镜术应用及其广泛,可解除传统鼻内镜的治疗的劣势,而手术前后的优质护理会提高此类疾病的治愈率[7-9]。本次研究中,给予优质护理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前心理辅导以打消患者疑虑心里,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基本指标,术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饮食辅导,并指导患者用药,控制并发生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给于患者术后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立鹤,曹丹阳,鲁菲菲,等.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246-247.

[2]朱艳芬,胡桂芬.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27-128.

[3]李竹君.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35-336.

[4]肖珺.系统护理干预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10):141-142.

[5]陈贺玲,张文怡,戢飞.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3):183-184.

[6]蔡清华.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6,31(3):144-146.

[7]曹红燕.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6):246-247.

[8]余文波.鼻炎与鼻窦炎患者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200-201.

[9]汪国蓉.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7):214-215.

论文作者:刘文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探究论文_刘文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