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班级管理中“个别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钱佳丹

幼儿班级管理中“个别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钱佳丹

摘要:幼儿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习惯,会使得幼儿终身受用。幼儿教师在发现幼儿的缺点时,应及时进行指导和改正,否则不良习惯将会影响幼儿一生[1]。因此应提高幼儿班级管理的重视度,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如何做好幼儿班级管理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位幼儿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用心感受每位幼儿、发挥“个别幼儿”优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 班级管理 行为习惯

引言

在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幼儿而言,幼儿生活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幼儿班级中良好的精神风气影响着幼儿素质的高低。良好的班级风气,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班级榜样[2]。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同样坏的习惯也同样会毁掉一个人,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幼儿班级管理中,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得幼儿终身受益。

一、用心感受每位幼儿

幼儿的年龄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却非常的敏感脆弱,很容受到伤害。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用心感受每位幼儿的内心。由于每个班级的幼儿比较多,性格也大不相同,时常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例如,班上有两位小朋友因为抢玩具而发生小小的冲突,由于班级孩子比较多,幼师很难在没有其他小朋友告知的情况下得知。因此幼师只是在事后得知后去安慰“受到欺负”放生大哭的小朋友,批评“欺负”小朋友的幼儿,孩子们的性格大不相同,幼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使得幼儿内心出现许多负面情绪。其实两个幼儿的表现都多少有些问题,幼师只是为幼儿眼前的现象所迷惑,“欺负”小朋友的幼儿存在一些行为上的问题,教师应要及时进行观察,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良行为;“受到欺负”放生大哭的小朋友身上也存在问题,大部分幼师都会因为“被受到欺负孩子”的原因,就认为“受到欺负的孩子”是弱小的一方,其实很简单为什么“受到欺负”放生大哭的幼儿不寻找幼师的帮助呢,而是采用哭的方式解决问题[3]。因此幼师在幼儿抢玩具事件中可以看到两个幼儿之间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不要忽视任何一方,这样才可以发现幼儿身上不易发现的问题,从而可以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发挥“个别幼儿”的优点,杜绝不良行为出现

在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幼儿进行表扬和赞美,寻找班级中优秀的代表树立榜样,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优点,通过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从而使得更多的幼儿发挥自身的优势[4]。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应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缺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加强指导和教育工作,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应以充沛的工作热情,深入挖掘幼儿内心的世界,尤其是“个别幼儿”有时也会出现各种独特的想法,针对这些“个别幼儿”应进行及时的沟通,对幼儿的心理进行疏导,从而使得“个别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观察每位“个别幼儿”的行为举止,不能由于“个别幼儿”不良行为而放弃幼儿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幼儿阶段是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最佳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类的话语,有时幼儿可能会出现脏话,有许多幼儿教师认为是对自己的辱骂,但幼儿对这些脏话并没有意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从而规范幼儿的语言教育。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感染幼儿

通常在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小红花”、“大苹果”等贴纸,作为奖励。通常情况下,幼儿今天讲述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幼儿教师就会在幼儿额头上奖励一个“小红花”的贴纸;如果哪个孩子在午饭时间吃饭最快,也会得到奖励;哪个小朋友今天做操做的不错也有奖励等等诸多情况。但是这样的奖励是否对幼儿真正起到激励和鼓励的作用,答案是这样的奖励方式并不太适合幼儿。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采取更为明显的奖励方式,可以将奖励栏设置在班级中最为明显的地方,设置一个“谁进步最快”板块[5]。以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总结,清点谁的小红花做多,谁的进步最快,可以换得一个超大红花,记录在每位幼儿的进步手册中,让幼儿可以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进步和缺点,从而培养幼儿自我改正习惯的养成。

在班级中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制定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方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值日生制度,培养幼儿的动手锻炼能力。在班级值日中也不是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参加,而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进行选择,让每位幼儿说一说自己当上值日生之后会怎样做?让其他幼儿通过讨论选择一名值日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幼儿找到自身的优缺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从而获得集体荣誉感。在选取值日生方面由于有些幼儿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不能够自信的参加竞选活动,作为幼儿教师不应忽视这些幼儿,应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获得锻炼的机会。

结束语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6]。幼儿教师作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幼儿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对幼儿的发展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管理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会使得幼儿终身受益,尤其是“个别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加强幼儿班级管理中“个别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邓子红.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51-52.

[2]卢艳美.如何让个性幼儿融入集体[J].基础教育论坛,2019(12):43-45.

[3]周文婧.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学周刊,2019(06):170-171.

[4]张颖芳.幼儿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独立的个性[J].学周刊,2018(11):188-189.

[5]艾依扎提·哈山. 优化班级管理,营造幼儿个性发展的乐园[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6]]周洁.谈班级管理中“个别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

论文作者:钱佳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幼儿班级管理中“个别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钱佳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