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秦双件

张家界市中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63.6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与具体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本次研究针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选取了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2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对其进行了治疗,其中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所纳入对象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心理衰竭,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按照就诊顺序将所选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两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分组研究。观察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3岁-77岁,平均年龄(70.25±5.36),病程2~8年,平均病程(5.04±1.06);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2岁-78岁,平均年龄(71.42±5.84),病程2~7年,平均病程(5.11±1.24)。上述两组入选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照比较观察。

1.2 药物及给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应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及硝酸异山梨酯进行静脉滴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正性肌力药。对于存在液体潴留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治疗、应用安体舒通等保钾利尿剂进行保钾治疗,若患者无法耐受则还应使用ACE抑制剂。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在多年的临床中,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一般用药人参9克,制附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麦冬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北五加皮6克,川芎10克,葶苈子15克。但对于老年人在用药方面主张轻灵活泼,崇尚平和之剂。善用太子参、黄芪、云苓、白术;少用红参、党参来补气。养阴补血喜用生百合、玉竹、麦冬、沙参;少用生地、炒枣仁、柏子仁、元肉。对老年人的具体疾病的治疗上,灵活多样,因此在治疗用药时要统筹兼顾,找准其共同的病因病机,统一综合调治。非药物治疗。包括: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训练方案,进行康复运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完成28天的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疗效判定主要分为优、良和差三个评价标准,效果优:心功能改善2级或者2级以上;效果良:心功能改善1级;效果差:心功能无改善或者恶化[2]。效果优良率:(效果优病例数+效果良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上述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数据,将其输入至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汇总处理,使用平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行t检验;采取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配套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论讨

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治疗上,要尽早的准确进行诊断,首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要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估,早期的正确诊断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及时药物及非药物的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3]。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治疗,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治疗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老年患者常会缺乏以往详细的临床检查资料,所以要准确、迅速的诊断其心衰的病因以及存在会更加的困难,并且因为常受到多种并发症的干扰。同时经临床实践其药代动力学的相关变化,在药物治疗的过程更加谨慎、小心,尽量减少治疗剂量[4]。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有针对性的治疗后,49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疗效果优34例,治疗效果良10例,治疗效果差5例,治疗效果优良率89.79%。

这种有效的药物,针对心源性水肿症状可以有效缓解,将肾脏针对Na+的排泄有效增加。配合适当的运动进行治疗,可以将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发现,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选择常规药物治疗与运动治疗,最终可以将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显著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鹰,刘亮,刘德新,等.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状况调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4,3(1):31.

[2]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63.

[3]林杰,姚宇,李凡.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的特点[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6(3):165.

[4]司全金,李小鹰,范历,等.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4):160.

论文作者:秦双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秦双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